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论坛

标题: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北京发烧友的小聚会 作者:忽然散步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4
标题: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北京发烧友的小聚会 作者:忽然散步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1-14 11:42 编辑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北京发烧友的小聚会
秋天的北京,碧蓝天空、清爽空气的日子总是比较多,在这样的周末去拜访烧友,心情自然也是大好。

拜访的是一位京郊低调的高烧,低调到怎样呢?说不上路名,说不上门牌号,说不上街坊轮廓,GPS上都失去了标记,乃至需要专车引导了。

不过这里有清新的空气、高远的白云、青草的芳香和啾啾的鸟鸣。

主人殷殷的在门口等着,小心翼翼的在玄关换了鞋进去,一眼望见的就是这套早有耳闻的音响系统。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4
依然是威风堂堂的威信箱,不过这套MAXX箱子较之亚历山大要低一档了,算是老的次旗舰吧,两者最明显的差别是MAXX的个头小了一些,低频单元分别是11寸和13寸,略有缩水。不过这对箱子有着难得的和家具环境相当搭调的好颜色,浅豆沙色?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5
先看些细部,正面基本和亚历山大是一个模子的,未来机器战士造型。不过亚历山大头顶上的那个超高音,MAXX是没有的。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5
转过身去看看,很明显的,MAXX的后背要比Alexandria X-2要简单不少,单元被清清爽爽的装在了两个箱体里,没有X2复杂的构造和接线。看来次旗舰和旗舰虽然一字之差,下的功夫可不是多了一点半点的。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6
Dcs的Scarlatti,坛子里已经被介绍得烂熟的音源了,实物挺像精致的台式电子秤,单独的声音说不上来了,因为它的后面还拖着一些更可怕的怪物。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6
著名的audio note 的M10 Line电子管前级,两侧那两台分别是左右声道的独立电源,电源做得如此巨大,远远大过放大部分,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的,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器材要出好声,电源部分是多么的重要呢?

M10机壳的精工说实话挺一般,和欧博差不多水平吧,也就不拍细部了。当然了,它走的是以声服人的路线,卖相基本被无视。

引用一段原汁原味的M10 line的说明文字:The M10 Line is a Level 6 line pre-amplifier, developed for the best possible sonic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To this end, the M10 Line incorporates thermionic valve technology to produce the most accurate sound possible and has been brought to maturity through a development process we call comparison by contrast, which is currently unique to Audio Note.

说到电源处理,主人还使用了一台绝无仅有的重磅武器,看到它在哪里吗?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7
引用:
原帖由 t1174 于 2010-9-30 15:24 发表

紅色的是甚麼?


主人说,这个头子是经过专门加长的,主要是因为711原来的接线头没法和银彩的接头对接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7
711电源线似乎是不可换的,看来fm对自家的线材还是比较自信,不过这样会影响到下游产业了。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8
前面光鲜,背后也绝不妥协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8
加个时钟,又多了多少的线多少的钱?金宝这是什么型号?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9
南瓜开盘机粉墨登场了,对比试听的器材同样周边设备照顾的很周到,hifi发烧原本就是一件奢侈的兴趣爱好(当然包括金钱奢侈和精神奢侈两个方面的内容,不过在这个领域不完全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精神了,精神也会走到物质前面,不过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是万万不能了)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39
DCS的遥控器,飞利浦代工产品,DCS似乎并不在乎遥控和机器的外观搭配,顶级产品也会有山寨的一面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40
现场见到的音乐丝带出的脚钉,好像技术含量不太高啊,比较容易仿制,主人原本希望用在dcs转盘下的,后来试用后放弃。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40
如果说上个帖子里的亚历山大系统更偏于监听、偏于分毫毕现刻画的冷静、理性、锐丽和英姿飒爽倾向的话,这套系统就显得更饱满、温馨、甜润、芬芳,有一种优雅的贵气,但并不是以损失速度和透明度换来的这种特征。因为第一次挺dcs、audio note、fm三强组合,因此说不出是哪个品牌的音色在系统中占了更主导的地位,不过可以想见,此三杰应该都是不缺乏素质和味道。audio note的巨型胆前级M10的加入,或许在音色主导上功不可没。

分别试听了三套音源的效果:
南瓜开盘机,体积虽小,但似乎并不弱于studer的大型开盘机,只是现场的带子两个声道强弱差异很明显,所以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EMT986还是用的SD闪存播放小强老师录制的一段现场音乐会录音,音质是数字母带的水平,和亚历山大系统相比,这套系统的人声明显更具“肉”感、更有活性,更加饱满,更有血色,——男主持的嗓音更有磁性和胸腔共鸣,二胡的声音更优美、更具贴肤的感染力。

DCS的Scarlatti用sacd播放,前面的帖子已经提过,感觉即使数码和网络时代来临,sacd技术还是大大延伸了cd机这种音源的生命,在细节、动态、密度、声场、清晰度、透明度等方面,都要远好于传统的cd机——虽然音乐会现场的音色似乎并没有sacd表现的那么锐利和清晰(或许是国内的音乐厅还不够好,或许音乐厅的的字节清晰度原本就难以达到sacd的水平),但是sacd作为一类新型的hifi音源,确实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作者: 网站编辑    时间: 2012-1-14 11:40
个人感觉有点遗憾的是,此房间环境的音效处理似乎不如亚历山大系统的那位玩家,这里的室内空间比较方正,屋顶是四坡的,但没有做水平吊顶,因此室内屋顶呈覆斗状,这样的屋顶是比较容易引起声聚焦的,事实也是这样,在交响乐或者钢琴的某些低频,似乎有比较明显的声染色,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整体波段响应的平衡性,而对于人声或者二胡这样频率响应比较窄的声音,这种声染色就不明显。

试听的感觉是,房间对于音箱还是大问题,耳机就要省力多了

完,谢谢!




欢迎光临 立体声论坛 (https://stereosoun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