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二月聖誕特輯 —— 年度榜單 / 總結報告(下集)

[复制链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26 | 只看该作者
魔幻的2020年就这样临近结束,这一年的折腾之路也算是曲折蜿蜒,对笔者而言,这些是发烧之旅途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和经验,发烧路就如人生路,最重要的不是旅途的终点,而是路上的风景,没有几番顿足捶胸口,恐怕发烧的路枉走。来年,还要继续烧吧

2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25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多个香炉多个鬼,由于建国后动物不能成精,咱们今天只能讨论讨论这个香炉的事,各位朋友们数一数这多出了多少个香炉!想起去年还在跟木交弓长说到自己最嫌弃这种串串烧玩法的一幕,不禁感叹我还是活成了自己曾经最嫌弃的模样。简单的来说这段经历可以概括如下:Roon真的挺好用的,网播真的挺难弄的。不用想也知道,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都声音有影响,包括每一处的电源线每一台设备的避震还有网线的选择以及交换机的连接方式。笔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耐心调整,每一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竖起耳朵来回切换着曲目找不同之后,我投降了。对于我这种缺乏探索精神和耐心的人来说,逐渐积累的挫败感和毫无头绪看不到尽头的调整简直毫无乐趣可言。在挣扎当中的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倒向另一个极端,而笔者正是如此,从最新潮的网播一下子退回到了最传统的CD一体机。想起十年前的自己也正是在数播的世界里兜了一圈最终回到CD机,我只想对自己说,早干嘛去了

在2020年接近末尾的时候,笔者的系统迎来了新的音源,来自日本的Esoteric K1X SACD一体机和配套的PS1外置电源。就是这样一套音源让我对音响发烧这件事有了很多新的理解和体会。音响发烧真的是一件在不断妥协中寻找最优解的事情,是要追求一套全能的,播放大多数曲目都基本满意的系统,还是要专精于某一类音乐,比如古典乐中的室内乐或者交响乐,大概这两者只能选其一,发烧友在搭建系统的时候最好要有一个基本的理念,换句话说,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杂食也要清楚自己爱吃肉还是爱吃素,例如选择了K1X,就基本等同选择了后者,虽然其全能性没有问题,但是显然古典乐一类的素材是更适合ESO发挥的舞台,K1X凭借其搭载的新一代ATLAS机芯和自家设计的新一代解码模块,能够给出非常丰富的信息量和极高的密度,能够还原出很好的横向纵向声场,乐感即使对比起欧洲机种也并不差,而以上几点对于古典乐的重播来说就是完全契合的,在表达方式上,它更像是追求一种忠实呈现的风格,比起CH的风格,至少在女声方面并不是以一种特别婉转柔美的方式呈现,虽然也不差,但就显然无法提供那种特定的表达方式了。再比如,K1X是一台素质非常高超的机种,有很强的两端延伸,有极其丰富的细节,电光火石的动态起伏和纤毫毕现的分析力,但是在整个系统当中,并不是其所有的特点或者说优点都要充分表达出来,想要追求高大全,把厨房里所有调味料都洒一点,恐怕出来的声音只能听五分钟,必须做一些取舍,用前后搭配或者线材的配合等方式,适当的压制一些太过突出的特点才能做到整体的和谐耐听



2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2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CH这台机器还真是不简单,2009年上市按理来说应该算是老机种,可是那外观和对新技术的支持能力可真是一点都不落伍,看看同时期上市的dCS旗舰解码甚至连USB口都不支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形容这台解码器就是好听,素质不必多说,非常流畅的乐感外加色彩鲜明丰富的音色,让它有种播放什么素材都很好听的技能,与dCS相对严肃一点点的风格完全不同,CH会让你更期待其播放不同类型音乐的表现,千万别误解,它并不是那种恶俗的染色,而是一种带着自身独特气质的演绎,充满活力和温度。外观设计不必多说,看着就脑放开满,插卡的设计使得它可以方便的紧跟潮流,从USB卡到支持Roon的Stream卡再到时钟卡一应俱全,而事情也就坏在这个一应俱全上了,笔者买到的这台C1.1除了USB卡之外全部配满,包括厂家最新推出的那张支持Roon的Stream卡,根据该死的枪手所言,使用Stream卡,通过网口输入的方案是声音最好的,声音甚至好过其搭配自家售价超过十万毛爷爷、搭载Esoteric VRDS转盘的D1、通过自家CH-Link输出的方案。怎么样,香不香,心不心动?反正笔者是心动了,于是刚买了半年的W20又被请出了家门

平心而论,当时的W20搭配C1.1声音是很不错的,W20负责扎实的输出充分的信息量,稳当的框架和中正的声底,而C1.1则负责把这一切用一种有气质有色彩有活力的方式转换成模拟信号,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嗯,Dual-AES口没用上。再一次,发烧友们真的不要一味追求高大全,更不要盲目追求新的事物,有些时候,拥抱潮流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更复杂的系统和完全不存在的成熟搭配方案。说的是谁呢,就是网播了,串流卡在手,笔者就拥抱了Roon。作为当今最热门的播放软件,它有着业界最好的资源整理功能,没有之一,如今发烧友们的音乐数据库动辄以TB计算,而Roon的归纳整理能力会让发烧友非常方便的搜索和浏览到自己感兴趣的专辑,自家研发的RaaT协议同样也是一大亮点,具体的技术内容在此不班门弄斧了,反正除了那么个别几家,现今的厂家不支持Roon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做数播。总之在经历了忘记取消试用订阅而莫名其妙交了699USD成为了尊贵的终身用户等一系列骚操作之后,笔者就只能拥抱网播了,跟随Roon同时进入我系统的,还有一台telegartner m12交换机,一台Uptone JS2线性电源,一台用作Roon Core的Antipodes CX网播以及网线3条,额外电源线一条。嗯,原来的W20换了这一堆,听着就像要翻车的剧情,都怪新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一年里,笔者可谓是瞎折腾了一顿,说瞎折腾一点都不为过,除了线材避震等环节的大变化之外,最大的变动就在音源部分,从年初的数字转盘加解码器的稳妥方案折腾到以Roon为操作平台的网播加解码器方案,再到最后的合并SACD一体机,可谓每一步的尝试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这一段曲折的经历和其中经验教训应该有一定的分享性可供一些刚入坑的烧友们作为参考,至于各位前辈们,当看个乐吧。嗯,都怪新冠

首先是数字转盘加解码器的方案(Aurender N10/W20+dCS Scarlatti/CH precision C1.1),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去看,这都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妥的方案,数字转盘方面,Aurender的两台机器分别都是各自价位上非常不错的选择,音色中正,素质足量,整体的平衡性两者都是具有参考性的机器,尤其是W20,作为前一代的旗舰机种即使在推出多年后的今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款机依然丝毫不怵,非常到位的存储读取优化以及电源部分的精心设计,都让这款机器有着不俗的数字输出水平,而Aurender自家相对比较成熟封闭软件操作系统更是使它的方便性和易用性都拿到高分,特别考虑到其如今的价位,可以说是很有性价比的选择。让笔者最终没能和它厮守的原因听起来很奇葩,我没买到dCS Vivaldi两件套。朋友们,音响发烧真的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否则等着您的就是无限的折腾,眼看着年初升级了W20就开始惦记着它的dual AES输出和Word Clock in时钟同步,翻来覆去没买到Scarlatti Clock总让我觉得心有不甘,而二手的Vivaldi出让两件的要么价格龙肉要么十分少见,于是也就不知道怎么阴差阳错的就把Scarlatti赶出了家门,迎来了CH Precision,没想到更大的折腾也就随之而来了

2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22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新冠惹的祸

文  |  Manubewin

终于来到了2020的年末,这个魔幻的年份相信给每一个人都留下许多非常特别的记忆,光怪陆离地发生什么都觉得不再奇怪的程度,幸好在中国立体声,我们只需要总结一下关于音响发烧的记忆和感悟,否则还真有种不知从何落笔的纠结。对于我们音响发烧友来说,今年倒有可能比以往有更丰富的经历,毕竟不是每一年都有这样的超长假期,也不会有什么机会长时间在家百无聊赖地呆着。既然呆着就总要找点啥事做做,比如听音乐,对了,相信今年就有不少朋友就这样入了坑,而更多的则是在这段呆着的时间里各种折腾器材了吧,比如笔者,嗯,是新冠肺炎先动的手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17 | 只看该作者
数字音源的世界,确实还有其他让人怦然心动的角色。2018年9月广州耳机展,我差一点就能借到MSB的旗舰DAC来做展(和总代都谈好了,但他广州经销商仅一套机,又接到了贵客电话说即将上门听,满意了就刷卡抱走)。Playback Designs的MPT-8和MPD-8 两分体,号称DSD之父的作品,也确实撩人。加上dCS四分体和Esoteric五分体,这几套都是业界比较公认的旗舰音源。NADAC两分体加上电脑,在这群设备中,未必是最强的,但几乎是最高性价比的和一般人最容易够得着的。毕竟会玩这套播放体系的话,那台超级转盘水准的电脑,不到一万块就能搞定。而且它还能轻松兼容3、4、5和5.1声道的SACD文件的回放。也就是多声道DXD/DSD回放上,NADAC是不言而喻的王者。我和大家一样,都希望能尽早体验上述几套顶级音源的华山论剑。希望这一天早日来临,也预祝大家早日搬回自己的最爱音源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1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件事则是:音展之王慕尼黑Hi-End展有一个唱片界的“录音作品鉴赏活动”,意在让国际唱片公司和录音师们现场对比、交流各自的录音精品。2017年和前几届,主办方均选了NADAC播放体系做音源。我坚信“回到音乐出生的地方,去探求播放的真谛”,是一条靠谱的音响策略。录音师、混音工程师和母带工程师们认可的母带/唱片回放设备,我也亲身多处实战过,我自然会坚定热爱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16 | 只看该作者
在被虐了这么多次(有些碍于篇幅,还没写进来)之后,我仍然这么坚定热爱着NADAC播放体系,其实还有两件事触到了我的G点。第一件是:荷兰龟之精神唱片公司,制作Camerata RCO演绎《哥德堡变奏曲》黑胶时,用Pyramix工作站全程DXD录音、混音;到LP生产阶段,荷兰Haarlem唱片工业则直接用NADAC播放体系回放该片的DXD母带,模拟输出直驱DMM刻盘机来制作该LP的金属母盘!换言之,NADAC播放体系的超高品质模拟输出,已成为唱片工业“事实认可”的真母带级,真正地做了黑胶唱片金属母盘的母盘(正式LP的“奶奶”)。这肯定是其他Hi-End碟机和数播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13 | 只看该作者
不能不用PC吗?

这套NADAC播放体系的成功,在预期之中;而“可否不用PC呢”这个老问题,也常年被烧友、同行(包括校长同志)问起。想来像Merging这样有高科技新协议、有能力实现从专业到民用软、硬件全链开发的厂商,几乎为零。而且一般烧友也不会知道:
NADAC播放体系的大部分应用奥义,恰好就在那台运行Emotion独家软件的PC上。所以,我还是再来科普一下吧

Merging是贵为DXD(24 /352.8)之父的录音专业大厂,掌握着数字音频最顶级的秘诀;其多声轨DXD、DSD数字音频工作站Pyramix软件+硬件,还近乎垄断了全球的DSD录音、DXD混音和母带处理市场。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绝大多数DSD、DXD新专辑,都是它家的Pyramix“生”出来的。我一直强调:回放和录音不冲突,高级的混音监听和母带监听,是最苛刻、最源头性的HiFi。而这些录音师、混音工程师和母带工程师进行DXD、DSD回放监听时,用的Pyramix工作站,全是基于Windows开发的,不是Mac、Linux更非数播。其核心硬件ADDA霍鲁斯,是NADAC的录音用功能强化版(DA+AD,单机可四十八通道DSD256/DXD)。而我常用的NADAC播放体系,其本质就是Pyramix工作站的纯回放用(单DA)加强版。它也根于PC,Mac只有专用驱动,但却没有Pyramix转做纯播放用的独家播放软件Emotion,而NADAC有些功能还只能由Emotion实现。唱片公司用NADAC同架构的录音体系来做录音、混音、母带和唱片;我则用其加强的NADAC纯播放体系来回放,这不就是纯天然无添加的最佳方案吗?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1:12 | 只看该作者
NADAC又发脾气

至此,我对NADAC有了近乎绝对的信心。继续研究它的系统细节优化,并琢磨出了一个说明书里面没有的高便利性直连方案。后面也推荐给朋友,用在他的独立设备间系统中,搭配CH的L1+M1旗舰前后级,推动威信的Alexia2音箱。但是为他装NADAC电脑专机的系统时,没想到那版的驱动还要和Win10的小版本做适配,搞得买了正版授权码,还是装了十几次系统,才找到一个可以和那版固件稳定相融的Win10。要不是我自己有两台NADAC专机,而且排查原因查到快崩溃时,看了下我两台专机的系统小版本,我都可能会在怀疑BIOS和系统ISO文件的迷茫中,再被吃掉多很多时间。后面光弄专机就花了三个多星期,搞到我收了辛苦费红包仍然觉得“又被NADAC狠狠地虐了一道”

更心碎的是,大年廿九我在老家和亲戚过年聚会时,朋友在广州误触NADAC的主旋钮把主输出给静音了。他一呼我,我就赶紧把亲戚摆一边,找个网络稳定的安静角落,来满怀歉意地和他远程视频,逐步教他回归正确设定。大年廿九的,差点害人家刚弄好的音响都没得听,我是真不好意思。从此我就在手机存一个我私人简化过的说明书,以便快速做好远程技术支持。后来类似的问题,就虐不到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6-3 10:39 , Processed in 0.0572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