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73|回复: 2

[音乐] 【HIFI系统测试100曲目推荐】-序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除了古典乐以外的大部分歌曲的时间都会在4到5分钟左右呢?这和人天然对于声音的注意力是有一定关系的。太短无法充分表达歌曲需要传达的情感,太长则会使听者感到有些厌倦。再好听的歌曲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当然不是绝对),你把副歌部分拉长重复4、5段并不利于歌曲整体表达,因为我们对一首歌最能沉醉的时间点就在这微妙的4~5分钟内。喜欢的会选择再听一遍,重复几次,考虑到这一点,就更加没有必要拉长原曲时间了。由于人类对美的感动往往从一个瞬间开始触发,无论什么样的“美”延续时间太长总会降低点它自身的弥足珍贵(你甚至可以从我们的生理性来延展这一点)。人对声音则尤其如此,比起其它一切艺术形式,文字、诗歌、画作、电影,我们对声音的表达尤为苛刻,说最为严苛其实也不为过。略加思索的话,你给一首你不喜欢的歌曲所能展现的时间甚至不会超过30秒,往往是一耳朵不喜欢就秒切的是多数。

      上面的这段将会引申出写这个系列博文的初衷。这两年在很多音响展会上听到过很多高级系统发出的声音,往往是让人刚坐下3分钟就想拔起屁股走人。大体上是十之八九不尽如人意,更不用说展现自身的身价了。抛开音响展上环境因素、器材搭配等问题,我发现这几年参展的经销商对用什么样的歌曲展示自己的系统这点,不是孤高自赏就是脱离群众。

      很多参展商或许为了证明自己器材的名贵与身价高昂,乐于使用古典乐来作为演示曲目。但古典的受众其实在国内并不广泛,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累积与研究方能对古典乐有一定品评的高端发烧友其实是不多的。而在当下国内文化氛围浮躁、嘈杂、快餐化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年轻人则更是坐下也听的不知所云,没几分钟就耐不住性子走人为多。而即使用古典作为演示曲目来说,很多参展商为了体现自己品段高雅往往会选择大部头、曲目篇章长、晦涩难懂的曲子来播放,这恰恰是极为错误的选择。

      举个例子,在没有对背景有一定认知与学习的前提下,使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来进行演示,绝非上佳选择。《幻想交响曲》共有5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不短,你让偶然路过的人坐下来听上一段不知头尾,突兀杀入的段落,往往效果是毫无感知,不甚明了的。听者根本不知道这曲子到底哪里好,这曲子想表达些什么?若曲子不能吸引听者,背后的器材你能指望他多看几眼或多了解一下吗?所以,即便用古典演示,比起《幻想交响曲》,圣桑的《骷髅之舞》反而是更佳选择。《骷髅之舞》的背景内含并不复杂,曲目较短(视版本)、强烈的节奏与起伏感、略惊悚中透着怪异地欢快旋律也很易吸引那些从来没有或不太听古典的发烧友,让他们能有兴趣落座听上一曲。而《骷髅之舞》作为交响诗,本身也能很充分的一展器材的特点与所长。

      同理,那些喜欢用蔡琴与邓丽君来演示器材的老派器材商则更是犯了审美疲劳的选择性错误。除非你家器材播放的蔡琴与邓丽君乃凡间少闻,在芸芸众多器材中必能脱颖而出,否则最好还是不要拿出来献丑。毕竟作为初级发烧友的必备测试曲目,很多人是听出过老茧来的。你让他在展会上再听一遍蔡琴或者邓丽君实在是与逼食鸡肋无异。

       总之,选择什么样的曲目来演示器材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亦是本系列博文的初衷。这个系列博文的暂定推荐曲目是100首,当然,日后这个坑是不是真填的上,只能看老天安排了。

       推荐歌曲这事情毕竟与个人所好有关,无疑最终都会有些偏颇之处。考虑之后所推荐歌曲也并非单单着眼于利于音响展上播放,而是在发烧友家中或一般欣赏尽可能兼顾。为了能让看客们(听者们)看的下去,我大体定了几个规则:

       ① 介绍尽可能写的有趣些,是推荐歌曲但并非单单只谈歌曲本身。

       ② 如无特别之处,曲目多选择在长度适宜的4~5分钟,种类尽量多元、丰富。

  ③ 尽可能不太大众或烂大街。同时,比起高雅,好听才是重点。歌曲听不下去,则高雅毫无意义。

       ④ 能兼顾到测试器材之用。
   
基本以上,权作题序。

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2ee5e30102xdz1.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HIFI系统测试100曲目推荐-001】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序曲

                                                                                                                                                     Ⅰ                                                      
       如果你对西方古典乐史略有了解,那么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西方古典乐从它雏形初诞的一天起就注定不是大众化而是属于少数精英与贵族的“特权”。国内曾一度流行“古典乐不过是西方人当时的流行音乐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一说辞是极其无知且愚蠢。即使到了信息传播极发达的今天,古典乐仍是对乐迷最不友善的曲种,特别是对年轻人。道理很简单,相对于其它所有类别的音乐类型,古典是需要有一定学习与研究后才能入门的音乐。就好比玩游戏,有些游戏你只需要2分钟就能上手(比如马里奥),但有些艰深晦涩的策略类游戏(比如文明),则需要先对它的整个世界观、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才能真正开始探索。如同游戏一样,简单上手固能使人瞬感亲和,但费了一番功夫研究后才能掌握的东西,最终则往往更使人欲罢不能,痴迷其中。在音乐中古典就是游戏中的“文明”。不过它的“非快餐化”特性也常带来自身的负面效应,古典已经有些不适合快节奏与浮躁的现代社会主流了,从当下愿意投入一些时间去了解探究古典乐的年轻人越发稀少可见一斑。所以第一首推荐曲目我特意选择了一首古典曲目—《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序曲》,这会是个有意思的开始。

       你并不太了解与热衷的音乐有时并不代表它不够出色,不够动听,无法打动你。问题在于那些守旧、老派,自命清高的“高雅”人士已经忘记了如何向你展现它的魅力。他们也没有学会如何才能使你感兴趣,而感兴趣,是的,这是 一切的开始与关键所在。

                                                                                                                                                   Ⅱ
       巴赫,反正就算你没怎么听过他的音乐但你一定听过他的名字。在所有西方古典乐史中都被尊称为音乐之神的男人。当然,即便是神,也不意味着你需要喜欢他所有创造。神的创作恰恰多于精确、规则、理性,完美的调和与平衡,与如今流行相背。现代人则更欣赏人性的不够完美,悲喜剧中的残缺与感性。巴赫存世的曲目众多,后人为了编排归类特意使用了“BWV”这个编号对巴赫一生的创作进行了归类与整理,以便查询(BWV001~BWV1xxx),BWV是德文Bach-Werke-Verzeichnis的缩写,意即《巴赫作品目录》。本首推荐编号为BWV1007 1. Vorspiel(BWV1007组曲中的序曲)。这首序曲有什么特别吗?如果你是一位ACG粉,这首序曲在上世纪最著名的一次引用来自庵野秀明的动画《EVA 死亡与新生》,如果你没有听过,说明你作为ACG饭是不太合格的。

       作为一部曾让整个日本社会看完抑郁的国民级动画,庵野秀明在EVA中曾大量使用了巴赫的音乐,这或许是偏爱更多则是需要。没有谁的音乐能比一个把一生都用来分奉献给上帝与教会,替上帝在世间“代言”的作曲家更契合这部处处充满宗教隐喻的作品了。1997年,庵野秀明与巴赫一起,在《死亡与新生》这部剧场版的片头中,用了42秒,让这首大提琴曲目在所有看过它的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以最节省成本的画面构思选择与一首毫无复式结构的音乐,让42秒的片头展现了出了神性的肃穆与哀怨,这是庵野的本事,也是巴赫的魅力。

        这里提供片头的视频链接,可以感受一下:
       http://video.tudou.com/v/XMjIwNDQ1NTcxNg==.html?__fr=oldtd
        
        以“人与人之间最终也无法真正的相互理解”的哲学理念,或者说以此绝望的感悟报复社会的动画作品,我想巴赫的曲目确实很适合这种情景。赞美上帝,传颂福音的本质是期有朝一日能溯源回归,并被接纳如初始,正如EVA虐性、或可说反向纯美的结局一样,巴赫的音乐与庵野秀明的哲学有着一种微妙的内在统一,古典大提琴于动画絮联而毫无违和之感,顺理成章,就像巴赫为此而谱曲一般。曲目本身的优美与动人几个世纪以来从未改变,只是庵野应用在了恰如其分的地方,即使只是用了未完整的42秒,让这首古典曲目更加闪耀光彩。在《死亡与新生》的片头中,序曲给人的感觉不再仅仅是优美,这种优美中还有一丝婉约难辨的伤感,还有那难以名状的神性严酷。这就是巴赫,崇敬上帝之人用音乐虔诚地谱写上帝的“言语”。

       无论如何,这首序曲值得你一听。

       有趣题外话是,庵野对人类所做的判断与感悟,在刘慈欣的《三体》中恰恰是我们在绝望中唯一可以利用的武器,是我们对另一种“上帝”最终的本钱。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幽默,或许巴赫的音乐某天也会适用于《三体》呢?

                                                                                                                                                  Ⅲ
       大提琴并不是一种容易回放的乐器。虽然本曲生动优美,但若是你以为你家的HIFI系统能轻易就回放出高质量的品质还是要经过一定考验。大提琴的频响(频率范围)在61HZ~2.6KHZ(人耳的听力范围通常在20HZ~20KHZ),仅从频响来看,很多初级系统就不具备低频下潜到61HZ的能力,往往80HZ就切了。所以比较重要的是回放时的低频段的延伸,考虑到房间问题,驻波也是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与提琴一系,我们常说回放时能否体现出提琴的“松香味”是判断系统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参考,在大提琴这种靠下段的弦乐器上也是一样。但我还是更愿意把这归咎于系统是否能够完整地体现出大提琴的声音质感上。与小提琴不同,大提琴的声音敦实并具有厚重感,同时要能够展现出木质共鸣腔所独具的音色并散发出来才是真正的高级别。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提琴在现实中的音色并不是水润高光泽的,如果系统回放时的声音顺滑到没有一丝涩感反而不太正常。总之,我向你保证,高级系统下的大提琴质感绝对会让你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而这首《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序曲》作为系统测试曲目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同时也兼具了打动听者的能力。

PS.关于《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序曲》的一些零碎点滴:

*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一共有6组,每组中又各有6首曲目,序曲只是第一组的第一首,完整长度约为2分半左右(演奏速度不同可能略有差异)。

* * 巴赫的乐谱基本没有速度标记,所以如何演奏,速度与情感表达上如何把控给了演奏家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这也是大师们与一般演奏者在这套组曲的演奏上体现出效果强弱分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公认最好的演奏家有3、4人,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了解。

***  凯萨尔斯少年时期在老店铺中发现这套后来闻名于世的组曲曲谱后,据说花了20年时间练习,人到了中年才敢在公开场合弹奏巴赫的这套曲目。

**** 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也出过这张专辑。
发表于 2019-1-8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消灭零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3-28 19:51 , Processed in 0.0507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