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会] 《你更喜歡哪一個?》(第77集)——世界是靜電的,靜電是T2的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3:33 | 只看该作者
沒有用平衡線試過T2和BHSE,我知道論壇上各位大燒是不會放過我的,所以我只有厚著臉皮請T2兄幫忙接駁一下聽聽看,實際上要在這麼狹小的空間內進行換線作業,是非常沒有人性的,一個是人如瘦皮猴一樣靈活,手指粗大如三浦孝仁先生的肯定不行,第二還要有人在傍邊配合,有人抽拉有人扶機器,我以前還以為像我這樣在喇叭旁邊放冰箱的已經算艱苦的發燒友了,到香港來一比,我真的是弱爆了,完全體會人家在小空間裡如何合理運用空間的真諦。

我請T兄幫我接駁了兩次線,分別是瑞士GOTHEM的專業線,以及美國STEALTH的V10民用線,後者價錢昂貴,1M的平衡線要13,000美金。T2還是能夠比較清晰地辨別出兩條不同線的差異,我想說說平衡下的T2+OMEGA聽感,實際上沒有特別大的驚喜,並沒有那種換上平衡線之後聲音三級跳到九霄雲外這樣的聽感,我反倒在思考是平衡線接上去好聽還是單端上去好聲的問題。

平衡接駁下的T2+OMEGA在透明度、力度、音場的橫向兩側打開程度上均有明顯進步,熱情似火的火氣被減了下來,聲音變得更有分析力與大氣,但我不知道是否是因為與原來的ODIN單端線相比有級別上的差異,所以聲音不算很好聽,顯得有些單薄而不耐聽。在BHSE+009上,平衡線的接駁倒是比較正面的,有提升音響性的作用,卻沒有變得不耐聽。

DSC05184.JPG (124.67 KB, 下载次数: 187)

DSC05184.JPG
42#
发表于 2015-3-13 13:54 | 只看该作者
AWL!!厉害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4:04 | 只看该作者
作為都是頂尖系統家族裡的兩套經典之作,STAX T2+OMEGA及HEADAMP BHSE+009都將被發燒友銘記,他們所呈現出不同美感正是不同能夠年代和聲音美學下的產物,當然也受到當年技術條件的制約以及至今的老化過程的影響,這些音響製品的聲音產生了這樣那樣的變化,但都不會減少我對他們的好奇心與欣賞力。它們都是相當傑出的製品,可以說是STATE OF ART,讓我在聆聽時還能體會到聲音以外的東西,如果你問我,小張,兩套系統你會更喜歡哪一套呢?我想我的決定不會猶豫,勢必是T2+OMEGA組合,因為這是給你感動的組合,能將所有的熱情傳輸到你身上的魅力。

但是,我想也向各位看了我的文字蠢蠢欲動想收T2+OMEGA的朋友潑一盆冷水,狀態,可遇而不可求,我聽到的這套組合,聲音不錯,但拿之前1XX號與3XX號耳機差異明顯的例子出來說您就明白我有多好彩了,其次,T2的熱力非常驚人,我試過只開機十五分鐘左右,機頂蓋就已經滾燙而無法放上手掌,這樣的熱力,對任何電子元器件而言都是噩夢,沒有維護本領請即刻繞道,國內有能力維修T2的師傅不多,別越整越壞就燒高香了。不過,如果你像我一樣,收到邀請卡,可以有機會聆聽它們的鳴放,請一定珍惜機會,一定要去聽一下,因為它們與你聽過的所有STAX不同,截然不同。

DSC05041.JPG (123 KB, 下载次数: 188)

DSC05041.JPG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4:13 | 只看该作者
後面的試聽就更有意思,更接地氣了,我們往機架上搬運其他兩部耳放,VAW 8PS與STAX 727A,這是相比T2與BHSE另一個輕量級別的製品,硬要放在一起比較無疑是自找苦吃,我後面的聽感也驗證了的我的判斷。

先說你們很想知道的VAW 8PS吧,我聆聽了在平衡線接駁下(堅持用平衡的理由,是因為我試過8PS平衡與單端差距明顯),它與BHSE的區別,我相信這也是您很想知道的,到底以性價比著稱的8PS有無辦法撼動BHSE,就我的聽感,聆聽包括STAX兩張唱片以及其他錄音唱片之後,答案是不能,依舊有差距。

小張的這台8PS已經是“原廠”升級過部分電子管的機型,與BHSE的差距(在使用009耳機的前提下),主要體現在其全面性和驅動力上,在BHSE上能聽到被翻江倒海完全控制住的009之聲,它深沉卻又不缺乏細節力,當你以為它只能武的時候它卻又能文給你看,我播放了《獵人》的第二曲,體現躍動感的橋段,我以為8PS能夠將其彈跳力和質感很好地體現出來,但BHSE的上場卻讓我吃了一驚,可以說不單單是建立在某一個方面的優勢,而是全面的提純和驅動力增加,雖然在韻味感上不如8PS,但音場拉長,細節更豐富,樂器打磨得形體更明確,讓人觸手可及,這樣的聲音表現,是有說服力的而且很難讓人拒絕的參考之聲,相比8PS來說,它至少在音場、細節與樂器形體上有明顯的進步,聽完之後我也只能感嘆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DSC05074.JPG (149.68 KB, 下载次数: 186)

DSC05074.JPG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7:19 | 只看该作者
T兄也發表了自己對8PS的看法,這也是他第一次聽到葉立先生的8PS作品,聽得也相當認真,可能真的是“別人的老婆好”的緣故,他覺得8PS不錯(主要是不要傷害俺幼小的心靈),我倒覺得他的BHSE更LL。我將他寫在其他帖子裡的聽感匯總過來,請對比觀看:

8PS 逗留時間沒多少了, 比較就出不了, 但可以就一點點感受.

說到國內生產的 HIFI 器材, 尤其是比較早5至10年的, 沒聽過下多是估計是味道形機, 不是就是那些無間道機, 也是形體大的機器. 說真, 我並不有太大期望. 事實是早年張版出席香港耳機大會時我可能贈聽過一耳, 但比較記得大約是黑色的777. 事實是在耳機大會要好表演真是十分難. 今日, 多謝張版熱情的遠道而來, 還特別拿8PS 來留家贈聽, 還真是天大的喜訊.


現在, 8PS 大約只開了1.5小時, 我還是在暖機中, 放一些 ACG 音樂中, 今晚會聽多一次張版留下的兩張 STAX CD, 之後可能在T2 多聽一次. 不過, 至少可以感覺數個方面, 一, 8PS 的確十分大力, 比BHSE 和 T2 也要大力十分多, 還好不至衝, 第二是和所謂國產機十分不同, 明顯是有活力的聲音, 速度快, 但有點直白, 第三是信息量叫到位, 對比T2 當然會來得少, 但對一般而言已經是十分足夠. 尤其是8PS 當年配合的是007和404.

今晚的 SETUP 回到第一天一樣, Accuphase DP800+DC801, IC 是 RCA (ODIN) --> 8PS, 耳機是 Stax Omega 1XX. PC 是 Stealth V10 Pre. 如此配合的確有點不對路, 但主要是拿手上比較好的試一下. 的確, 靜電耳機系統是不可亂搭, 一點不對路就會出亂子, 8PS 如此, SRM-T2 也如是. 但, DC801 是"反相" 的, 用RCA 是比較保險的底線. 至於用V10 PRE 而不用V12 UNV, 和配 Stax Omega 1XX 而非 SR-009 就是和8PS 的特性, 之後希望可以說明一下.

現在在聽張版那張人頭錄音, 這CD 之前在SPK 上聽不是十分好, 說真, 前 4 TRACK 的位置完成是錯的, 來到 8PS 雖真明顯透明得多, 十分多細節出來, 但一個十分奇怪的是, 好像沒有了前方, 但左右和後方的定位的確出色. 另外就是, 8PS 的確沒有多少染色, 說真, 這我個人不太喜歡, 因為如果張張CD 也錄得如這些 STAX CD 好當然沒問題, 但我大多CD 錄音也只是叫可以入耳. 那就真是個大問題, 其實, 是OMEGA 1XX 已經是好了, 如果是009 或是OMEGA 3XX, 大約我立即發文罵娘!


說真, 8PS 的實力也是比較強的一種, 力量大, 速度快, 而且除了不明原因前方感覺問題(我其他CD和第二張 STAX CD 反而不感有問題), 也叫是有立體和場景感, 8PS 的確和想像中國產機十分不同, 特出得多. 而且, 直白型音色, 雖然我不喜歡, 但也十分多燒友喜愛, 也說, 音色其實也易於處理. 但我可能 RECOMMAND 嗎? SORRY, 8PS 本來就非量產機, 可以比T2 更難找到. 你找得到嗎?

最後, 補回一下用線問題, 之所以用 V10 PRE, 其實是和 BHSE 一樣, 為了保持速度下減去一點力量. BHSE 各 8PS 一樣, 缺少了 T2 的"肉地"內涵, 加上ODIN 的衝力熱情, 其實本已是十分壞的組合. 另外 DC801 也沒有強化下, 改用V12 可以認定一定會衝. 但就是不明原因, T2 反而可能要一點衝力.
投降,張 stax cd track1 用上 T2 也不能打開前方。



DSC05163.JPG (107.61 KB, 下载次数: 180)

DSC05163.JPG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8:12 | 只看该作者
不過我依舊存著一個遺憾,這次在T2/BHSE等耳放上聆聽了OMEGA/009圓形振膜耳機,但是對於跑道型振膜的下級機如404之類,就遺憾沒有試,實際上我是帶了SR-404過去的,但誰知這付404不爭氣,只開聲了一會就出現了左右聲道偏音的情況,很遺憾地被拿下雪藏,否則我倒可以試驗下,被完全驅動狀態下的404是什麼光景,但遺憾就是遺憾,讓我徹夜難眠。

STAX 727A耳機放大器,是非常有性價比的選擇,EV版主告訴我在日本全新只要幾千塊人民幣,我覺得非常超值,尤其是這次在對比聽過727A與其他貴價耳放之後,我反而越發為727A的高性價比起立鼓掌,727A作為日本版的晶體管當家耳放,體態輕盈,碼子小巧,便於攜帶,卻能夠鳴放出中規中矩的甜美聲音,要一定的解析力,它有,要一定的動態,它有,要一定的飄逸感,它有,要一定的纖細感,它肯定有!當然,如果你從壓榨耳機聲音的角度來看,727A只能屬於標準配置的聲音出力,不能讓你聽到澎湃的音響感,沒有沁入心脾的溫暖感,但在音響性與音樂性的綜合拿捏上,卻又是得分極高者。

這是非常正規的原廠聲音,沒有暖聲電子管的染色,沒有大型驅動力的加載,卻可以透露出純淨自然的傾瀉力,讓你的聆聽變得安靜並具有氛圍感,簡簡單單就可以聆聽音樂,這就是原廠STAX的匹配性魅力所在吧。

DSC05171.JPG (122.19 KB, 下载次数: 184)

DSC05171.JPG
47#
发表于 2015-3-13 19:42 | 只看该作者
手机低头边走边看了一路,停不下来!也问下校长8ps的管子搭配情况
48#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20:10 | 只看该作者
就網友提出的問題,小張之前在其他帖子中憑著記憶進行了回覆,現在一起貼過來匯總:

驱动力来说T2是塞拉炯,没有甚么悬念,跟着很多相关的问题也就基本可以推测。所以我唯一的问题是想知道OMEGA在T2下的音色细致程度如何。
anderson 发表于 2015-2-13 17:33

安德森先生,新年好!

您提出的問題,一看就知道是行家裡手,非常錯課一時間難以回答,要仔細聽過先得,好在這次有充足時間進行聆聽,可以正面回答您的提問。

T2實際上並非那種聽上去HIFI性強的張揚之聲,它與Omega的搭配堪稱絕配與經典,T2在細膩度上,我與現場的幾款耳房相比,都有勝算,我覺得T2聲溫暖飽滿,細膩鬆弛,你說大奧細膩不?如果大奧細膩,那麼聽T2組合也有那種自然細膩的傾向,請注意,細膩有厚於薄之分,有些是線條感的骨感細膩,還有些是厚潤的彈性細膩,T2勢必屬於後者了,T2不是小家子氣的聲底,而是舉重若輕的質感,在自然細膩度上,完全交足功課。

看到您自己的頭像沒?T2在表現這樣的音樂類型時,是絕對的強項,它可以讓弦樂的質感充分地散發出來,讓聲音變得極端的鬆弛,也是因為其有著化骨綿掌般的太極驅動力,才讓它有這樣的柔性表現,達致頂級的柔軟度於細膩感。

不知道您對此回答是否滿意,謝謝

从驱动力,素质,乐感来说,bhse和t2同样推009,各有什么优缺点呢?
可以的话,就电声乐,及飘渺系的女声说明下。。谢谢。
ev2638914 发表于 2015-2-13 15:56

Ev版主新年好,今天將由我在大年初一的早晨為您一一回答有關T2的提問,您的提問有些多,希望有些耐心,謝謝。

對比的機種是BHSE和T2,使用009耳機,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優缺點:

驅動力:兩者可謂都是擁有四隻EL34作強力放大輸出的耳機放大器,一般使用這樣的配置,都可以達到8歐姆35瓦驅動喇叭了,我覺得兩者的驅動力是在一個水平上的,可謂旗鼓相當,您聽過SONY D1,我可以打個恰當的比方,T2就好像是索尼陣營的D1的驅動力,你不覺得那種延伸很強的透明,但是卻飽滿甚至充滿樂感,而BHSE就好像更偏現代聲音一些,要透明和中性一些,但絕對不是Scd-1那種完全張力毫無樂感的聲音,雖然是美國機種,卻沒有肌肉膨脹和粗獷感,依然是高級貨的通透自然和細節豐富,不得不稱讚。

素質:這是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什麼是素質???如果你論HIFI性,解析力,透明度,兩端延伸,聲道分離度等等元素,那我說實話在聽T2時完全沒有關注,嗯,是的,T2有本事的地方,就是讓你戴上耳機就忘記所有這些HIFI元素,只有音樂!所以,我猜素質上BHSE會佔優,但要說明的是BHSE的素質絕對不是駭人聽聞的那種,而是高級機有文化的那種,T2的素質相對其他的STAX耳機放大器,應該不會遜色,但如果相比現代的S牌放大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弱一些,因為是不同時代的產物,就好像仙人兄所說,不是人家不肯做,而是當年做不到。

樂感:毫無疑問,在樂感上是T2更流暢一些,反觀BHSE比較中性一些,如果你不像我一樣進行A/B對比,那麼你肯定覺得BHSE已經算很有效的驅動和配合了,但是,我覺得聽過T2後仍有念念不忘的,就是其在做到非常非常非常鬆弛的情況下,給你那種真實的樂感,就是發燒友經常說的不會缺乏音樂感情的耐聽性,一種類似於STAX熱情的東西在蔓延,這是在BHSE上無法體現的,BHSE所表現的音樂感更為纖細和顯微鏡化,是那種漆黑背景下的弱音符號,與質感強烈的STAX有所異趣。

您還有兩個附加問題,是我平時不聽的,專門為你聽過來說說看:

電聲乐:就是ACG音樂唄,我告訴您,其實這樣的新時代音樂,在T2上不算其強項(這句話的意思是,當然您拿來聽完全可以,我也相信比007與7x7耳放要色藝),但由於T2耳放的強大輸出與寬鬆的聲音特點,所以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是,我依然推薦您用BHSE驅動,可以體現其現代聲的對味。

飄渺系女聲:BHSE與T2都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優點,T2是人情味豐富,聲音有彈性,喜歡厚度的人會中意,而BHSE是屬於背景漆黑,弱音細節豐富,音場寬闊有控制力,一句話,對味就是了。但我也請教了T兄,他反而不推薦你買BHSE,為什麼?詳見我之後會寫的T2專題文章吧。

看来和大奥是殊途同归啊.
恭喜校长跻身听过T2,欧米伽组合的一类人
chestnuts 发表于 2015-2-19 09:38

的確如您所說,英雄所見略同,在我聽到T2+OMEGA一開聲也著實吃了一驚,怎麼會有首次聽大奧的感受?!

T2組合與大奧組合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非常寬鬆非常鬆弛,鬆弛到什麼程度?就是你會不知不覺扭大音量,因為聲音太自然了!

而且在扭大音量後你會驚訝地發覺聲音絕對不吵反而非常飽滿,不像某些不耐聽的機種,在扭大音量後就會很雜很吵,T2組合完全沒有這樣的印象,大奧也是,我想,這應該就是夢幻旗艦組合的魅力吧。

謝謝

DSC05172.JPG (130.99 KB, 下载次数: 178)

DSC05172.JPG
49#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20:14 | 只看该作者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我與T2+OMEGA共聚的時光就這樣要結束了,雖然不再同一個城市,但熱情的香港燒友還是給予小張機會,給我派發了邀請卡,讓我能夠得以一次過見識這樣名貴的旗艦級上古神器,雖然我從遠方幹來,還在火車上睡了一夜,但當我聽到這套組合開聲時,我意識到這樣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這套組合沒有讓我失望,恰恰相反地,是超越了我的預期,我以前以為是剛硬的聲音,實際上不是,那是熱情的聲音。

能夠見識T2+OMEGA要感謝香港的耳機金主,花費不菲從國外將經典銘器收入囊中,讓我們這些窮苦工薪一族能夠得以品嚐到魚翅燕窩羹。這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美味之聲,我相信今次的試聽會補上我對STAX聲音認知的重要一塊,我也將為此自豪,我也算親耳聽過T2+OMEGA的一小部分幸運兒之一。

DSC05197.JPG (123.54 KB, 下载次数: 186)

DSC05197.JPG
50#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20:2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能夠在同一場合見識到BHSE放大器,對我來說,又是另一個驚喜,能見到一部機已算幸運,一次性見嗮兩部,這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BHSE的分體設計與T2類似,據說在線路上也有一定的借鑒,被稱為BABY版,但聲音上依舊顯示出不同的存在,毫無疑問,BHSE也是非常優秀的靜電耳機放大器,無論從HIFI性還是音樂性方面都不遑多讓,只是機主告訴我,除了要等待良久之外,還要經歷高熱的風險,最後他除了墊高之外,還要拿小電風扇為它降溫,擔心有性命之虞。

美麗的東西,總是難以親近的,藍色夏威夷,機如其名,一樣美觀。

DSC05161.JPG (114.22 KB, 下载次数: 186)

DSC05161.JPG

DSC05165.JPG (118.2 KB, 下载次数: 169)

DSC0516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6-2 12:02 , Processed in 0.0624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