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7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赏富尼埃的几版巴赫大无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26 09: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9-27 12:49 编辑

“陌生人如玉,君子世无双”

法国大提琴家——皮埃尔·富尼埃,以优雅、高贵、人文、富有抒情性的演奏风格,享誉于世。

他的节奏舒缓妥帖,音色温厚,内涵深刻,情感自然,演奏如娓娓道来而又虚怀若谷,并不以表现自我为目的却自有个性,颇有“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之感。

关于他的生平: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erre_Fournier


我们今天来聊聊,他的几版《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富尼埃的CD化的大无录音共有4套。分别是:

1. 1959年日内瓦广播录音,ADDA厂牌发行。

2. 1960年汉诺威录音,Archiv发行(后被DG重新制作发行过,再后来大禾花也发行了)。

3. 1972年东京现场录音,TDK发行

4. 1976年日内瓦(教堂录音)版,飞利浦发行


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9-26 16:02 编辑

巴赫大无这个曲目,被称作大提琴的“旧约圣经”,在整个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记得大学时期,在同学的推荐下,看了一部电影——《美国往事》,瑟吉欧·莱昂执导,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看到影评中有一句话:“在《美国往事》里,男人可以看到自己的一生”。

后来我也反复看过这部电影多次,每每内心有不同的波澜、触动。

大无这个曲目,也是如此,每次听,都能有新的感受,仿佛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都包容在其中: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下面,我就介绍介绍我听过的这几版富尼埃演奏的大无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5:34 | 只看该作者
前排zhanzuo
4#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6: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9-26 17:54 编辑

富尼埃在Archiv的这套大无录音,录音时间是1960年12月的20-22日以及28-29日(中间因圣诞节休息了一周时间),

地点是在德国汉诺威的贝多芬厅(Beethoven-Saal)。这个Beethoven-Saal厅还“出产”过不少名盘,如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ff)1964-65年间在DGG公司的那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这套大无录音在富尼埃的演奏生涯,或者说大无的唱片中,都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在这个录音中,富尼埃的表达不疾不徐,流畅自然,毫无窒碍,浑然天成。

这么多的大无版本中,只有富尼埃的,让我有听米尔斯坦小无时,有过这种感受:仿佛“听”到了整个宇宙……

PS:富尼埃使用的是GOFFRILLER大提琴(1722年),这把GOFFRILLER在富过世后,移主马友友。

以下是网上的一些资料,转载自 https://www.douban.com/note/609397299/

“以技巧上的保证论,富尼埃是辉煌的,且自始至终维持着温暖音色。其次,录音质量相当的高——比之斯塔克版,具备着更悠扬明亮的共鸣氛围。不过另一方面,他恐怕永远也做不到斯塔克那样轻车熟路的神奇硬技巧吧。”

“在许多个聆听时刻,我都会发现富尼埃那种内向性的演奏风格极具魅力,但是也有少数那么几次,他的运弓里,似可感知到一些过于紧张的成分——这多少形成了某种不舒适感。富尼埃的拉法,无疑是更为堂皇与奥妙、复杂的一种了,在平衡度与流畅感方面,我也更加赞同他的处理。亲切化(genial,也可译作“和蔼”,下文中科万与吉尔两位做了特别探讨)的作风,帮助他避开了表面的仓促”

“第一号组曲开头的序曲伊始,富尼埃就倚靠着自己那套处理音符的呼吸方式,并保持着弹性而敏感的反应……倘若说斯塔克的演绎象征着一份公平率直的“自白书”,那么富尼埃的演奏,不如说倾向于那类一对一的、极具私密属性的交谈。”

“富尼埃演奏中的温暖感无疑是很丰厚的,以至于令你容易忘记他那些在速度上产生了滑动(slip)的乐句。”


这版CD,首次发行Archiv厂牌,日本天龙虚字压盘,发行价为5200日元。



后来DG也拿来重新发行了,以DG厂牌首版发行的是西德PDO版本。封面是这样的。



再往后,DG在制作大禾花系列的时候,再次转制发行了这个录音,封面回归使用了黑胶封面的样式





5#
发表于 2018-9-26 23:10 | 只看该作者
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9-27 12:47 | 只看该作者
这来回不就同一个录音嘛 但确实非常的好听

点评

Archiv(DG下属古乐)厂牌的1960年录制的这个录音,确实发行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一个录音~  发表于 2018-9-27 12:52
您好,这4个都是不同的录音。只是演奏家都是富尼埃。 1. 1959年日内瓦广播录音,ADDA厂牌发行。 2. 1960年汉诺威录音,Archiv发行(后被DG重新制作发行过,再后来大禾花也发行了)。 4. 1972年东京现场录音,   发表于 2018-9-27 12:49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9-28 11:08 编辑

这套是富尼埃于1972年东京现场演奏录制的一套大无录音。

据富尼埃自己所说,相对于之前的演绎,他自己更喜欢70年代后的两次录音,主要是因为心境和对曲目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在这套唱片中,富尼埃的演奏,听起来确实不如Archiv那套中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有一些小的抖折反复。

也许现场录音的意义就在于“不完美”而如实的反映了演奏家在当时现场演奏时的表现和情绪的走向。

这有点像类似于电影和现场的话剧表演,一般来说话剧演员的表演功力,是会高于电影演员的(现场话剧没法NG~)

曾经有人问海菲兹,为什么不灌录帕格尼尼曲目的唱片,他说:“在我哪个年代(实际上是30年代,也是他技术上最巅峰的时期)唱片是不能剪补的,我认为我的技术不能使我满意的演奏它,所以我不录”。

纵使技术强悍并且自视甚高如海菲兹,居然自认还有不足以完美无缺的演奏的曲目!

这也侧面说明了在一个不允许NG(后期制作)的情况下,要拉好一个高难度曲目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富尼埃对大无这个曲目以及与巴赫精神内核的深刻的理解上的。

另外,富尼埃这套TDK的访谈里面有谈到他对大无这个曲目的理解。他还说了一下那个时代有先进者会尝试用中提拉大无是件很恐怖的事。

PS:在1974年,也就是卡萨尔斯死后的第二年,富尼埃应邀到法国南部的普拉德斯(Prades)在卡萨尔斯创立的年度音乐节上演奏这套巴赫组曲。那天在普拉德斯城外的圣米切德卡萨教堂内坐满了听众。他们深深地被富尼埃追思卡萨尔斯的演奏打动。在全曲结束时,没有鼓掌,而是全部听众在寂静中肃立。

这套TDK的大无,据我所知就发行过一版。目前二手市场上价格不贵,颇值得购买欣赏。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9-28 13:23 编辑

最后一版是1976年录制于日内瓦的XX教堂的一版大无录音,

众所周知,飞利浦在室内乐录音和制作上,有非常深的造诣,他家的录音呈现出醇和绵密,营造出微微偏暖的色调里有带点昏黄感的效果。

这一版的大无录制时,富尼埃已是70岁的高龄,如果以人生三境界来说,应该已到了“蓦然回首”的阶段。

事实上,从我的听感来说,确实是如此的。

这版的录音中,富尼埃仿佛褪去了那种“贵族气质”,而仿佛是更接近于质朴厚重的表达方式。

加上教堂录音所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感,仿佛让人置身于夜空之中,

钟何鸣兮应霜气?剑何伏兮动星躔?列子何方兮御风而有待?

古代颇多文人骚客对宇宙,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恰恰和巴赫的音乐里传递出来的思想互相应征。

也许到了某种程度后,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不在于“精进”,而是更多在于“思考”吧……

至于巴赫大无音乐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核,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

这版飞利浦发行的富尼埃巴赫大无,是日本飞利浦独占录音,首发是2个单张(三洋古铜盘基)。目前二手市场上价格也颇不低。



后来也出过一套厚盒的2CD合集,是为二版。








9#
发表于 2019-8-3 00:25 | 只看该作者
好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20 01:04 , Processed in 0.0622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