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论坛

标题: 石井式听音室实践——客厅篇,完美收官,成果喜人:) [打印本页]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18 10:19
标题: 石井式听音室实践——客厅篇,完美收官,成果喜人:)
本帖最后由 ltgrboy 于 2016-8-31 13:16 编辑

本贴慢更,目前装修进行中,在确认没有被搞砸之前并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谢谢。

最近搬家,事前和家里商量决定客厅用作听音室,由于是精装的房子,本来没想多折腾,但重新翻阅石井式听音室连载和极品AMATI先生的分享贴(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ewthread.php?tid=6292)、再次认识房间重要性以后,又闲不住了……

于是各种发帖咨询请教,最初的方案是处理一到两面墙,用简单的软木或弱吸音材料控制下残响完事,但想得太简单,这样会造成频段吸收不均,没有计算的处理会事倍功半。第二个方案是整墙空腔+吸音板,然而空腔不到一定厚度即便用玻璃棉也无法做到全频段吸收,更别说因顾忌健康而使用聚酯棉(较玻璃棉对低频吸收更差),再次枪毙。期间去客厅简单测过一次,频响马马虎虎,残响由于没放东西直接1秒以上了,由于是客厅,信噪比也不理想,思来想去不处理还是不行。

最终,我还是决定在开放(且不对称)空间尝试一把石井式设计,支持我的理由是:1.石井式设计的理念是全反射全吸收,通过间隔分布来实现均匀扩散,这就有别于“前硬中吸后扩散”那种需要全局通盘考虑的处理方式,即便只处理局部墙面犯错几率也较低(我的一厢情愿),SS杂志连载中有一篇便是只处理天花板的操作。2.AMATI先生在他的帖子中谈到,参照石井式处理后的听音室,声音清晰且优美,虽然无法照搬材料及公式,但最大程度的接近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此外,他家中卧室、书房的天花板均采用相同处理,获得了非常优美的音色。3.AMATI先生将其操作方式和使用材料和盘托出,施工难度也不大,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作者: 临海菜鸟    时间: 2016-7-18 10:22
恭喜兄 有一个专门的听音空间 等看结果 图片
作者: 上海君子兰    时间: 2016-7-18 11:02
玩房子才是终极发烧~顶!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16-7-18 15:25
等待继续更新
作者: yamuling    时间: 2016-7-18 18:21
哈哈,未来也准备作死一把,不知猴年马月,先学习了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19 09:22
依样画葫芦也要有的放矢,认真翻阅了石井先生光于装修的那两期连载,结合AMATI先生的实际做法,确定了最终方案。AMATI先生使用的是60cm吸音板、90cm红雪松的间隔搭配,覆盖5个面,地面用玻化砖。我大致算了下,整体吸音面积在30%左右,由于那是容积超过300立方的超级大豪宅,吸音做多点能控制好较长的残响。结合自己蜗居小屋的情况(4*3.6*2.6,旁边有个连通的差不多大小的饭厅),我采用30cm吸音板和75cm雪松木的配置,将整体吸音面积控制在20%左右,空腔的情况是前后10cm,左右5cm,天花板5-20cm不等(配合原吊顶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过程中,其实非常纠结,由于客厅的不对称布局,前后墙(客厅常规长边摆放)全处理没问题;左墙(阳台面)能处理的墙面为1.7米(阳台移门的左右两面墙相加),其余为玻璃门强反射(拟用厚窗帘补救);右墙(半开放面)能处理的墙面差不多也是1.7米(与后墙相连的半面墙),其余开放处基本可视作强吸收。因此,如果吸音面积过多,由于右墙反射不足可能导致过吸,反之若吸音面积不足,又达不到良好的声学环境,最后还是遵循每面墙20-25%的吸音面积准则,不刻意补强,以均匀分布的方式减少犯错几率。


作者: 1m/s    时间: 2016-7-19 11:41
LL!小工前来报到
作者: scofildshin    时间: 2016-7-19 21:40
说一句,别太去死板于石井式,会进入误区的。

这类居家用房间本身就不满足石井式房间理论的基础标准。 这类还是更适合用普遍的理论去做墙+天,之后用辅助调音板,等来调整结像即可。

但死板于一些看到的理论,很容易出问题的。

当然 最后,还是享受自我折腾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hadsid    时间: 2016-7-19 21:58
厉害!期待装好后的听感!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0 00:17
说一句,别太去死板于石井式,会进入误区的。

这类居家用房间本身就不满足石井式房间理论的基础标准。 这 ...
scofildshin 发表于 2016-7-19 21:40



    Sco兄所言极是,主要还是喜欢折腾。石井式首先对房间比例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对高度是有近乎苛刻的标准。做这个主要也是想改善音色和残响,深知对其他声学特性、音响要素的作用不大。考虑到石井连载中确实有一期节目也是形状不太好的房间仅处理天花板而得到不错的效果,因此才最终决定放手一试。
作者: scofildshin    时间: 2016-7-20 10:40
回复 10# ltgrboy


    确实,混凝土房间的残响时间是个非常大的问题。用木夹层复合处理后,残响和波频会好很多。 不过因为不对称性,所以还是建议后期用木调音板来做喇叭反射波与结像中心位置的调整。可能的话,还有聆听位后方的定在波处理也是需要注意的。

期待兄完成装修,导入喇叭听到不一样的效果的感受。 加油
作者: 人间蒸发    时间: 2016-7-20 10:46
回复 1# ltgrboy


   持续关注中,L兄大动干戈了。。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0 11:38
本帖最后由 ltgrboy 于 2016-7-20 13:05 编辑
回复  ltgrboy


    确实,混凝土房间的残响时间是个非常大的问题。用木夹层复合处理后,残响和波频会 ...
scofildshin 发表于 2016-7-20 10:40



   嗯,兄说到的正是后期需要烦恼的问题,右边开放空间的反射点怎么补救,后墙的驻波如何用道具处理,任重而道远:)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0 13:38
本帖最后由 ltgrboy 于 2016-7-20 13:39 编辑

吸音比例决定以后,就是材料的选购,品牌可私下交流,聚酯吸音棉(32KG容重)和聚酯吸音板都是网上搞定的,雪松木由于老婆要确认实物颜色跑了次九新市场,真是又热又拥挤,还好选到了中意的款式。补一些材料图,吸音板似乎忘拍了,驼色,待上墙就能看到。

此时托JOLLEE先生帮忙终于联系到AMATI先生本人,立刻详细咨询了一些细节问题,决定将天花板的吸音面积进一步扩大至40%。要特别感谢AMATI先生热情又耐心的解答,没有他的成功经验分享,不会有本贴的挑战与实践,谢谢!








作者: bthans    时间: 2016-7-21 17:51
支持空间处理。雪松木用的比较多,可能需要留意雪松木下加空腔的吸音频段。开放空间可以另外制作一个吸音体放到虚拟第一反射点。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1 18:38
支持空间处理。雪松木用的比较多,可能需要留意雪松木下加空腔的吸音频段。开放空间可以另外制作一个吸音体 ...
bthans 发表于 2016-7-21 17:51



是的,声场若想尽可能规则的话开放面第一反射点一定要补救。

关于吸音频段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石井先生的思路,不一定对。他在连载中曾提到,吸音板间隔的布置作为开口处是让长波长低频进入,实际上由于衍射效应整墙的吸音棉都会起作用,这样就达到低频段吸收面积大而中高频段吸收面积小的目的(中高频只有吸音板吸收,木板则多是反射)。由于吸音材料对低频的吸收能力和对中高频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通过开口处大小和数量以及总体吸音面积来控制全频段的均匀吸收,至于到底什么比例能均匀,石井先生于是给出了针对不同音乐类型的吸音面积,即总开口面积。
作者: 沈阳姜兵    时间: 2016-7-23 13:30
抓紧时间啦,JBL高音头要没了。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5 10:07
更新进度,墙面的木板都已铺设完成,接下来是上吸音板以及天花板的作业。声音已有可闻变化,但不到最后完成,尚不能确定好坏。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5 10:08
抓紧时间啦,JBL高音头要没了。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16-7-23 13:30



   嗯,多谢姜版提醒。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6 16:57
完工。等正式入住了测数据,向大家汇报声音情况,这几天暂时没啥好更新了。

作者: gmlsy    时间: 2016-7-29 09:56
帮顶,楼主能够多上些图片,详细说一下装修的工序。谢啦。
作者: 上海君子兰    时间: 2016-7-29 10:13
另外说一句,选用木板特别是墙面和你挂面之间的那层木工板,一定用大牌子环保板!这种木材甲醛超标的太多了,被坑就完了。我现在听音室进去都辣眼睛,真坑!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9 12:38
帮顶,楼主能够多上些图片,详细说一下装修的工序。谢啦。
gmlsy 发表于 2016-7-29 09:56



   这个装修其实很简单,木龙骨横竖打两层,塞入棉,然后直接上吸音板和实木扣板,枪钉+胶,普通装修师傅都会弄。关键在于龙骨要打牢,间隙不超过40cm,棉要认真塞满塞平,木板和吸音板接缝处认真处理,最后墙插和开关记得做出来,其他就没啥啦:)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7-29 12:42
另外说一句,选用木板特别是墙面和你挂面之间的那层木工板,一定用大牌子环保板!这种木材甲醛超标的太多了 ...
上海君子兰 发表于 2016-7-29 10:13



   不建议挂面和棉之间再用木工板(尤其是吸音板和棉之间),这样吸音棉的效果会打折扣。我都是直接上墙,很简单,当然为确保牢固龙骨的间隙要控制的小。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8-31 12:52
本帖最后由 ltgrboy 于 2016-8-31 13:13 编辑

更新一些测试图片,均为左声道(靠阳台端)数据。

频响


瀑布图


RT60


瞬态响应


房间曲线与单元曲线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8-31 13:12
本帖最后由 ltgrboy 于 2016-8-31 13:14 编辑

时隔一个多月,终于可以来谈谈这个房间的声音。作为一个半开放式的客厅听音空间,我目前对房间声音总体是满意的。

从测试数据上可以看出,100hz以上的各项数据都非常漂亮,瞬态收的也很快,间接声几乎不会有大于甚至接近直接声的情况,我看过一些铺满声学道具的房间数据,也未必有这间好,更何况客厅有一些先天的不足在。

重点谈谈100hz以下,房间小和音箱贴墙放置当然是最主要因素,但石井的处理是能够缓解这些因素的,之所以在我这处理得不理想,一个是因为不敢用吸音频段更低的玻璃棉,一个是箱子本身低频量感是偏多的,此外吸音面积的计算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果能对100hz再向下修正5db,那整个频段都会非常优秀,现在我主要靠FOOBAR插件的数字修正(EQ或DRC),石井先生曾提到过使用金嗓子DG系列解决小房间的低频隆起问题。

然后是高频段,高频段比较单元本身的曲线,仍然会在最后有一些衰减,造成这一情况也有两个因素,号角的离轴响应较差,以及壁面的反射还不够坚硬。这里要重点提示对石井式有兴趣的朋友,对反射壁的处理如果有条件还是应该做多层、加厚处理,单块实木扣板的反射能力不足以达到全反射(接近)的目标。

最后说说实际听感,尽管是开放式客厅,但房间的底噪仍然很低,残响控制很棒,声音清晰并富有汁水,定位感也相当不错,虽然箱子贴墙放置,但由于较好的吸音处理,纵深感还是可以轻松得到。这样的听感无需在房间内堆积过多的物品,只是简简单单一对音箱,一些器材和一张沙发,实现了简洁美观又好声的目标,视觉和听觉都得到了愉悦。
作者: 修竹    时间: 2016-10-12 11:41
上金嗓子DG系列吧,太棒了
作者: ltgrboy    时间: 2016-10-12 16:53
上金嗓子DG系列吧,太棒了
修竹 发表于 2016-10-12 11:41



确实很心水,然银弹还不够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6-10-23 02:18
月底等看您視聽室改造的總結陳詞,謝謝
作者: zcm9    时间: 2019-4-3 13:13
认真学习




欢迎光临 立体声论坛 (https://stereosoun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