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1:27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三月特輯 —— 音響與美食

音響與美食
卷首语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感官是相通的!雖然用於視覺、聽覺、味覺的器官有著完全不同的運作機理,但似乎人類對美好事物的感知最終都會到達一個叫做“內心愉悅”的境地
作為舌尖上的民族,最不缺的必然是美好的味覺感受。那今天就讓我們以吃作比,用您喜歡的食物、菜品或者某種口味、某種烹飪方式為引,探尋一下音響和美食之間的奇妙聯繫
參與這次主題分享的評論員有四位:小高、費云虎、小馬克、校長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1:33

好喝好聽感官統一文|小高

第一次写稿,经验很是不足,不知该聊些什么,于是就想说说自己熟悉的事。因为笔者工作的原因,常年泡在饮料缸里,对我来说,美食就是这些饮料了。粗略估计,我一年喝掉的饮品没有1000也得有800杯,如果有饮料评论员,我应该可以申请入职
因为喜欢音响设备、喜欢听音乐,在工作中也刻意结识了很多有同好的朋友。时间一久,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由朋友喜欢喝什么风格的饮料可以大致推测他喜欢什么风格的音响设备和声音效果。这种奇妙的现象乍一听很奇怪,喝饮料和玩音响听音乐有什么联系?但细细想来,个中联系还真是值得说道说道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1:35

记得两年前看过李云迪的一次访谈记录,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音乐的旋律节奏,多像菜肴的味道。音乐,该舒缓时舒缓,该激越时激越。菜肴,该辣时就辣,但要辣得适中,辣得恰到好处。掌握调料和火候,像不像音乐快和慢的节奏。”在菜肴上我肯定是不如李云迪吃得丰富和精致,但我自觉,饮料和音响之间也有这种相似的对应感

首先,一杯好喝的饮料,从入口的香气风味,到中段的Body感,再到后段的回味都要能衔接顺畅,让人感知明确,既不能强到一秒上头,也不能弱到像雾像雨又像风。这就像发烧友们经常调侃的追求: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饮料入口香气风味不足就有点像高音缺失,会显得平淡没有光泽感;中段Body感不足就好像中音缺失,让人觉得缺乏质感不够真实;而后味不足就好像低音缺失,让人感觉用料不足不够扎实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1:37

其次,我认为一杯好喝的饮料,需要在前中后各个阶段获得风味的平衡性,音响系统也一样,入口太突出就像高音过量的系统,乍一听刺激又亮眼,但时间久了就会觉得疲劳。回味太突出就像低音过量的系统,味道残留在口腔里久久散不去就像低频驻波在空间里萦绕,让人难受万分

有时候,这种平衡性很难用科学仪器去测量去定义。对于我们从业人员来说其实更需要用经验和参照物来做判断。举个例子,我们开发果汁产品,通常会以某种水果新鲜食用或榨汁后的口感来做参照。果汁的酸甜度都可以测量,但是喝到嘴里的味觉平衡感是很难用仪器测定的。我记得沈阳姜兵老师也讲到过,他会用自己的吉他来为系统调校做参考,通过音响系统播放吉他作品,再弹奏自己的吉他来对比,也是一种类似的调教参照

顺着这种参照往下说,在产品开发中人的味觉敏感性往往高于机器检测数值带给人的感受。两杯纯净水,一杯哪怕只加了万分之一的糖,只要对比着喝,也能被喝出差异。而万分之一在日常印象里已经是很小的数字。所以尽管理化分析的设备已经非常完备,但涉及味觉的测试,我们最终都要用舌头来确认

其实,这挺像音响圈里烧友常常提出的疑问:设备参数这么好怎么声音不好听?数播不都是传输数字信号的吗,那么微小的时钟抖动都能听出差异?换个USB线也能有差异?小弟建议,除了看参数,大家也要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去实际聆听一下。我们的器官都是大自然制造的精密仪器。很多东西你认为听不出来,也许只是缺乏系统训练和熟练度,所以无法捕捉那些细节的差异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1:38

再说说风味的选择,好似音响里音色的选择。例如同样一款橙汁,我做脐橙还是伦晚?做冰糖橙还是台湾柳丁?其实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消费者喜好的不同。大厂一般基于更广的消费者喜好和更稳定的供应链需求,通常选择最普适的风味。音响里的大厂作品也往往一样以稳为主,追求主流的音色喜好,跟随现代音响和录音的发展而调整,翻车的不多,要差异化可能一些小众的品牌会更愿意做

说到音色就要讲讲调配的事情。在饮料行业调香、用甜味剂都是很常规的调配操作,有时候是为了控制成本,有时候是为了提升味觉表现,这种调配没有对错之分,只看这个产品的定位需求。反而有时候调香调得好,可以弥补饮品加工过程中流失的风味。甜味剂用得好,也可以提升入口的风味爆发力,延长后味的感受时间。音响行业里似乎也一样有这种调配的现象。比如银彩有明显的高音染色,但大家很喜欢这种漂亮的染色感,他们能控制好这个度,就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得大家一说银彩就能想到他的高音染色,说到PAD就能想到饱满的声音质感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1:38

讲完自己的相关行业,到这里又有了一些顿悟,一开始李云迪说的那段话,为什么很多音乐家同时也是美食家?一方面可能因为两者都需要对各种元素进行组合和调节。就像音乐家在创作和演奏作品时,需要调整节奏、旋律、和声部等元素,美食家则需要调整食材、烹调方式、摆盘出品等元素。这种组合调节的创造性是相通的;另一方面,优秀音乐家的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美食家呈现的美食也能够带来味觉上的享受和满足,这种愉悦和满足感也是想通的

这么说来,其实味觉和听觉最终都能以不同的路径达到终点,美食与音响最终都能带给人们愉悦感和满足感。所以,感官艺术到最后也许真的就是相通的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2:02

中國的味道文|费云虎

吃着那汉堡包 却想着水饺在ChinaTown 去找那家乡的味道整天驾着车 在那画满图画的街上绕陌生的灰尘 也偷偷地在笑外国的月亮究竟圆不圆自由神像的白色 在我心里面摇晃整天驾着车 在那ABCD的街上绕快乐不快乐 我也不要知道纽约的司机做着北京的梦你每个笑容还在我脉搏里颤动小小的车挤在弯弯窄窄的路感觉却像那高速公路飞跃的风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每一朵白云像似模仿你的脸容小小的车拥有宽宽蓝蓝的天空想你的感觉为何依然那样浓塞在第五大道 感觉好无聊哼一下民谣 去享受家乡的味道整天驾着车 在那红灯绿灯的街上绕哪里可歇脚 你可让我知道纽约的司机做着北京的梦你每个笑容还在我脉搏里颤动小小的车挤在弯弯窄窄的路感觉却像那高速公路飞跃的风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每一朵白云像似模仿你的脸容小小的车拥有宽宽蓝蓝的天空想你的感觉为何依然那样浓想你的感觉为何依然那样浓想你的感觉为何依然那样浓
张学友的歌曲《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词中汉堡包和水饺勾起了歌者在不同国家的感受,家乡的味道永远好过异国美食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2:03

发烧友圈子里互相家访,听过一些别国的音响系统,各有各的风格,比如mark先生家里的JBL4344,打碎玻璃的声效逼真的很,3D感呼之欲出;乔丹先生家的罗杰之声,交响乐各声部器乐清晰可见;蔚蓝天空的KEF105,小提琴与吉他音色质感格外突出。都很好听,天天听吧,也未必喜欢,还是自己家的平均律更合我胃口

就算是平均律,不同款的音箱,声音也有很大不同,那就从Opus 1开始介绍,Opus 1音箱是平均律音响品牌的开山之作,于2014年9月左右开始销售, 是平均律第一款量产的音箱。Opus 1把价位定在了万元出头,声音风格选择了细致、温暖、饱满、声音平衡、低频沉稳、柔和耐听的路子

Opus 1规格:2路2单元低音倒相式音箱
驱动单元:28mm(1.1英寸)Scanspeak 9500丝膜高音单元,180mm (7英寸) Peerless高级Nomex振膜中低音单元(经后期加工)
频率响应:40Hz-22kHz(+/- 3dB)
灵敏度:89 dB
额定阻抗:8Ω
推荐功率:30-200 W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2:04

我是二手买到的Opus 1,声音确实耐听,但由于空间所限,或者当时的功放不够优秀,Opus 1没有用武之地的感觉,试想用正在使用的Sine 255W功率的功放推它,不知道Opus 1会有怎样的发挥,总之之后换到了平均律的另一款适合小空间的Karat小音箱,然Opus1特别的声音一直怀念。有趣的事,当把Karat压在Opus 1上,Opus 1呈现的钢琴声是那么的动听,甚至比Karat和飞思更好

克拉这款小音箱于2021年开始销售,具有精确的相位特性,全频段声音衔接完美,相位精准,声音宽松开扬。售价14,500元,声音风格松、活、密、透。这款音箱最大的特色是使用了Lune一样的树脂三层式箱体,以及4.5寸的同轴单元

倒相式设计,Seas新款高级同轴单元,1英寸的丝膜高音加上4.5英寸的铝合金振膜中低音单元,阻抗4欧,灵敏度86dB(2.83V),频响是60Hz-25kHz,建议搭配50-200瓦的放大器

我是在乔丹先生家听到Karat的,那一刻感动到我不行,阳光活跃的声音,脱相感真是好。经由校长的操作帮我订Karat和悦牌脚架,但总没有在乔丹家那么好听,不知道为什么

chrisalex 发表于 2023-3-11 12:04

今年春天换到了Phase 1,2019年开始销售的这款音箱令我大开眼界,结合了Opus 1和Karat的优点,细节泛音充分释放,一张CD,以前和现在,就像是高清化了,普通CD一下子变成了头版CD的效果

Phase 1的阻抗是8Ω,灵敏度是87dB,频率响应约为40Hz~30kHz,斯泊特1英寸陶瓷高音,6.5英寸陶瓷中低音

不用去羡慕什么国外品牌音箱了,好味道还是中国的好,我更喜欢平均律的味道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三月特輯 —— 音響與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