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机] 看了之後兩個字(第123集)---- Just Arrived!中國大陸第一對,日本TAD E1TX登陸上海

[复制链接]
15#
发表于 2019-9-9 14:33 | 只看该作者
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4:25 | 只看该作者
這套E1TX揚聲器與M1000后級放大器的開聲,將在本周末舉行的Grand Prix上海國際音響展上舉行。上個月臺灣音響展上的開聲,已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想再次聼聼看,再次確認一下,這套有爆款潛力作品的聲音如何,我們周五現場見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4:22 | 只看该作者
其實M1000的輸出功率與M2500一樣,也都是D類,但價錢卻便宜一截,爲什麽呢?原來M2500的機殼是CNC製成的上下兩塊,抑制震動效果比現在的M1000金屬板拼裝的更好,而M1000的開發初衷,是能夠與同樣外觀的D1000唱機和DA1000解碼進行匹配(外觀一致),以較低的價錢,搭配E1TX作爲套裝銷售

這是官方發佈的兩機照片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4:21 | 只看该作者
最後需要説明,M1000后級在現場也見到了,不過沒有打開示人,還是裝在原包裝裏沒有拆開的模樣,我只能拍攝這張紙箱貼紙照片

M1000是最新的立體聲后級放大器,采用全對稱全平衡結構,徹底追求D類高效率放大技術,500瓦/4歐姆,使用4個33,000uF高容量定制濾波電容,兩個1000W變壓器,可以變成單聲道Bi-Amp連接,連接一個揚聲器的高低音接綫柱,據説特別的頂級型號脚釘設計與喇叭端子也很特別,很遺憾沒有見到實物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3:12 | 只看该作者
我將沒有完全煲熟的E1TX揚聲器初試啼聲錄製下來,供各位聆聽,這對揚聲器我在臺灣音響展上已經聽過一套開聲,聲音素質很不錯,聽起來既有小喇叭的躍動感,也有大揚聲器的低頻量感,目前國内定價還沒有確認,日本定價為220萬日元一對。臺灣定價96萬新臺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7144104

https://weibo.com/u/2405635027?profile_ftype=1&is_all=1#_0

TAD E1TX 揚聲器規格
  ● 形式: 三路四單元低音反射落地式
  ● 低音單體: 16cm複合材料振膜
  ● 中高音單體: 9cm鎂金屬中音振膜/2.5cm鈹金屬高音振膜
  ● 頻率響應: 29Hz~60kHz
  ● 分頻點: 420Hz/2.5kHz
  ● 最大承受功率: 200瓦
  ● 靈敏度: 88dB
  ● 阻抗: 4歐姆
  ● 重量: 46公斤
  ● 尺寸(寬高深): 350 x 1215 x 512 mm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2:33 | 只看该作者
現場并非使用M1000型后級驅動(理由最後你會看到),而是使用C2000+M600前後級的表演,就在揚聲器抵達淘樂音響次日,從運輸箱中拿出來,開聲僅僅幾個小時后,我進行了首批觀衆聆聽,我在同一個場地聆聽過相同的放大器驅動ME1,我的感受是,聲音要比ME1更爲厚實與安定,聲音的平衡感被良好地反映出來,ME1由於箱體尺寸和單元配給,無法重現出的低頻域開始豐滿,ME1追求的中高頻特色有所收斂,彌補上的是低頻段的流暢感,完全與ME1小音箱不同的大喇叭質感


9#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1:53 | 只看该作者
箱體的製作,是我曾經拜訪過的TAD揚聲器工廠坐在地,距離東京不遠的山形縣天童市出名的天童木工擔當,據説需要三個禮拜十五道工序,單單最後的烤漆就要七道。箱體采用樺木膠合板框架配MDF面板,裏面還有4毫米金屬板,做成三明治結構減少箱體共振,前障板寬度比ME1更窄,深度則更長,原本完全垂直地面的ME1揚聲器,現在考慮到更好的時間相位一致而向後傾斜3度,而且有一個細節很重要,三個驅動器中,低音傾斜設置,只有CST中高音依舊垂直地面設置,這樣做的目的,是保持同軸發聲傳遞到人耳的指向性,另外,背板高於前障板,形成翹頭的外觀特徵





8#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1:3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出現在CE1書架箱上的ADS(Bi-Directional Aero-Dynamic Slot)雙向低音氣動反射槽,最新的改進型搭載在E1TX上,爲什麽說是改進型?因爲他們將方型孔改爲圓形,而且專門搭設風道讓内部氣流只能從前方與後方的縫隙中排出,普通的反射孔設計會形成氣流噪聲,左右不對等等情況。這樣的ADS開口,每一個揚聲器左右各有一個,能夠達到左右對稱的目的,所以揚聲器沒有左右之分。在ADS外面的,像防塵罩遮住一個單元,實際上是一塊4公分厚鋼板蓋住風口,我敲過很厚實,而且必須要螺絲刀才能取下來,我覺得這樣的設計,也有加重底盤增加穩定性的作用

7#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1:36 | 只看该作者
分頻器設置在揚聲器下方的獨立空間,避免箱體内部聲波影響元器件,也最靠近接綫柱,他們將中高音與低音單元的分頻網絡完全分開,避免干擾。E1TX有一個底座附送,這是由15公分鋁金屬切削的製品,底座與音箱直接的結合是樹脂夾層,有效化解震動,脚釘部分是前二后一,儘管你在圖片上看到是前二后二,實際上,第三點支撐在背後支撐條的中間,那麽后支撐柱的左右兩個角錐是幹什麽用?實際上是刻意設計的防止傾倒設計,因爲日本地震頻繁,廠家考慮周到

請注意,因爲還在調整擺位,圖片上是脚釘和墊片還沒有安裝完畢的情況,實際安裝時,需要擰上脚釘并在下面加上墊片




6#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1:33 | 只看该作者
低音單元使用了兩個16厘米直徑的MACC (Multi-Layered Aramid Composite Cone)多層芳綸纖維複合振膜,外觀看上去是編織狀的,重量輕韌性強,因爲負責頻段有所延伸,所以是特別為E1TX進行優化,照例使用LDMC (Linear Drive Magnetic Circuit)磁路,提高磁隙中磁通密度的均等度與分佈對稱性,實現線性驅動能力,另外,據説音圈套筒采用金屬鈦為材料,加强散熱性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6-7 16:24 , Processed in 0.0474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