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论坛

标题: 向左?向右?关于不同版本之间CD的AB帖 [打印本页]

作者: ppk03    时间: 2015-4-6 21:58
标题: 向左?向右?关于不同版本之间CD的AB帖
本帖最后由 ppk03 于 2015-4-6 22:08 编辑

为了感谢校长的包邮门票,所以此贴首发中国立体声
我是一位CD唱片爱好者,也是一个爱乐者,无奈穷屌丝一枚,财力有限虽然手头CD不少,但是本着“性价比”的大原则,有不少引进版的CD~~~还有很多虽然是原版却是新版的CD,又因为经常听人说引进版的、新版的CD如何如何垃圾云云,碟少的时候还不觉得,CD多了后难免心中有个疙瘩,引进版的CD包装精致、做工精良的有不少,比如我买的很多星外星,肉眼望去丝毫不输原版,当然肉眼看不见的是另一回事了,为啥总是喷它垃圾呢?它真的垃圾吗?以前也偶尔也对比过几个抓轨,但由于缺乏系统一致性(比如抓轨就是完全不同的系统抓的),难以完全客观。
正好最近也巧,和山东著名发烧友裙子总勾搭上了(当然这个著名是相对而言的,和撒钱辉比就不那么著名了,233333),没想到他也是CD唱片爱好者,并且财力雄厚(至少比我厚多了),收藏有不少宝贝,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本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进行了一番AB,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对“性价比”有个交代、对星外星有个交代!

DUANG!

使用的系统配置:
音源:马兰士SA11S3  自制电源线(纯铜)
耳放:GOLDENWAVE AMBERII(过机线、电源线均为原配)
耳机:HD800 (原线改平衡,纽崔克4芯XLR头)
信号线:古河 FA-220配古河XLR 由高斯音响制作
墙插:cooper 8300w
全平衡输出方式

首先登场的是蔡琴民歌
我的是淘宝购买的由“点将唱片”出品的蔡琴民歌(以下均称A),裙子总提供的是台湾原版(非首版)的蔡琴民歌(以下均称B)
AB多轮、反复聆听的结论是声音完全一模一样,毫无区别。之后看了包装、CD盘面、IFPI信息、DJCD编码均一致,所以我认为这两张CD不存在区别,应该是同一个版的CD,可能在压制上有前后之别,但是声音上我是啥区别也没听出来。
至于CD本身的录音,这张碟有很多评测,在这里我就不啰嗦了。





接下来登场的是伟大的意大利歌唱家波切利
我的CD是淘宝购买的,正版星外星引进版,裙子总的CD是美国版的
很遗憾,和刚刚登场的蔡琴一样,还是一模一样的声音,我反复对比了很多次,实在没有自信说这两张CD的声音有所不同,2张CD都相当好听,人声和配乐相辅相成,一开声即能进入状态,星外星这张引进版的包装也十分精良,的确是属于优质引进版CD!相比美版而言,价格相当超值了!





第三轮登场的,是家喻户晓的发烧CD——蓝雨衣
我的是淘宝购买的星外星引进版,号称纯银特制、极度发烧再现!而裙子总的蓝雨衣则是美利坚头版,找了半天也没看见发烧啥的字眼。。。
这两张CD,不用花费太多的力气,就能轻易的听出区别,B盘声音结实、顺滑(这是重点),过渡相当自然,没有丝毫违和突兀之感,久听不累一切是那么的和谐,值得一提的是录音电平偏低,在流行乐中属于偏低的了。而A盘则完全不同,电平被拉得很高,配乐与人声完全脱节,一开声便汗毛倒竖、菊花一紧,乍一听动词大慈!高低起伏铿锵有力,仔细一听尼玛还不如乍一听,整个声音毫无协调感可言,显得支离破碎全无美感,我的娘亲,听这盘CD纯粹是在受罪,完全无法忍受,简直有砸机器的冲动了!A盘我给的评价是垃圾,完完全全的垃圾!钞票“多了黄浦江里了”)另外这张CD是透明的尼玛!对着光源可以完全看到CD背后的东西,所以所谓的纯银CD纯属放屁忽悠!如果是金属反射膜,哪怕是太阳直射,光也透不过CD更看不到CD后面的东西,只有CD-R之流才是透光的!由此可见星外星一样有坑爷爷的作品,好在此碟价格便宜,权当反面教材了。





第四轮登场的也算是张名盘了,夜莺小夜曲~~~
我买的是DECCA出品的新版CD,并非稀罕玩意儿,很常见价格也不高。裙子总的是飞利浦出品的半银圈,相比我买的是稀有多了,价格也相差10倍左右了。
同样经过仔细反复的聆听对比,发现两者虽区别很小但却依然可闻,B盘乐器的低频泛音更多,整体上会显得更有氛围,B盘的声音相当宽松、惬意,一样是久听不累且很容易使人沉醉其中。相对而言A盘的素质更高,乐器的线条感更明晰,解析要比B盘高一些,低频部分收得更快更干净,宽松感不及B盘,二者实际的区别很小,我也是反复聆听对比之后才发现这些区别,可以说很细微但是仔细听还是能确确实实地听出来。至于是追求宽松的听感还是素质更好的听感,就看各位自己的选择了。当然它们的价格可是差了不少的。我个人的观点是,2者声音各有千秋,按需而收,理性购入,至于说B盘秒A盘这种,还是省省吧,纯扯蛋蛋。





最后登场的,是阿巴多在琉森的马勒第二交响曲
A盘为我买的DG为了纪念阿巴多逝世推出的交响全集,B盘为裙子总购买的DG画廊系列的满银圈。
DG这个公司想必大家都熟悉,同样的录音,DG可以出N个版本,而且价格不一、声音也不一,属于让人又爱又恨的唱片公司,很会做生意。这次的声音对比也不意外,B盘的声音要比A盘好上一些,依旧不是很多,但是要比夜莺小夜曲那2张的差距更大(相对而言DECCA更良心?)差距是整体的,不过最为明显的地方,还是在于低频部分,B盘明显清晰大提琴的轮廓更为明显,而A盘则模糊了一些,而且B盘中有的敲击木棍之类的“小声音”在A盘中被抹去了,虽然并不影响整体(毕竟一部马二要1个多小时,交响又都是大家一块儿上的,细节说实话我认为没啥好抓的,主要还是抓整体抓感觉)欣赏,但是如果是一套十分贵价的HIFI系统的话,无疑两盘的差距将会被拉大,但如果是普通的回放系统,我倒是认为不必纠结也不必考究。在此强烈建议马勒爱好者和高端音响发烧友购入B盘,建议爱乐者和穷屌丝购入A盘(毕竟性价比)






裙子总还发我了另一张阿巴多指挥的勃拉姆斯匈牙利狂想曲,可惜我没有对应的新版CD,无法AB,为表感谢在此一提

这一次的对比暂告一段落,对于一套系统而言,好的源头是极其重要的,这个源头就是一张好的CD,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像辉辉、裙子这样的实力派发烧友,所以结合自身财力和系统的档次,买一些新版碟、引进版的CD也无不可,反而更具性价比。引进版的CD也并非全是垃圾,虽然有害群之马,但原版碟同样也有坑爹的存在,比如EMI的某些ADD转录CD也着实不敢恭维(我就不点名了,我还想出呢。。。。),还是得辩证的看待问题。

我不是很会排版,文字功底也有限,没有华丽的词藻、风骚的文风,耳朵也不是百试百灵的,所以还请大家谨慎参考。

再次鸣谢裙子总借出自己的宝贝CD,不过由于裙子总不喜欢把CD放入光驱抓轨(怕损伤CD),所以本次我没有上传客观的音轨文件让大家进行二进制分析,只能以主观听感来描述区别了。

暂时到这里,以后若有想到再行补充。
作者: lhxlzq    时间: 2015-4-6 22:00
先抢沙发再说~
作者: 曾经是九段    时间: 2015-4-6 22:01
顶下巨子,慢慢欣赏,谢谢
作者: lhxlzq    时间: 2015-4-6 22:17
2楼惊现野生撒钱辉
作者: ppk03    时间: 2015-4-6 22:19
本来想每张CD都写一遍听后感,但是想想这帖主要是AB区别,最后决定说重点比较好,毕竟现在生活节奏快,字太多浪费大家时间不太好,所以就都省略了~~~
作者: 拜倒红裙    时间: 2015-4-6 22:28
本帖最后由 拜倒红裙 于 2015-4-6 22:30 编辑

PPK总写的非常详实客观,我自己也进行过一些唱片的首版、老版与新版以及淘宝上高价刻录盘的对比,体会有三点,一是首版(老版)和新版的差异有大有小,特别是发行年代越近的盘差距越小,比如波切利那张。二是一些名盘的复刻版普遍会对音质做一些处理,比如安塞美的《皇家芭蕾》复刻版就把老版的炒豆声做没了,再比如阿淘的《细人》电平就要比首版高得多,个人感觉这种处理在非HIFI设备上会显得好一些,在HIFI设备上就显的过犹不及。三是不论是首版、老版和新版都与淘宝上的高价刻录盘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已经不仅仅在信息量,结项感等方面了,甚至改变了原盘的自身风格,比如《蓝雨衣》这站盘的刻录盘比起原盘声音明显偏亮偏冲,中高频能量感极大,让人很不舒服。最后再次谢谢PPK总提供让屌丝孝敬上海滩壕大爷的机会.....
作者: zq198166    时间: 2015-4-6 22:39
区别是有,我的疑问是区别是怎么产生的...?
作者: lhxlzq    时间: 2015-4-6 22:40
对于cd唱片来说一般的规律是老唱片的效果好于新压制的唱片,但是这个规律也只适用于部分cd上面比如穆特DG最出名的那张《卡门幻想曲》来说 现在市场上面卖的都是edc压制的,按理说pmdc的半银版本比起edc应该更加好听才是,但是经过AB两者区别很大 edc的版本第一首的小提琴的松香味和情感做了增强,而pmdc的唱片在我系统上小提琴则偏薄,孰优孰劣不可随便下定论。
作者: zxqzyj    时间: 2015-4-7 08:03
LL啊,经典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15-4-7 17:20
据说是最早一批碟的压片工厂最正规,什么厂房建造在避震弹簧上杜绝震动之类。。。片基厚度也比现在的碟要厚一些,也就是没有偷工减料。越后来越是偷工减料,声音自然不行了。
我以前写过一个帖子,关于如何用肉眼判断碟的压片质量。受发烧友追捧的首版碟,用我这个办法去判断结果都是完美的。
作者: 小东    时间: 2015-4-7 20:18
向左向右 自己选择  我选择向中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5-4-7 22:57
据说是最早一批碟的压片工厂最正规,什么厂房建造在避震弹簧上杜绝震动之类。。。片基厚度也比现在的碟要厚 ...
激光鼠 发表于 2015-4-7 17:20


你的帖子写在哪里?

谢谢
作者: jacky盖世    时间: 2015-4-9 11:26
楼主写得不错,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 968pst    时间: 2015-4-12 11:16
LZ身先士卒!学习了!
印象中原版声音最好,但是价格也不成正比贵了很多,就看自己权衡了!




欢迎光临 立体声论坛 (https://stereosoun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