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论坛

标题: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月特輯 ——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中集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5:33
标题: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月特輯 ——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中集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卷首语


十月國慶重磅選題,2019年最重要特輯

心理素質比較差,在意別人看法的人,與自己不熟悉的人交往時,都會出現一種緊張或激動感,並反射性地引起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正腎上腺素等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從而使人的心跳加快,毛細血管擴張,即表現為臉紅

不管是音響評論員還是音響生產者,你的產品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回顧以往會不會令你臉紅,都是大家悶在肚子裡的話題。今天我們就借題發揮,請評論員談談怎麼寫不令你臉紅的文章,請生產者談談怎麼做不令你臉紅的產品

這次的參與人數超過預期,而且中外嘉賓齊聚一堂,參與這次主題分享的評論員有五位:潘志強、StevenTam、啊嗚、TrashBox、校長,參與分享的生產者有九位:Laurence Dickie、Nelson Pass、細井研志、bwck2000、Angus、戴尚镯、xshorizon、激光鼠、劉嘯天,合計十四位

計劃這個主題已久,如今音響評論文章氾濫,音響產品層出不窮之際,對於音響評論員和對於音響生產者,今次的特輯,都是一種友善的提醒和鞭策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月特輯  ——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上集  ( 潘志強、StevenTam、啊嗚、TrashBox、校長 )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007&page=1&extra=#pid129952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月特輯  ——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下集  ( Laurence Dickie、bwck2000、xshorizon、Nelson Pass) 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 ... 2009&extra=page%3D1


手機微博閲讀:

微信公衆號閲讀: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36
編者按:我是幸運的,儘管不生活在JBL黃金年代,卻讓我遇到了Kenrick Sound

Kenrick Sound是日本東京一家專門翻新經典JBL的公司,品牌名由兩位合作夥伴(住在日本的日本人Kenji Hosoi細井研志和住在美國的美國人Rick)的名字組成。在我撰文向國內燒友介紹他們之前,幾乎沒有中文介紹,那麼,我是怎麼知道他們的存在呢?Kenji是一個營銷行家,他知道酒香還怕巷子深的道理,很早就在世界性視頻網站Youtube上設置了個人頻道,頻繁地將他們如何翻新揚聲器,如何為客人運輸安裝,翻新後揚聲器鳴放的各種視頻放上網

Kenrick Sound翻新出來的揚聲器不單單外觀漂亮(很多是鋼琴漆外表),連聲音也變得非常美妙,我以為是拍攝及錄音設備LL所帶來的結果,於是我親自去拜訪了一次,結果他們沒有騙人,這些擁有傳統方法和先進技藝的匠人們,在狹小的空間裡打造出了擁有靈魂的揚聲器傑作,我把他們的故事寫在這裡:來自PARAGON的問候,拜訪日本KENRICK SOUND,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26&highlight=kenrick

Kenji細井先生的英文很好,不單單書面溝通沒問題,也是我在日本見到能夠流利英語口頭交流的罕見日本音響人。這次拜託他來撰寫這樣的題目,我還有些忐忑,根據我之前的經驗,這樣蚊型公司主事人的他肯定會很忙,卻沒想到他滿口答應,還專門為這次選題而拍攝了照片傳給我,而且是分批傳的,為什麼分批?因為想給我最新的揚聲器進展照片

他就是這麼認真的人,製作產品從做人就看得出來,不管是做揚聲器,還是拍攝視頻,對細節一絲不苟,積極地呈現最好的一面。我前後去過該社三次,每一次我都像米其林美食偵探一樣,暗中觀察作出評價,卻總找不到服務質量的變化或聲音水平的下降,有鑑於此,我最終同意在本文的最後,讓他們打上廣告信息,畢竟,它們是在太漂亮了,我無法抗拒(笑)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44
我們為自己
所作的一切感到自豪

文  |  細井研志

自從JBL 43系列誕生以來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在日本Kenrick Sound,我們開始翻新重做最早20世紀50年代誕生的JBL經典揚聲器。從1971年的15寸鈷磁4320開始,以及1976年製作的著名型號4343,JBL持續創造了吸引全球各地所有人的揚聲器作品。在60年代,JBL揚聲器在日本廣受好評,其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生產地美國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46
在這個過程中,揚聲器在許多方面都發生了改變。首先,原本使用的是鋁鎳鈷磁鐵,但是自從天然鈷磁變得稀有而難以獲取,人們就開始使用人工鐵氧體磁鐵;這樣一來,分頻器也要改動;另外,就是製作箱體的木材材料也隨之變化。在充分發揮這些經典老揚聲器的潛力前,你需要瞭解每一對揚聲器各方各面的信息

在Kenrick Sound,我們會進行調查、研究、實驗,並利用每一項知識來完美地再現這些揚聲器,將它們帶入一個全新的高度

揚聲器可以被拆分爲喇叭單元、分頻器和箱體三項。所有這三個項目必須保證即使在最小的細節上都是完美的,這樣我們才能夠產生出我們想要的聲音。在本文中,我將撰寫一些對我們的產品必不可少的重要處理過程。在文章的最後,我們還會寫一些最近打造或即將完成的揚聲器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49
首先是喇叭單元。毫無疑問,這是發出聲音的源頭,也是傳送到揚聲器的電信號產生聲波的地方。即使您的箱體經過完美修復、分頻器也是最高品質,如果喇叭單元尚未處於最佳狀態,也絕對無法呈現出揚聲器應有的播放水平

具有珍貴鋁鎳鈷磁體的喇叭單元,比如JBL 2231A/JBL D130等,都是數十年前生產的,因此其磁通密度會大大衰減降低,這意味著它已經達不到全新製作完成時的能量感,所以會影響其表現。對於這些老化元件,我們會將它重新磁化,使其恢復產生最大潛力聲音的能力

對於15英寸大口徑低音單元和稍小的中音單元,我們使用自行開發的人造皮革懸邊進行重新換邊處理,這些懸邊是在經過多次試驗後針對其靈活性及耐用性而設計的。材料的柔韌性很重要,因為要使單元盆盡可能自由地運動,懸邊必須盡可能地有韌性。如果懸邊太軟或太硬,都將無法保持形狀或使單元盆保持在理想位置。我們制作的懸邊具有最佳的柔韌性和耐用性,從一開始就聽起來像老化過的氨基甲酸酯泡沫,而且無後顧之憂。當我們為單元重新安裝懸邊或固定紙盆時,同樣重要的是不僅要組裝好並黏牢固,還要將它們安裝在最中心的位置,只有在最中心位置上,音圈才能最有效地從磁鐵處接收電能,並且單元盆最自由地前後移動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50
我們還專門研究了JBL D130和JBL 150-4C低音單元的調校,這些單元通常被安裝在我們自己的產品中,例如JBL 4320、Paragon、Hartsfield、C38等。單元磁體將首先被重新充磁磁化,在振膜重新定位過程中,我們將按照自家的特殊程序對其進行老化處理,從而獲得具有豐富低頻同時也響應出色的能力。經過無數次實驗,最終確定了單元振膜的老化過程,從這些單元中傳遞出的聲音是絕對驚人的,我可以向您保證,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這種品質的JBL D130或JBL 150-4C單元

對於高頻驅動單元,我們非常註重調整振膜的中心位置。粉紅噪聲和鋼琴信號用於調節振膜位置。高音振膜極其精致而微小,最小的偏移都會影響高頻和超高頻單元的聲音,需要大量的技能培訓才能掌握這個過程

如前面所述,高品質聲音不可避免要用到完美狀態的喇叭單元,因為它們是擺在前面一切要素的最終出口。單元狀態壞與好會直接導致單元損耗或者最大化利用已發送的電信號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51
其次是分頻器。JBL的原裝分頻器在工廠生產線上手工製造,由於它是在生產綫上流水綫作業生產的,因此您覺得它的個體質量應該保持不變,實際上由於某些原廠沒有意識到的事實,聲音的個體差異彼此存在,聲音的全部潛力無法發揮。以安裝在JBL 4343系列上的3143分頻器爲例,合計有6個線圈。這些線圈均具有極性,因此在繞綫時要按照正確的方向來。我們在兩個分頻器之間作了比較測試:一個分頻器的所有線圈方向正確,另一個分頻器的所有線圈方向相反。結果很明顯,具有正確極性的分頻器具有更豐富的細節和更多的肉質感。通常在製作分頻器時,線圈和電阻的極性是完全隨機的。在這種情況下,聲音質量也是隨機的。這個事實也可以解釋為什麽您可能會認識兩個用同樣揚聲器的人,但一對揚聲器的聲音會明顯要好於另一對

當我們復原、升級或根據客戶要求定制分頻器時,我們確保所用的所有組件(線圈,電阻和電容等)均沿正確的極性方向組裝。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您使用高品質元件,如果以錯誤的方向組裝它們,也無法充分發揮潛力,最終導致浪費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53
最後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箱體。大多數經典款揚聲器的外觀已經破損,可能會有很多可見的損傷,而有些則看不見。您可能認為外觀狀態只是為了讓眼睛滿意,實際上箱體的狀態與音箱的任何其他部分一樣重要。這些揚聲器的構造像樂器一樣,因此在設計整體聲音時會計算出箱體的共振頻率

如果使用的木質材料太硬(例如MDF),則箱體將不會產生良好的共振,但如果使用正確的材料(取決於型號,例如可能是波羅的海樺木或高密度刨花板),則材料的柔韌性會降低。能賦予箱體完美的共鳴,這將充分發揮1950-70年代揚聲器組件的潛力。在複刻這些型號時,我們非常註意在哪種型號上使用哪種材料,會盡量選擇保留原汁原味JBL箱體的材料。

當我們對揚聲器進行翻新時,箱體會被重新打磨,所有的疤痕和損傷都會得到修復,並且會重新粉刷或上油,進行完美的修補。只有這樣,才算完成對揚聲器的全部翻新工作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54
所有這些只是我們工作的冰山一角,每個小細節對於完成工作確實至關重要。我們一直在尋找新的方案,以改善改進我們產品的聲音,而且絕不妥協。如果您有機會聽聽我們的產品,我有信心您會理解,爲什麼我們為自己所作的一切感到自豪

寫在最後,我想介紹一些最近打造或即將完成的揚聲器

首先是我們原創的型號KRS 4351。揚聲器單元與JBL 4350相同,但您會註意到,它是垂直型設置,而且單元位置已重新排列。我們設計4351的原因是因為在日本這個國家,沒有多少人像美國那樣擁有寬敞的客廳,這意味著要擁有JBL 4350的擺放空間幾乎是不可能的。通過將這些寬大揚聲器豎立並更改單元位置,可以在最小的空間中獲得相同的雙低音聲音效果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55
這些是JBL Hartsfield經典揚聲器的複刻製品,目前正在製作中,不過已接近完成,不久會在我們的網站上出售。他們安裝有重新組裝的JBL 150-4C低音單元,以及經過精細調整的JBL 375中音壓縮單元,兩者均已重新充磁。分頻器由我們設計的精密切芯線圈、Mundorf Evo金銀箔油浸電容以及用於低音分頻的Mundorf MCoils組成。最重要的是,此揚聲器僅使用純銀線作為機內連線,箱體使用的克拉魯胡桃木也絕對令人驚嘆。現在,我們已傾盡所有,把所有知識都註入這些Hartsfield中,所以,請期待它們完美登場的那一天吧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56
最後這個,是日本Rey Audio Warp 5揚聲器,罕見的存在,其實我們也會翻新JBL以外的揚聲器。對於這對Warp 5,我們拆除了所有原裝的Rey Audio低音單元,用特別定做重新調音的JBL D120F低音單元代替。我們還特別定制了分頻器(分頻器組件與上面的Hartsfield用料相似),同時定制了揚聲器專用腳架,達到美觀的完美統一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7:57
感謝您抽出寶貴的時間閱讀本文,希望我能給中國的讀者朋友一個關於Kenrick Sound的概覽,解釋我們的工作,以及我們引以為豪的作品。如果您對我們的任何產品感興趣,可以通過info@kenricksound.com與我們取得聯絡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8:06
編者按:Angus是一位香港發燒友,同時也是香港音響品牌Westminster Lab創始人

早年留學英國的他,為自己的品牌起了一個頗具英倫風味的名字,他的產品儘管體積小巧卻製作用心,處處見功,當然價格也絕不便宜。一年多前我有幸前往他位於工廠大廈的獨立試聽室拜訪,關於他的故事,我寫在這裡:看了之後兩個字(第105集)---- 又見魷魚須VIVIDG1!走訪香港WESTMINSTER LAB試聽室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595&highlight=vivid

第一次見面就知道他對美食很有興趣,不單單有興趣,還很有研究,平時在朋友圈就會Po各類美食的相片。對美食感興趣的人,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是色香味俱全,不過這次的文章,他卻從最樸素的米飯談起

為配合撰文需要,我請他提供和產品一起的照片或獨立肖像,結果是都沒有,沒辦法,我只能選擇Westminster Lab線路板照片代表他,相信,他不會有異議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8:07
態度決定高度

文  |  Angus

小弟素來對於「食」有所追求,所有與食材,食具,甚至飲食文化相關的都興趣盎然。數年前到日本大阪旅遊,我請教了一位「日本通」老朋友推介大阪的美食不知道是天生使然還是身為建築師的緣故,我不喜歡過於浮誇,為了複雜而複雜的東西。而這位老朋友對我的喜好瞭如指掌,深知我對懷石料理或京料理敬而遠之。他說,「你可以去拜訪下全日本煮飯最了得的人—— 炊飯仙人。不過他年事已高,退休之期不遠矣,快點三顧草廬吧」。網上爬了文,不論電視台的訪問、網誌還是外國的食評也不勝枚舉。於是我被這位「仙人」吸引了,拿定主意懷揣著我的好奇心,到大阪去拜訪他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8:13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了「仙人」的飯店。眼看是一間樸素的店,一扇厚實的日本趟門,一張張簡單的木台和木櫈,裡面座了幾位客人。橫樑上掛的全都是舊式的日本木牌,寫着飯店的菜式。門口旁邊是一張金屬的枱,上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早食配菜,讓客人挑選。但是主角當然是那個佔了整個店鋪超過三份之一的廚房,正在廚房裡細心工作的,正是傳說中的炊飯仙人

飯,簡單來說就只有米、水跟火。不就是很簡單的嗎?這是我對米飯還未有透徹了解之前的認知,我相信這跟大家的認知也沒太大分別。我坐在一張很近廚房的台,讓我能好好地去仰觀俯察這位仙人炊飯的全過程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8:14
仙人炊飯廚房看上去平平無奇,主要分了洗米、浸米、炊飯三個區域。只見他毫不猶豫地把米倒進了一個木桶,用熟練的手勢量度好份量;接著,洗米的步驟一絲不苟,以速度一致的手勢順時針不停攪動,爬了文才知道這動作叫精米;精米完成了,把木桶放好一邊,讓大米好好在木桶內吸收水份。他堅持用磚頭所製成的爐灶,煮飯的時候聚精會神,彷彿每一個動作都在他的意料之內。煮好的飯,銀色發光似的,黏度洽到好處。聞上陣陣米香,放進口,淡淡的米味滲透味蕾。就這樣,我明白了最簡單的事情更要用心,讓平凡變得一點也不平凡

起初,我收到了校長的邀請,卻並沒有什麼頭緒,想了大概個多星期才知道應該怎樣去表達我心裏面對這一句「做不臉紅的產品」的解讀。「炊飯仙人」的態度和認真令我明白到甚麼叫「不臉紅」—— 做每樣產品都要對得起自己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8:20
老實說,每當客人問我在產品設計上有甚麼特別之處的時候,我都難以言喻。有時想了很久,都只會答一句:「我覺得自己的產品在自己眼中沒有什麼的特別。」往往當別人問到一些細節問題時,我才可以有條不紊的去跟他們解釋,聽完後他們都會感到驚訝,問我為什麼不一早開門見山呢?我卻只能一笑置之

這情況就好像仙人對炊飯的態度十分相似,仙人鑽研炊飯十多年,找出令到成品更完美的方法。每一天累積下來的經驗,不由自主地成為了思想上的直覺,每一個炊飯的細節都成為了習慣和生活的一部份。反觀自己的產品,自己認為覺得要做的事,要注意到的細節,很多時候都變了常態。由產品最前期的策劃,工業設計,綫路設計,零件的選擇,調教聲音的取向和焊接的技巧等等,都不知不覺間滲透了很多以前積累下來的經驗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8:22
例如,在設計線路方面,為了把有機會影響聲音質素的因素減到最低,設計時盡量一切從簡。在設計線路板的時候,費盡心思把訊號走的距離減到最短,所以在每一個線路轉角的位置,也不忘加進一個小圓角。就算機身裝嵌成一體的螺絲,應該選用哪些材質:鈦金屬,鈦合金,不鏽鋼等等,都要經過嚴格的播放測試才能決定。當然,這些細節在很多人的眼中微不足道,但情況就像炊飯仙人一樣,就算未清楚了解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對完成品的影響有多大,都一定要完整地完成

就是因為這一份執着,每一個步驟都來得比平常細心和仔細。這一份執着不是大多數顧客要求的,這一份執着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明白,這一份執着不是大多品牌所吹捧的。但正正就是這份執着,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發自內心的堅持。而我想做到的,不只是做不臉紅的產品,而是要切切實實的代入顧客的角度,完完整整地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達至藝術家的境界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8:23
說到底,臉不臉紅也只是世人對自己的眼光。而我亦一直向着這個目標進發,希望有一天能做到跟炊飯仙人一樣的境界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8:32
編者按:有這樣一位朋友,從小張認識他的第一天起就留著山羊小鬍子;一直堅持使用自己的筆記本做音源,即使是外出會友也要帶上試試,直到研發出體積更小的鼠梅派;他以打磨解碼器開始入手,最後創立自己的品牌Orava,在網絡上獲得極大知名度;他召集了窮燒黨及窮折騰俱樂部QQ群,培養了大批忠實粉絲;買他的產品有一個好處,只要不停產就能終身免費升級,而且往往是一升級聲音明顯進步;他經常語出驚人,將自己的語錄彙編成冊,叫做“不聽老鼠言,吃虧在眼前”;他的太太做得一手好菜,他卻還是骨瘦嶙峋,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朋友,中國立體聲論壇及耳機俱樂部的雙料版主,激光鼠先生

激光鼠先生,上海L,姓朱不姓激,你肯定覺得奇怪為什麼他起名激光鼠,這個秘密外人不知道,只有他最親密的人才知道,原來當年激光鼠先生是做電腦配件生意的,銷路較好的是激光鼠標,於是在上網起ID時,他低頭一看,手下最親密的朋友,得了,就叫激光鼠吧,由此得名,關於他的故事,我寫得比較多,最濃縮的一篇寫在這裡: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9)———不聽老鼠言 吃虧在眼前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53&highlight=%C1%A2%F3w%C2%95%D6%AE%D3%D1

一直以来,激光鼠对于PCHIFI或数字载体音源抱有极大的信心,坚定地站在传统音源的对立面上,他在研究数字传输及电源部分上颇有建树,生产出了不少满足工薪发烧友的人民级别的产品,目前他的产品,除了喇叭之外已全系列齐备,为什么拉开这么长的战线,听他自己解画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22
做良心产品
追求极致音质

文  |  激光鼠


15年前的一天,刚刚开始发烧的我,在音响杂志上看到国内著名音响评论员用最煽动人心文字写成的国产某品牌HiFi DVD播放机的评测,将其评为国产最佳CD机。看了之后我相信这台播放机是国产巅峰之作,既能看DVD大片,又能播放CD碟,音质堪比数万元进口高级CD机,价格仅需区区不到3000大洋,不禁大为心动,于是走进音响广场店家,掏出2700大洋,买下了这台国产HiFi DVD播放机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24
显然,这台机器带给我的只有失望、后悔和愤怒,不仅DVD光驱寿命短,换了两次不说,每一次平均寿命只有2个多月,音质也完全不像枪文所写的那么美好,甚至比不过1000多元的马兰士最低端CD机
       
现在回过头来看,毫无疑问我是被无良评论员的黑心枪文骗了。15年前的互联网远不如今天这么发达,自媒体或微信公众号等还没出现或者刚刚萌芽。发烧音响圈很小,信息获取不易,音响杂志还是很多发烧友主要的信息来源,厂家花钱买通音响评论员写一篇虚假评测,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25
如今,我自己也在做音响产品,目标客户群就是跟当年的我一样的发烧友:兜里没多少钱,买不起进口高价货,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声音最好的产品,诚然,现在面对的商业环境已大不一样,发达的互联网让信息传播更为顺畅,即便是HiFi这样的小众圈子,信息传播速度与广度让人不能再用老眼光和老办法来推广产品。简而言之,靠枪文来促销已经行不通,枪文只能得到一瞬间的销量,但很快就会被发烧友唾弃

我相信吸引用户的终极手段只有一条路——做优质的产品,具有极致的音质、可靠的质量和满意的售后服务。这是对于任何品牌不论大小都必须做到的,做不到就会被淘汰。对于像我这样的个人作坊,还要多加一条:低价。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厂,做优质产品不难,也有钱在各种媒体推广,但要他们低价却很难。要在大厂的夹缝中生存,我就必须做到既优质又低价。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作品一般定价在同档次大牌厂机的1/5-1/10甚至更低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26
做具有极致音质的作品,这个“极致”我指的是达到Hi-End级别,可以与世界顶级品牌扳手腕。显然这个要求很高,不是说我已经做到了,这是我的目标,目前做不到,将来也一定要做到。因为HiFi的基因里面包含了极致,HiFi就是追求极致,做不到极致,就是平庸。Hi-End很难,正因为难,所以能做到的人不多,大厂也不多,市面上平庸的是大多数,我要跟大多数人竞争显然很累,只有超越大多数人,才有更大的希望生存和发展

这些年来,我把主要精力花在了研究上,研究到底是什么东西影响了音质,怎么解决问题。问题很多,需要时间一个一个来解决。我算是比较幸运的,走的弯路不多,每年都有明显的进步,对于实现目标还是有信心的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28
关注我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激光鼠把除了音箱外的全套系统都做了一遍,从数播、USB线、USB处理器、解码器、信号线、耳放/前级、后级、喇叭线都做过了。为什么要把摊子铺得这么开?一方面是因为音响是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极致才能出极致的声音,我追求极致的目标让我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是我的目标用户不是有钱人,他们的系统不是hiend级别的,如果我只做一件器材,那么用户系统出来的声音仍然是有缺点的,会影响到对我的产品的评价。如果我能够用鼠产品搭出一整套有说服力的系统,用户很容易判断他们系统的问题不是鼠产品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树立用户对鼠产品的信心

前几天有发烧友来我家听鼠系统,说了一句:“你的系统把这对B&W801推得真好”,看来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将来会更好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34
编者按:ESD Acoustics隱士音響成立於2016年,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唯一做全勵磁單元、全碳纖維號角、全壓縮驅動頭、全部中高音純鈹振膜的音響廠商

他們不單單做揚聲器,連配套的前後級放大器、電子分頻器、CD轉盤解碼,甚至線材都有整套搭配,四個月前我花了一整天時間去他們公司採訪,我把他們的故事寫在這裡:看了之後兩個字(第121集)---- 做音響中的布加迪!ESD ACOUSTIC 隱士專訪 1-18集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 ... 2&highlight=ESD

主事人戴尚镯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一直以來喜愛音響,在追求頂級聲音的征途上吃了閉門羹因而“發奮圖強”,一心要做出中國人引以為豪的世界級音響製品。他不單單自己踏足音響製造業,連他的兒子戴中天,也被父親培養成了音響設計師,他們的故事,通過上面的專訪視頻報導,感動了很多發燒友

請戴尚镯先生來撰寫今次的主題,應該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39
做,可以感动自己的产品

文  |  戴尚镯


也许我是一个冲动型的人,注定要做一些冲动和冒险的事

有感于自己从八十年代购买的第一台双卡录音机开始,涉及音响器材的无一例外都是舶来品。受刺激于某外国音响品牌的盛气凌人,居然说“我的技术不会卖给中国人”,我受刺激后的念头居然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创办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界级音响品牌”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40
当我说出这个念头时,周边的朋友大部分是沉默的,他们基本是以同情的眼光看着我:“这个家伙大概是疯了,一个技术方面啥也不懂的发烧友做什么音响啊,更不要说世界级的了”

一些朋友则更直接些,规劝之余甚至不无嘲讽:“你拿什么做世界级的音响品牌啊?中国这么多年来很多人都试过了,哪一个成功了?你觉得你比他们更专业?”“简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公司上市了,安安眈眈过好你的晚年生活就行了,别折腾了”

好吧,本来不刺激我挺好的,我也许冲动一下就偃旗息鼓了。可恰恰是这种规劝和嘲讽,好心也好,恶意也罢,有了让我一当唐•吉诃德的勇敢,甚至有了一种莫名的兴奋

上天让我生在一个铁的时代,就是要让我召回一个金子的时代,也就是黄金时代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42
可是除了几十年发烧“积累”下来的似是而非的“经验”,如何做音响产品,我是技术上一无所有,也是一无所知。可以说是空有一腔“骑士精神”,连一匹可怜的瘦马也没有,更遑论一杆长矛,如何去挑战硕大无比的风车?

天无绝人之路。几十年的企业管理,让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源整合经验。技术没有,买啊!纵观世界上高端音响最为发达的制造地,无非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及日本,而这其中的积累又尤以美国的沉淀最为深厚

巧的是,发烧路上无意间认识的Sam Saye,居然就是Classical Audio励磁单元的设计和制造者,居然还是世界上唯一压延式铍膜研发的带头人,居然是迈克杰克逊、麦当娜等歌手的录音制作团队成员

巧的是,Sam介绍认识的Bruce Edgar博士居然就是赢得CES“Gold Speaker”和TAS“Gold Ear”奖项的Edgarhorns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号角喇叭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与其说是一拍即合愿意转让技术,不如说或许感动于我要挑战风车的决心和执念,或许是基于他们曾经挑战风车的一份情怀,也或许是一份后继有人的喜悦。于是,刚刚从UCLA毕业的我儿子Jacky,有幸成了他们俩唯一的衣钵传人和家人,手把手地学习音膜设计、驱动头设计、励磁单元设计、扬声器设计和号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年的时间,两老一小在美国做出了隐士音响第一套四路“全励磁、全木头号角、全压缩驱动头”的研发样机。我专程飞过去听后,宽松的声音让我潸然泪下,可谓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44
在美国研发号角音箱的同时,我又依葫芦画瓢整合资源,同时铺开了从CD转盘到DAC、模拟电分、前级、后级、励磁电源等的研发工作并进展顺利,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标目前市场上最好的各类旗舰产品,去接近或者超越。幸运的是,各个团队都非常给力,有些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波折,但终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经过两年时间的研发和试验,第一套五路“全励磁、全碳纤维圆形号角、全压缩驱动头、中高频全铍膜”的龙吟号角系统在2018年初呱呱坠地,电子器材设备也都基本符合设计初衷

于是,2018年五月,我们骑着瘦马,挺着长矛,懵懵懂懂就闯进了慕尼黑的Hi-End展会

28平方米的展厅,好不容易挤进硕大无比的龙吟。新奇、夸奖、鼓励、嘲讽……展会上我们收获了许许多多。但是感受最深的是,我和团队成员们收获了信心:我们的产品路线是对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展会中,我们越是收获批评,我们越是明白改进方向,“愈挫愈勇”。2018年五月到年底七个月时间,公司不计成本的研发再投入,再升级,弥补每一个发现的缺陷,居然整整升级了五个版本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45
终于,在第三个升级版本的器材于2018年11月份运到纽约参展时,《Stereophile》的独立评论员Herb Reichert听后撰文道:

我觉得我欠Nicole和隐士音响的团队们一次机会。我第一次听到他们庞大、复杂的龙吟五路号角系统是在2018慕尼黑音响展上,当时随处可见他们花费颇多的两层楼高的条幅广告——但他们的展位却是临时搭建的非常小的玻璃房里,声音也不足以与其市场价格相匹配

在慕尼黑展会上,我听了一系列的中国和欧洲的曲目,但非常遗憾很难找到什么音质上或是音乐上的优点。瞬态虽快,但似乎脱节了。系统难以呈现精准的腔调,人声是散的而且有时候刺耳,整个频响上也不平衡,而今天在纽约,隐士音响有着我听过最宏大、最放松、最自然、毫无音染的声音。相比之下,其他展房里都是些鼓风机般的喇叭,听起来音染交织和充满压迫感。大赞ESD!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47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又是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后,在隐士于2019年重返慕尼黑Hi-End展会时,我们不仅得到了展会主办给予两个50平方米展房的礼遇,也收获了来自《Audiophile-Magazine》的如此评价:

这个大型碳纤维圆号展厅带来的是直达声场聆听,因此一定程度上免于房间本身的负面影响,这可以在现场明显感受到。ESD隐士音响估计,平均而言,他们的系统可提供85%的直达声,这也使它有一个非常宽大、舒适的“皇帝区”

对比我以往几年里在慕尼黑展会的听音经验,这套系统是我所听到最为接近真实音乐会,不管是奏鸣曲还是交响乐。我们终于能趋近于完美了,而像AvantGarde(喇叭花)、Vox Olympian,还有Kondo他们的表现相较之下真是粗糙,旗舰系统(“龙吟”)接近60万欧元,甚至连布加迪Chiron的一半都没有……

第二套系统(“凤鸣”)相对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我看来,它仍然超越了展会上所有的竞争产品……接下来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这些器材放进家里的听音室了。慕尼黑展会上的试听空间并不是特别大,所以我想的是一旦我们有了购买这样一个系统的预算,我们就应该设法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房间里……


收获批评,抑或收获赞誉,我都明白隐士还是只处于西天取经的路上。要想修成正果,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现在的赞誉和肯定,只是更多地是为我们再出发的激励和勇气,而不是我们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资本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48
做,可以让自己感动的产品,是初心,也是恒心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53
编者按:只有自黑到極點的人,才會在網上取這樣的名字吧,本文作者的網名,叫作“屎糊重口味木耳”

木耳恰恰是一個佛系的耳放設計師,一個木耳也能設計耳放?是的,而且設計得還挺不錯呢,我對這話負責,因為我仔細聽過他的靜電耳放和動圈耳放作品,總體而言性價比頗高,他和他產品的故事,我寫在這裡:《你更喜歡哪一個》(122集)—— 中國設計、中國生產、爲國爭光的BRIO ES靜電耳放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 ... &highlight=BRIO

木耳先生喜歡聆聽古典音樂,平時95%聽得都是古典,他喜歡富特文格勒,所以連頭像都是老富的照片。他喜歡早年切利比達克,毫不拖泥帶水的精准;喜歡晚年羽化登仙的切利所信仰的“音樂是真”;喜歡上了年紀的女鋼琴家Elly Ney那種深沉厚重;喜歡米開朗傑利高貴深入骨髓的精緻音色。設計師希望聲音儘量中正,能準確還原樂器的音色,不需要器材有太重音染或者風格偏向,不能太暖或太冷,不能太厚或太薄,不能太突出解析或太突出味道,不能太硬朗或太柔軟,總之一切都以古典現場為標準

我請木耳先生來撰文,以為他會寫一篇自吹自擂的槍文,他卻令人意外地交了篇和自己產品沒半點關係的民間雜文,講述小明和小亮兩位燒友的故事,細細想來,儘管不一定全都是真實的,但這種故事的橋段翻版我倒還真在生活中碰到過,不管在真實生活中你是小明還是小亮,這樣的故事,我覺得都會有啟發的意義

這樣的文章,早五年看或遲五年看,都不會過時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19:55
做不脸红的产品
做不骗人的耳放

文  |  刘啸天


中烧小明买了一副Susbyss平板振膜耳机,准备步入老烧殿堂,但是选购耳放却成了横在他面前的拦路虎,刚花几万买回来的Susbyss耳机只能勉强插着DAC自带耳机口,发出有气无力的声音。小明有一位烧友小亮,小亮说道:“小明你这Susbyss根本没推好啊,人家老烧说,x万之内的耳放根本没有推好Susbyss的可能。”小明听了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个能推好Susbyss的耳放,当一名真正的大佬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20:04
推力是一个非常玄学的东西

发烧友选购耳放或者功放时,通常会看机器的输出功率参数,例如放大器A驱动32Ω负载输出功率2000mW,放大器B驱动300Ω负载输出功率1000mW,小明一开始也是这样,于是小明寻思2000mW>1000mW,功率大的肯定能推得更好,于是痛快地刷卡买了一台放大器A。耳放收到后小亮来家访,一听小明在放大器A和B里面选择了A,小亮放声大笑道:“哈哈小明你被骗了吧,你的Susbyss明显没推饱,A的2000mW是32欧下的输出,你这Susbyss阻抗200Ω,A耳放只能输出小几百mW的功率,比B力气小多了。”小明气得面红耳赤,家访结束后立马把A挂上了闲鱼,转头物色有像坦克一样碾压一切的推力的耳放。没过多久,小明相中了耳放C,32Ω  60000mW推力,300Ω  12000mW,小明心想,这下总可以推好Susbyss了吧,于是又痛快的刷卡,立刻购买了一台回来

耳放C回家之后,小亮又来家访了……小亮听了耳放C驱动的Susbyss,再一次发出了气贯长虹的笑声:“哈哈小明你又被骗了吧,C耳放推力确实大,但C本质上就是一台石机功放,推耳机声音又粗又硬,完全没有艺术的修养。”小明再一次气得面红耳赤,把耳放C扔闲鱼后,小明在论坛上看到了某单端、甲类、牛输出、直热电子管耳机放大器D的评测,里面声称耳放D音色美轮美奂,驱动Susbyss功率足够,淡定从容,小明顿时中毒,小手一抖,耳放D又被顺丰小哥送到了家中,这次小明没告诉小亮自己买了新机器,自己在家天天听耳放D到深夜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20:07
听了几天,小明发现,制作上好的单端、甲类、牛输出、直热管胆耳放,确实有比之前力大声粗的C耳放好得多的听感,那么的饱满、润泽、温暖而治愈,但是听久了小明也发现,直热胆机听感虽好,但是总觉得缺了点啥……没错,缺了点大动态爆棚时的干净利落,乐器的细节纹理和质感。这时,小明的QQ突然有一个头像在闪动,小明定睛一看,正是小亮的头像,小明怀着忐忑的心情点开了小亮头像,小亮关切道:“小明你刚刚买了耳放D吧?”此时小明才猛然想起自己朋友圈发了一张猫的照片,露出的耳放的一角,说了一嘴Susbyss的听感,被小亮看到了,“以为300B胆机输出几瓦功率驱动耳机就万事大吉了么,还早着呢,这些胆机的输出内阻从几欧到几十欧不等,远高于晶体管机的毫欧级内阻,会让耳机的控制力大打折扣,听大编制音乐,比如《广岛受难者挽歌》时,同时发声的乐器一多,声压一大时就会场面不那么规整。”接着还说了些类似阻尼系数、电Q值、反电动势之类的术语,听得小明云里雾里的……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20:09
谐波失真+噪音也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

小明想,最近公司发绩效了,正好趁老婆不知道再买一台高级晶体管机来互补一下,于是又开始了爬帖子学习。经过了一周的学习,小明相中了耳放E,号称纯粹的高保真耳放,参数如下:THD+N≤0.00025%  1kHz  输出电平6Vrms 负载电阻600欧 ,32欧负载每声道12000mW,200欧负载每声道3500mW。小明心想,这参数好啊,于是速度买回家,一听,确实很干净,透明度也挺高,就是听感冷冰冰,中高频又干又硬,小明感觉可能是自己耳朵有问题,毕竟仪器是不会错的,耳放应该是非常高保真的,但是自己耳朵却听到了和真实声音完全不同的干、冷、硬,小明正寻思着这次千万不能再让小亮知道了,小亮的头像又闪动了起来:“小明啊,我看E耳放的淘宝店铺销售记录里面有你的名字,心想你小子又买耳放了。咋样?听感是不是有点干冷啊?”

小明强忍住了一拳打穿显示器的冲动,回复道:“是有点冷,不对啊,明明参数很高保真啊,怎么听感这么不舒服?”小亮说:“小明你也不看看参数标的测试条件,人家是拿一个600欧电阻作为负载来测试的,耳机可不是一个纯粹的电阻。然后,这E耳放竟然用6Vrms的信号来测试,这不和用美颜软件自拍一样吗?”说着发了一张图给小明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20:11
“要是这耳放的参数是我标的,那我真得脸红了”小亮语重心长的说道,“小明你光去看耳放的参数去了,你知道你平时听音乐时的音量么?你的Susbyss耳机,属于效率不是很低的平板耳机,确实需要比动圈耳机略大的功率驱动,但是平时聆听,音量大约70多80dB左右时,实际只需要零点几Vrms的输出电平,你看看那张图里的失真曲线,这是德州仪器的OPA1622耳放专用运放的失真,输出电平越低,THD+N也就越大,你那耳放E  THD≤0.0025%的参数是在6Vrms的巨大电压下测出来的,鬼知道在0.1Vrms时E耳放的THD+N有多少,总之比这0.00025%高很多”

“晶体管放大器就算失真很低,也可能因为失真的分布的不同没胆机好听,例如上面这张图,最高的失真谐波是2khz的二次谐波,量已经很低了,但是更高频的谐波失真却能明显看出奇数次谐波比偶数次谐波更多,所以我YY这机器并不是非常好听,当然这只是我的YY而已”

“那怎样的耳放你才能满意呢?!”小明用几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向小亮问道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10-14 20:13
第二天,小亮一大早给小明写了回答:一台好的耳放,不能骗人,个人觉得必须满足这几点才能让我满意:

1,别拿输出功率去骗人。输出功率确实和烧友听到的控制力、推力高度相关,但是大功率耳放和小功率耳放驱动耳机输出同样的声压时功率并没有区别,区别在于耳放的内阻,包括输出内阻,电源内阻,地线阻抗等等,特别是地线阻抗这种没法标出参数作为卖点来吹的东西,对控制力和听感的推力的影响极大。光标一个吓唬人的功率,并不能证明这是一台真正有驱动力的耳放

2,别拿增益去骗人。很多耳放,特别是推平板耳机的耳放,经常有非常高的增益,电位器只需转一点点就轰隆隆的响,结果声音动不动力大声粗;烧友也经常吃这一套,以为电位器转一点点就很响的耳放推力大,电位器转很多才足够响的耳放推力小。实际上,推力和电位器的位置一点关系都没有,推力和实际的电流电压极限输出能力,电源内阻,输出内阻,地线内阻,还有失真和噪声的特性有关。增加电压放大倍数,只会增加失真和噪声,同时输出内阻通常会增加,技术上的控制力反而比低增益时略有降低。但是高增益增加的失真和噪声,会产生一些粗、硬的听感,这会让人的耳朵有一种力度增强的主观感受,这样力度大的听感,通常也伴随着力大声粗的毛病

3,别拿低失真去骗人。与其搞一个高电平,高阻值纯电阻负载,零信号源阻抗下的漂亮参数,还不如多研究研究在耳机听音的电平下的失真与噪声的成分。晶体管机器并不是都奇次谐波多,听感生硬,好好整整不会难听

除了这三点,还有很多很多我没说到的潜在误区,总之买耳放和做耳放一样,别骗人,骗人会脸红的

看完小亮的话,小明把自己的器材全都发到闲鱼,然后打开购票软件,开始浏览最近都有什么演出


“是时候听听真正的音乐了”,小明自言自语道



作者: spitz    时间: 2019-10-21 15:01
LL




欢迎光临 立体声论坛 (https://stereosoun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