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论坛

标题: 看了之後兩個字(第二十一集)---- 敬禮!日本索尼的雙R組合登場!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1-12-30 17:53
标题: 看了之後兩個字(第二十一集)---- 敬禮!日本索尼的雙R組合登場!
大家好,窩是小張。

這次,小張將不得不強壓興奮之情向各位觀眾報導,就在本周,小張了却了發燒征途上的一個夙願,實際操作并聆聽了日本索尼的頂級雙R音源組合。

在此,首先要感謝友人的慷慨與熱情。


作者: 看门人    时间: 2011-12-30 19:12
这个强大。
作者: t1174    时间: 2012-1-2 20:48
.......我還沒在耳機上聽..............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12-1-3 18:37
下次來個3R的...
作者: 千年隼    时间: 2012-1-5 09:46
听过转盘不稀奇,听过解码的就很少了,据说双R拆开用就不好声,合在一起就非常LL,校长听下来是否如此?
作者: 烟斗杨    时间: 2012-1-6 15:12
阿张,这二个没有拆过哦,可以拆拆看伐。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6 21:09
听过转盘不稀奇,听过解码的就很少了,据说双R拆开用就不好声,合在一起就非常LL,校长听下来是否如此?
千年隼 发表于 2012-1-5 09:46


但聽轉盤已經很LL了,後來換了解碼聽一套西裝,這聲音的完成度和密度,真CN不是一般機器能達到的,能體會到聲音的重量感和存在感。

謝謝。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6 21:10
阿张,这二个没有拆过哦,可以拆拆看伐。
烟斗杨 发表于 2012-1-6 15:12


請問,你有金幣嗎?

謝謝。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1:36
這是日本SONY史上最大物料,最頂級的參考音源作品了!限量發售150套,從1993年開始到1997年全部售完。

請注意,沒有之一,就是旗艦級製作,有史以來最LL的SONY轉盤與解碼的強力組合!

日本發燒雜誌斯蒂洛桑多常年駐守試聽室的CD參考音源,只是在後來SACD時代來臨,被ACCUPHASE的DP100+DC101所取代。除了桑多雜誌外,著名寫手大草與陳瑛光先生都擁有過這款機。

這套組合,在1993年推出時的價格,合共200萬日元,屬於天價級的作品了,其中转盘120W日圆(美國市場報價是美金12,000),解码80W日圆(美國市場報價是美金8,000)。至今仍舊以至高的CD播放系統獲得最高的評價。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2:38
转盘部分的介绍,在上次友壇的文章中已經有所介紹,這次請允許我炒一下冷飯。

30KG的坦克车,SONY CDP-R10是我必须要抬头瞻仰级的作品,是SONY在CD时代的最强转盘,之所以对它有着不同一般的复杂情节,原因之一是因为当年狂看90年代香港的《音响技术》,杂志社视听室驻场的参考音源,就是SONY CDP-R10与DAS-R10,这套对比音源,就是与所有来杂志社进行试听写文章的音源进行比较的参照器材,能够入驻大草先生主笔的《音响技术》视听室,可见其LL。据说,这套R10是大草先生自己买去后拿出来的;原因其二,是因为二手市场流通极少,极少,有价无市,且价格高高在上,从来没有低于3W大洋的。

作为SONY的顶级机一贯的设计,其面板上是没有什么按键的,只有大屏幕显示器,电源开关与遥控接收器,这样的简洁设计,让人能与消费级一下子拉开差距。橙色的显示屏底色,也非常少见。至少我未有在其他的SONY機器上見到。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2:45
R10的特殊之处,是其結合了倒置盘與固定光頭系統,也就是说CD片是倒着放置的,印刷面是向下,贴着一个绿色的类似高强度复合材料(是金属吗?我的感覺好似玻璃,请C兄敲一下试试),而唱片的内容面是向上的,读取的光头不会前后移动,而是转盘主轴部分进行移动,所以,严格意义上说,这台转盘是采用PIONNER的倒置盘与SONY的光头固定系统的结合体,在SONY的机器里,也只有这一台是这样的制作了。當厚重的上頂蓋依靠液壓關閉起來的時候,並不像當年的MARK NO.31轉盤一樣有“砰”地聲音,而是悄無聲息的動作。

之所以用綠色轉動盤,我曾經見過當時的一篇日本報導,的確是受了當年避免光線散射的理論影響。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3:46
与三条七类似的,R10的按键都在顶板前部,你可以看到顶板的钢板厚度及那个关闭的顶舱盖,光头固定系统就装在里面,而厚实的顶板对抑制震动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我曾经与当年测试SCD-777ES一样,使用叩擊法用拳头在机器的各个位置敲打,尤其在顶盖上用力捶,结果是R10照样正常播放,没有任何卡壳的迹象。我记得当时LDH先生曾做过一个测试,从人站立的高度让一个篮球自然落下,砸在R10上,R10照样没有任何停顿。可见其抗震性能。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4:26
單獨聆聽當時讓其他日本廠家瞠目結舌的SONY R10转盘的聲音(現場還沒有搭配R10解碼,而是使用黨解碼),我當時寫下了這樣的聽感:

不是刺激性的那种,而是那种绵密的,密度极强的,有极强的稳定度的声音,空间感极强(可能因当时解码LL)。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4:52
如果說R10轉盤是很難親眼見到的製品,那R10解碼就屬於極其罕見的製品了。連機主當年都只是擁有R10轉盤單個撐了好多年,最近才機緣巧合在本地購入了R10解碼,配成一套西裝。

R10解碼的重量有25KG,與我的SCD-1一樣,但別忘了一個是解碼,一個是SACD/CD播放機,包含轉盤與解碼部分。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5:10
沒想到這台R10解碼的成色比機主原來的R10轉盤還要好!機主告訴我,這些年在日本YAHOO上都沒有跳出來很多R10,而跳出來要么成色不靈,要么有缺憾。

R10背後的端子與R10轉盤一樣,非常齊備。包括同軸COAXIAL,平衡AES/EBU,以及專業口BNC,還有獨立的時鐘OUT,也是BNC接口,可以設置關閉。

在下面的,1-3是塑料光纖口,4是玻璃光纖口,而在3,4當中的,就是今次要著重介紹的TWIN LINK!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5:34
可能會有人對於R10組合的聲音有詬病,覺得聲音也就麻麻地,我不知道他們是採用什麼方式連接的。小張這次聆聽的,是使用TWIN LINK進行連接的最強方式,這也是SONY推薦的,作為SONY專屬接口的TWIN LINK有什麼LL?難道比AES/EBU還要LL嗎?

大家都知道,時鐘可以大幅度降低JETTER失真,對聲音提升有正面作用,小張曾在硬L家裡實際體會加ESOTERIC G0RB外置時鐘加和不加的區別,讓我刮目相看,而你知道嗎?早在1993年,SONY的R10身上就已經有這樣的設計了(TWIN LINK是兩根極細的玻璃光纖線,一根走數字信號,一根走時鐘同步,所以你明白了為何R10用這條線才最好聲,最體現其原廠的正聲),可以說絕對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很遺憾,這麼頂級的作品,SONY不肯外銷,只有100V的國內版本,致使很多發燒友無緣聽到這種典範之音。

我很難相信眼前這一條非常纖細的連接線(圖片紅圈,細看之下其實是兩股,獨立行走不干擾),和旁邊那些LL線材比起來絕對是像手機充電器的接線,竟然要賣到4位數,而且在兩邊的端子上印有SONY的字樣,表示原配,據說,SONY轉盤和解碼一套出售的時候是有跟返包括TWIN LINK在內的這些接線的,一台出售的時候,代理可以給也可以不給,所以有些就流出來了,價錢高。

圖片是接在R10轉盤一端的狀況。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8:49
在模擬輸出部分,是平衡/非平衡端口齊備的,並細心地標記了冷端。根据资料显示,模拟电路采用铝合金的电路板,经过高温耐热处理,而且是4层电路板构造,因为使用全金属的构造,使得受热均匀平衡,而且采用分割的构造,来自外部的震动绝对能够排除,电路板表面的部件也没有接线和焊点,所以由线带来得影响也绝对排除了。

L1001301.JPG (204.39 KB, 下载次数: 228)

L1001301.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9:01
从铭牌上看,100V电压,消耗電力53W,之前有一說消耗電力200W,我這次專門仔細查看了後面的銘牌,寫得是53W。其主要耗電的其实不是DAC部分,而是電源部分,R10採用的是效率很低的並聯穩壓電源,2/3的電力都耗費在電源上了。而“電流脈衝”的解碼部分,發熱量比較大,因為工作在純甲類狀態。

这是事实,机器工作后会很热,手摸能感觉得到。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9:33
前面板有DSP數碼濾波選擇以及相位倒轉選擇,前者能聽出一些差異,後者沒有試。凹槽內部左邊三個燈是解碼器狀態,右邊的是取樣頻率,CD是44.1KHZ。

L1001315.JPG (50.34 KB, 下载次数: 202)

L1001315.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9:41
這是信號輸入的選擇旋扭,共計8檔選擇,對應當時音響器材使用的所有數字傳送形式了。

L1001322.JPG (56.02 KB, 下载次数: 191)

L1001322.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19:55
當年日本器材愛用的,高級機在左右使用木條裝飾的習慣,在R10系列上也有保留到,但R10與其他幾種不同,不是全包,而是中間包,形成裝飾,餅圖有清漆,能泛出木紋的美感。

L1001296.JPG (68.81 KB, 下载次数: 208)

L1001296.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1 20:55
不知是不是節省成本,也可能為了體現統一的美感,R10轉盤與解碼沿用相同的機殼,兩者前面板電源開關沒有變化,轉盤中間的液晶顯示屏在解碼上被換作了金屬板,鏤空幾個LED燈,轉盤右邊的遙控接收燈在解碼上被數字信號輸入選擇替代,但能夠看出還是一個模子的。解碼上的LED顯示小燈是綠色和黃色的,透出柔和的光亮。

現場接駁雙R10組合的系統,是雙010系統,也就是RUDISTOR的010B與SONY的QUALIA 010耳機,在雙R10與雙010的組合下,我到底聽到了則麼樣令人激動的聲音呢?

L1001319.JPG (29.79 KB, 下载次数: 193)

L1001319.JPG

L1001323.JPG (34.71 KB, 下载次数: 194)

L1001323.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4 11:59
聽著聽著,我想,這就是最高級別的SONY之聲了吧。

因为除了耳機放大器和線材不是索尼的之外,轉盤,解碼,耳機都是索尼的顶级製品。

首先,能夠讓我深刻底感受到聲音的穩定性與存在感,樂音是真實地震動空氣傳播開來,底盤很有細節也很紮實地鋪展開來,不論是斯蒂落桑多參考碟裡的弦樂還是男聲,都呈現出非常穩定並觸手可及的音像,空間感的營造也能夠輕易達到LL級別。那種急躁和蜻蜓點水似的描寫在R10上根本沒有。

其次,是與SONY其他機種的薄與冷不同的,略帶厚重與溫暖感的擁有優秀密度感的聲音,請注意,是略帶。R10上的這種厚暖,絕還沒有達到如MARANTZ當年機的模樣,但是與傳統的SONY機已經有較大的分別!以區瑞強先生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為例,在開首的蟋蟀叫聲後跟隨著ALBERT那飽滿的嗓音,相當傳神與真切。而且,我體會到了歐先生嗓音中的柔軟度與溫存感,而且不是那種鬆散的鬆軟感,而是有著密度支撐的直立起來的3D音像。

最後,豐富與的細節與爽朗的質感,現場我聆聽了ANDRE RIEU指揮的約翰施特勞斯樂團所演奏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依然讓我下巴跌到地板的是,雖然是20年前的製品,但是,我還是聽到了相當相當豐富的細節,更難仍可貴的是,這些細節不是胡亂地拋售給你,而是整齊地排列好,穩定地送到你的耳朵裡。R10的細節水平不敢說超越如今頂級CD機水平,但與其誕生後的10年內的高端CD機相比,鮮有來者。聆聽的圓舞曲,耳熟能詳,樂器一點都不少,要一一體現出來不是容易的事,如果還能刻畫出不同樂器的質感與對談,那就更出色了,R10就有這個本事,我可以輕易地體會到樂器在鳴放時的愉悅情緒。

你說SONY粗糙嗎?即使在SCD-1上還是會有這樣的感覺(小張與SCD-777ES與SCD-1陪伴多年,對其聲音很了解),在R10上那種粗糙感著實被削弱了,以前不耐聽的感覺被取代了。你可以平心靜氣地聆聽每一個音符直到最後一個音符。

L1001311.JPG (161.25 KB, 下载次数: 216)

L1001311.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4 14:21
唯一让我有一些遗憾的,是我不能在R10組合上聽到三條七或者SCD-1那種毫無邊際的兩端延伸、衝擊力與高頻的極端透明度。我想,這或許也是合理的,20年前的機種並為追求這些新時代音樂的播放要求,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因為沒有追求兩端的過分不合理要求,反而致使R10在人耳最常用的中間頻段做到最出色,最能感受到高密度的緻密感,以及那種100%在完全控制中的音符策動力與駕馭感,這樣的聽感很少見,不是嗎?

雖然論及鮮活程度,R10組合與歐美高端機種相比還是有些內斂與保守,這是實話實說,與之前機主使用的瑞士知名解碼器相比較在高頻的飄逸感上一大口氣,但是機主也承認,目前這樣的一套西裝,聲音的完成度高,更為正統一些。如果要兩個字形容這套組合,我想除了“全面”之外,就是“中庸”了。

R10的中庸,是高品質的美感,沒有刻意地渲染華貴,沒有刻意地加強頻段,沒有刻意地追求LL的HIFI性,而是忠實地還原原來的唱片內容。怪不得從1993年誕生開始,很多日本和歐美的音響雜誌和評論都將年度最LL器材的殊榮,授予R10轉盤+解碼。

L1001326.JPG (57.9 KB, 下载次数: 218)

L1001326.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4 15:08
後記:採用倒置盤的光頭固定系統,讓放置在光頭下方的CD唱片呈水平移動的設計,和搭配高速DSP演算數碼濾波器的1 BIT DAC,配合專用的時鐘同步,組成了當時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弓弩級系統,桑多雜誌對它的唯一評價是:讓人感受到因應唱盤的不同,音質會大大改變的一款機種。

使用TWIN-LINK的最強鏈接,CDP-R10+DAS-R10至今仍然能給我什麼是參考性音源的最完美標準,不聽不知道,一聽難忘掉!

謝謝,非常感謝!嗨,阿里阿多苦再咦馬斯!

IMG_0261.JPG (37.38 KB, 下载次数: 209)

IMG_0261.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4 15:11
被TWIN-LINK換下來的是機主愛用的美國XLO最頂級的數碼線,LIMITED EDITION的AES/EBU線(二手萬元),如今也只能到包裝裡去了。

L1001329.JPG (67.01 KB, 下载次数: 203)

L1001329.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4 15:12
既然是LIMITED EDITION,就一定會有編號。

我定睛一眼,原來是警察用線,節棍!

L1001331.JPG (56.18 KB, 下载次数: 205)

L1001331.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4 15:23
而連接用信號線,依舊是超時空的THE ONE帶大地盒,請注意看HFX大地盒右側的三個開孔,是起空氣導通作用的,擺放時不能堵住。另外,別看這個小小的地盒,價錢辣舉,

L1001308.JPG (107.37 KB, 下载次数: 213)

L1001308.JPG

L1001309.JPG (94.47 KB, 下载次数: 221)

L1001309.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14 15:25
最後,是印度神油,請發揮想像力。

謝謝(完)


作者: williamchc    时间: 2012-1-18 10:11
LL         


作者: 233呼吸器    时间: 2012-1-18 22:25
这个真的LL撒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22 23:09
再多花一點筆墨,談談SONY的R10系列作品吧,你知道最便宜的R10作品是哪一款?

我曾有幸拜讀過R10耳機的原廠說明書,是裝載保護套內的精美的一本,裡面有一張圖片,是一個功放轉耳放的轉換器,型號好像是DRC-R10,抱歉不是很記得了,但肯定也是R10編號的,前面板有喇叭/耳機切換,接在功放的喇叭接線柱後面(如R10後級),據說定價5W日元。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22 23:17
雖然SONY並沒有推出過R10耳機的配套耳機放大器,原廠是使用前級來驅動,請注意,R10家族裡面並沒有R10前級,官方搭配的是TA-ER1分體電源前級,當年100W日元。

而且,很令人捉摸不透的是,TA-ER1前級在前面板和後面板各有一個耳機插孔,難道是兩套線路?無緣把玩,不得而知。

20071013_b647c53890f71093bb03xI0dn8VgXIb0.jpg (184.81 KB, 下载次数: 251)

20071013_b647c53890f71093bb03xI0dn8VgXIb0.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22 23:28
TA-ER1只針對日本本土生產,只有100V的機種,產量又稀少,很少有機會能聽到,不過當時的報到宣稱是能夠橫掃日本所有的頂級前幾,連歐美製品都產生重大衝擊的頂級製品。

型式 ステレオプリアンプ
入力感度/インピーダンス Balanced CD/Line:250mV/4MΩ(2MΩ/2MΩ、Rec out on時100kΩ)
Phono MM:4mV/100kΩ・100pF
Phono MC(3Ω):0.2mV/125Ω
Phono MC(30Ω):0.4mV/500Ω
CD/Tuner/Line1~4:250mV/2MΩ(Rec out on時:50kΩ)
Tape1、2:250mV/2MΩ(Tape Monitor時:20kΩ)
出力レベル/インピーダンス Balanced Pre out:2.V/4Ω(2Ω/2Ω)
Unbalanced Pre out:1.25V/2Ω
Phones(Front/Rear):39mW/2Ω
Rec out:375mV/1kΩ
最大出力レベル Balanced Pre out:20V
Unbalanced Pre out:10V
Phones(Front/Rear):1000mW
Rec out:10V
周波数特性 MCトランス:20Hz~20kHz +0 -1.0dB
フォノイコライザー偏差:20Hz~20kHz ±1dB
CD→Pre out:20Hz~20kHz +0 -0.1dB
歪率(THD+N、ATT-0dB、
5dB出力時) Phono MM:0.003%以下
Phono MC(3Ω、30Ω):0.005%以下
Line:0.003%以下
チャンネルセパレーション 110dB以上(全入力)
電源 AC100V、50Hz/60Hz
消費電力 45W
外形寸法 本体:幅470×高さ135×奥行420mm
電源部:幅260×高さ135×奥行395mm
重量 本体:約19.5kg
電源部:約12.5kg
付属:ワイヤレスリモコン RM-ER1
リモコン方式 赤外線パルス方式
電源 DC3V、単3形乾電池2個使用
外形寸法 幅38×高さ160×奥行22mm
重量 約220g(乾電池を含む)

20071013_3c9ec6a61ae93f7712b8eyZ6gjYACCTi.jpg (37.25 KB, 下载次数: 222)

20071013_3c9ec6a61ae93f7712b8eyZ6gjYACCTi.jpg

20071013_5d6895cb6486046effd1N76paz5lpoFP.jpg (47.1 KB, 下载次数: 212)

20071013_5d6895cb6486046effd1N76paz5lpoFP.jpg

20071013_618b342c1776b99c2410UFMAD4aHEShx1.jpg (43.6 KB, 下载次数: 259)

20071013_618b342c1776b99c2410UFMAD4aHEShx1.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22 23:34
兩分題設計,有獨立編號的電源部分,叫RPS-ER1。令人意外的是,我沒有看到龐大的R牛。

ta-er1(2).jpg (12.5 KB, 下载次数: 219)

ta-er1(2).jpg

ta-er1(3).jpg (18.11 KB, 下载次数: 202)

ta-er1(3).jpg

ta-er1.jpg (21.17 KB, 下载次数: 207)

ta-er1.jpg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22 23:50
與TA-ER1前級一起誕生的是TA-NR10单声道后级,據說這是純甲類設計的作品,純銅的散熱器,內置,裡面的用料相當捨得與豪華,前面板有帶背光的指針式溫度表,顯示工作溫度。

由於又是100V,作為後級,更難在國內看到了。

20110505_df7a2c04fde6ac64e8afNumbbc7JCvBN.jpg (188.19 KB, 下载次数: 285)

20110505_df7a2c04fde6ac64e8afNumbbc7JCvBN.jpg

1109052053e8463ef9fb41b02c.jpg (28.25 KB, 下载次数: 249)

1109052053e8463ef9fb41b02c.jpg

1109052054dd564f0a59bb3ca6.jpg (11.85 KB, 下载次数: 251)

1109052054dd564f0a59bb3ca6.jpg

110905205404ef680c9a3fb55c.jpg (29.65 KB, 下载次数: 267)

110905205404ef680c9a3fb55c.jpg

110905205488229062168cab42.jpg (31.09 KB, 下载次数: 260)

110905205488229062168cab42.jpg

作者: m4a1m203    时间: 2012-1-22 23:58
顶球星卡电源线垫片...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23 00:01
從最早(1988年)的R10耳機,到1992年的R10前後級,以及1993年的R10轉盤解碼,最後登場的是SS-R10靜電音箱。

這可以說是SONY最少見製品了,但是勇攀高峰,為了R10旗艦系列,竟然做出了靜電喇叭,而且振膜很大,真是奇蹟!

20071013_6ebf620582a53ebfa5d2HzxegOUsmIcI.jpg (133.75 KB, 下载次数: 292)

20071013_6ebf620582a53ebfa5d2HzxegOUsmIcI.jpg

SS-R10 (2).jpg (120.66 KB, 下载次数: 302)

SS-R10 (2).jpg

ss-r10(3).jpg (21.34 KB, 下载次数: 256)

ss-r10(3).jpg

ss-r10.jpg (64.38 KB, 下载次数: 270)

ss-r10.jpg

作者: sd206a    时间: 2012-1-23 00:02
那个好像是索尼的合并功放管吧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23 00:06
在SONY最巔峰的90年代,一系列的R10製品為頂級參考器材重新定義。

SONY的CDP-R10转盘+DAS-R10解码器+TA-ER1分体前级+ TA-NR10单声道后级+MDR-R10耳机 或 SS-R10静电音箱,這一套超弩級的系統代表了SONY的最高水平和聲音!

但很可惜的是:

我沒有聽過。。。。。。
作者: m4a1m203    时间: 2012-1-23 00:09
听过的L都不上网了....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2-1-23 00:09
雖然,好友的機器不好請求拆開,但我還是找到了R10轉盤的內部圖片,供各位欣賞。










作者: 高木    时间: 2012-1-23 15:26
95年以后,日本开始走下坡路了(本人1990-2005在东京)。
作者: 悲惨    时间: 2012-1-23 23:53
LL~~~~~~~~




欢迎光临 立体声论坛 (https://stereosoun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