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3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机] 【被激光鼠种草。。】对瑞弦D2+平头塞的听感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4 23: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中,兴冲冲跑去上海去看大家坛的展会,一进门,便发现激光鼠老师的展台,和老师聊了一会,便留意到旁边是一个叫瑞弦的展位(SIMPHONIO),虽说品牌不熟悉,但主事人并不陌生,其中一位便是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叱咤论坛的野有蔓草先生,瑞弦展示的产品均是耳塞,和很多品牌截然相反的是,他们家产品中低端是入耳,而旗舰级的产品是复古的平头塞DRAGON 2 PLUS(简称D2+),报价则是不菲的1999,因为印象里几乎找不到在这个价位的平头塞(再往上就是价格翻倍的谢兰图和dita了),顿时让人有了不少兴趣。

毕竟现在的中高端便携耳塞几乎已经是入耳式的天下,敢于在这个定位推出主力平头塞,确实是有点让人觉得意外的,拿到塞子,发现D2+的造型像极了十几年前大红大紫的宇音PK系列,只是线材使用了更惹眼的双绞线。官方的说法是虽然使用了一款常见造型的外壳,但也仅限于外壳,其他从单元到线材甚至插接件,都是自行设计的。



欣欣然坐下来,请蔓草先生拿D2+给我听听,瑞弦的展位上用作音源的是一台iMAC,但是因为曲目不熟悉的关系,最后还是切换回手机和AK240,D2+虽然不能换线,但它本身是原生2.5mm的平衡接口设计,附赠一根2.5to3.5的转接线,这种搭配无疑是在暗示用家,这是一款中高端塞子,可惜颜值方面,多少还是拉了后腿,不过这也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当年采用同样外壳的PK1也是因为音质不俗一炮打响,是不是侧面说明这个看似简陋的外壳腔体容易出好声?

遗憾的是,D2+与我的第一次接触显得并不是特别亲密,事后想来,原因有三,一方面,AK240的推出来不开阳,略软;另一方面,展会嘈杂的环境让平头塞不隔音的缺陷全面暴露;最后一点,我在听D2+之前,听了好久他们家尚在开发当中的下一代旗舰产品。结果换回D2+,就像是从HD800换到了HD650的信息量差异。

好事多磨,尽管展会上算是走马观花,但是因为那个神秘的下一代旗舰特别亮眼的表现,让我记住了瑞弦这个名字,展会结束之后,看见激光鼠老师对D2+赞誉有加,于是种草,尔后便向蔓草兄申请进一步试听,这才有了第二回接触的机会。我是个慢性子,虽说D2+在展会后不到半个月我就拿到了,但是依旧是充分煲开充分使用之后,才好开贴说说这个塞子。恰逢D2+也开始在论坛做巡回了,这个听感也算是蹭一波热点吧。



第一印象肯定是颜值。而这个塞子的颜值肯定没啥可说的,用的当年PK系列的外壳,外壳表面的涂层做得还算圆润,否则真的不太像1999的塞子。双绞线耳机线为不可更换的设计,线材据说是厂家精心筛选的结果,实际用起来柔软轻巧,比较舒服,2.5转3.5的转接线做工很好,插入拔出都有步进感。包装比较豪华,最引人注目的是黄色的皮质收纳包,日常用起来比普通的硬质耳机包要便携不少。

说说声音,最大的感受是,这个D2+包装上的技术参数,真的不要太当回事,简单参考一下即可,官方参数是:16欧,110db灵敏度,最大功率3mw。这几个数字,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塞子属于好驱动的。但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虽然从功率上,它比较容易被推得震天响,也比较容易推出不错的声音,但是这塞子声音表现受前端的影响太大,算是近几年见到的最为敏感的平头塞子。说简单一点就是,这个塞子音质的上限是挺高的,下限则是中等偏低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空间是很大的——这感觉比当年的PK1还PK1。。。

举个例子,最不讲究的驱动,用VIVO X20手机直推,听网易云,不难听,甚至说,很好听,声音有条理,凝聚度、密度都比原配好太多,也比绝大多数1000以下的好听,但是你要是告诉我,这个塞子,卖价1999,我是不会买单的,因为在手机上,D2+撑到死也就是个千元级别的表现力。比B&O A8好一些,配不上这个声价。



而上了便携播放器,在手机上感觉勒住其表现的那双手被放开了,我用AK240和CalyxM去搭配,AK240和D2+似乎有点秉性不搭,谈不上难听,但总有些软腻,站不住。而CM的驱动就要明显好很多,声音非常鲜活,这样的表现才可以称得上有一定的说服力,在这个平台上,也才好说说D2+的声音:D2+声底是很直白平淡的,音色朴素不浓烈,细节多,速度快,横向场面特别开阔(也得益于平头的结构),也难怪激光鼠老师会特意提及这个塞子会有大耳机的声底。用D2+去聆听大场面的作品尤其是古典大编制,是很舒服的事情,因为场面拉得开,声音也足够凝聚,所以可以把声场交代得很明晰,但是我并不认为所有人会喜欢这种声音,因为D2+的音色很中正直白,意味着它绝不是那种突出个性和染色的塞子,换言之,不是那种一耳朵的毒塞子,惯听国内发烧人声的玩家,我是不推荐使用D2+的,并非气质不搭,而是有些浪费,而且容易被D2+放大出录音制作上的缺陷。在CM这个水平的便携播放器平台上,D2+的表现是对得起它的价位的,这里我就不说它能干掉什么SE535/IE80什么的了,大品牌的同价位产品,多多少少都是有溢价的,如果不在大部分音乐和器材上胜过IE80这种2k级别守门员,我相信瑞弦也不会随随便便拿自己的当家旗舰的定价开玩笑的。

本该写到这里就为止的,但是瑞弦官方的推荐竟然是继续试试更高级别的产品,所以我也好奇试了一下,我将它接入到上海展会上国内首秀的IFI旗舰PRO IDSD身上(这机器貌似国内只有一台巡回试听,目前在我手上,其功能异常强大,今后我会开贴细说的),这是一台2W级别的桌面一体机,有专门针对耳塞驱动的接口,在pro idsd驱动之下,虽然是和CM同样的无损抓轨音乐,但是细节的丰富程度是大大不同了,多了哪些细节?最主要的是两点,第一,CM场面刻画上,很多留白的地方,在pro idsd上听来,并不是留白的,而是填充着不易被发现的微动态,第二,弦乐群多了许多毛绒绒的质感,让耳朵和乐器之间的空气可以产生更好的声音过渡。这些提升,是高级而正面的方向,也是pro idsd这个级别的音源应当和CM拉开的距离,本无可厚非,但惊奇的是,D2+竟然把这些信息量的变化反映出来了,这本不是一个中端耳塞该有的潜力。

这也是为啥我先前建议大家无视D2+技术参数的一个原因,技术参数没法告诉你D2+可以吃得下吐得出多少信息量,这也难怪官方会做一个看似哗众取宠的推荐,说DAVE驱动D2+才是终极。这么看来,我是报以谨慎信赖的,恰好,我也是dave用家,都到pro idsd这个级别了,也不在乎再往上尝试一下dave。直推的结果是,确实有大耳机的范儿,也确实反映出pro idsd和DAVE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更多的是两台前端气质上的差别以及密度上的差别,而从PRO IDSD到DAVE的信息量提升,则是没有从CM到PRO IDSD那么明显。一方面,2毛钱2分货,3块钱3分货的因素决定了会是这个结果,另一方面,到了PRO IDSD这个级别的音源,信息量方面也基本可以喂得饱D2+了。其他方面的提升,主要还是靠驱动了,因为无论是pro idsd还是dave,其本质还是纯解码,耳机口都是送的,我尝试了一下,用HA5050H(这货也是个一体机,只不过解码部分算是送的)做耳放,连接pro idsd去驱动,效果比dave直推要好,然后换用dave+HA5050H,信息量基本也没啥提升了,所以个人判断D2+对信息量的需求天限基本就在PRO IDSD+HA5050h这个级别的前端上了,当然这只是测试,这种尝试纯属大炮打蚊子,没必要的。




一轮从简单到复杂的测试下来,D2+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上限颇高下限却中等偏低的塞子,本身比较中性而敏感,所以在用家手上发出任何水平的声音都有可能。这塞子,第一,肯定不是给新手准备的,第二,肯定不是给手里只有一套前端的玩家准备的。个人把玩一段时间的感觉就是,这塞子,外出随便听听,低调而不出恶声,在家不方便听箱子或者大耳机的时候听听,充满大局观的声音也能给人立体的感觉,而且不隔音,也不会错过家人的谈话交流,比较适合奶爸型的烧友使用,恩,认真脸。

OK,写完收工,话说,我是放在办公室用的比较多,因为外形低调,所以不会被领导盯上,毕竟炫酷耍帅这种事情,已经不适合佛系中年烧友了,最后,还是期盼一下展会上听到的瑞弦下一代陶瓷单元的平头,那个解析力,是远超D2+的,当然,相信价格也会是远超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4-26 10:2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才子兄的好文,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8-4-26 12: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才子好文采
4#
发表于 2018-4-26 14:13 | 只看该作者
你们觉得入耳式的耳机舒服吗?塞着不难受吗?
5#
发表于 2018-4-26 14:14 | 只看该作者
LTS903 发表于 2018-4-26 14:13
你们觉得入耳式的耳机舒服吗?塞着不难受吗?

所以平头好。。。
6#
发表于 2018-5-23 13:05 | 只看该作者
玩家帮顶,戴不惯入耳,找了好久顶级平头,终于找到了,声音真不错,谢兰图只能吃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20 16:12 , Processed in 0.0628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