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195|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15)——— 最難忘的事,也是最遺憾的事,趙先生和MKS-X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7 12: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觀看過日本音響雜誌《斯蒂洛桑多》的朋友都知道,在厚厚的季刊的後半部份,有你期待已久的管野沖彥先生的連載文章《唱片演奏家訪問》,是白髮蒼蒼的桑多領軍人物管野先生去日本各地拜訪有持續熱情有獨到之處的音響愛好者,他們利用自己的理念與喜好,調整器材與周邊環境,在自家的環境中鳴放唱片,像演奏者一樣重新演繹唱片上的內容,所以被叫做唱片演奏家。

據說採訪對象的選擇並不是隨便的,並不是誰和管野先生關係好,就可以參加或插隊的,而是發燒友們將自己家裡的器材情況和把玩心得做成文字和圖片介紹,發給編輯部,編輯部進行嚴格刪選,排隊採訪。太港的器材當然不能上畫,太不上檯面的居家環境當然也不能上畫,所以,你在雜誌上看到的,都是那些經過細緻挑選后才決定拜訪拍攝的人家,這些人家要么是有高尚職業金幣多到數不完,在器材投資上毫不吝嗇;要么是音響專業人士,對聲音的理解和調教有獨到之處;要么是對音響有著積極熱情的人士,專門打造了聽音室或者對擺位和環境進行了近乎苛刻的重組。所以,在斯蒂洛上多雜誌上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光鮮亮麗的器材登場,非常有腔調的居家環境,以及頗有經驗和獨到體會的唱片演奏家。

我們旅居日本的友人KELL先生,多年之前已經將自己家的音響設置情況寫成介紹并拍照發給斯蒂洛桑多雜誌社,希望管野先生能來拜訪,為國人爭光!但事與願違,據說到現在還在排隊輪候中。

管野先生的連載文章《唱片演奏家訪問》,173期採訪以前任職日本高級音響品牌VICTOR(勝利)的設計師,使用者的熱情不能輸於設計者,家裡依然使用VICTOR的旗艦單聲道後級放大器ME1000的藤原先生,而且只採訪了一位先生(以往都是兩位,在早期還有三四位一起登場的情況),從174期開始就很遺憾地中斷了。

受人關注的《唱片演奏家訪問》,據推測是因為管野先生的身體狀況不是最好,所以於桑多174期開始無限期停播。該節目是小張最喜歡看的桑多主題之一,相信各位的內心都非常焦急,在這樣的時刻,要有SAY!要有人站出來!要有人接過管野先生的槍!

多年以來,小張一直愛讀這樣的文章,但絕對不敢動手以此為標題撰寫文章(印象當中,也只有採訪上海的大燒WX先生時,唯一打擦邊球使用了一次:以“WESTLAKE的唱片演奏家WX”為標題,那是6年多以前的拜訪,WX先生當時的配置的確給了我留下了絕對震撼的聽感和強烈的刺激:西湖BBSM12喇叭,JADIS前後級功放,MARK 31+30轉盤解碼等等)。小張的文筆太過淺薄,專業知識也太過缺乏,品味和格調更是連管野先生的1/10都及不上,怕侮辱了這樣精彩、頗具深意的專輯名稱。在管野先生微恙停筆后,如果我們就坐著甘等著,像等運到一樣期待下一期桑多上會繼續刊出他的文章,這樣做未必有些消極和缺乏意義了,那麼怎樣才算一名積極的Sounder呢?做些什麽才能在遺憾中成長希望呢?小張有了繼續為立體聲論壇的朋友們撰寫此類文章的想法,要接過管野先生的筆桿!在暫時看不到桑多雜誌上管野先生《唱片演奏家訪問》的時候,你可以來中國立體聲網站看看小張的《立體聲之友專訪》,解解悶。
寫一些積極的參考文章,拜訪熱情的音響愛好者,介紹論壇上的燒友們給大家認識,與桑多不同的是,可能這些燒友并非使用頂級器材,居家條件也可能非常苛刻,但與桑多唱片演奏家一致的是,他們都是對音響有著極大熱情與獨特見解的,長期堅持的音響迷。因為共同的愛好,我們走在一起。

今天,小張斗膽撰寫以《立體聲之友專訪》為標題的系列文章,這是向桑多雜誌《唱片演奏家訪問》起立喝彩的節目,也是向尊敬的管野沖彥先生致敬,表達強烈學習之心的舉動。

承載著前輩的理念和心血,《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15)登場了!

最難忘的事,也是最遺憾的事,趙先生和MKS-X的故事

謝謝


推荐
发表于 2019-10-23 22:33 | 只看该作者
一样的困扰:本地商家设计安装在墙面的扩散板,后期想拆却发现太麻烦了

点评

一點也不麻煩,張氏國際幫到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1923451  发表于 2019-10-24 09:3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9-10-24 0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hrisalex 发表于 2019-10-23 19:41
有很多人去拜訪過趙先生的系統,比如上海灘著名大燒W君,他說這對箱子有潛力;還有公認的金耳朵B君,說這對 ...

持保留意见,还是多试试摆位,一般除非不规则或极端比例,否则把空间缩小的做法总是最后考虑的。

空间大到喇叭低频不足是种幸福^_^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6:5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窩是校長

一位友人給我發來一張照片,在裝修良好的聲學房間裡,有一對外觀美式風格的金屬箱體揚聲器,兩枚單元是鑽石型,縱長條揚聲器的背後還有兩個裸露的金屬疙瘩分頻器,這張照片別人也曾給我看過,機器的主人在上海,卻一直沒有機會得見

友人問我道,“校長可曾為這位先生寫過一點什麼沒有?”我說,“沒有,也不認識”。他就正告我,“校長還是去拜訪下寫一點罷;這位趙先生知道校長,也很愛看你的文章”

友人是熱心腸,他從中做媒讓我們兩人在網絡上見了面,接著就開始了平靜的聊天,從對話第一句“你好,校長!”到確認拜訪“後天下午兩點怎麼樣?”,一共只用了短短48個小時,不是所有人我都會想去拜訪,為什麼他吸引我?因為對方有一點確實打動了我,他似乎很把音響發燒當回事,在我還沒來得及回覆的時候,他一個人自說自話,接二連三將有關於他這對罕見揚聲器的信息都找給我,寫了大段大段的文字,等我回頭拿手機看聊天記錄,才發現他已經接連發了十幾段內容,都是關於他的寶貝揚聲器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03 | 只看该作者
“校長,儂好!”

當趙先生的試聽室在我面前展開時,我還是有些驚訝,我很少在居家環境見到這樣奢侈使用面積打造的大聽音房,一進門是衣帽間,衣帽間的唯一出口,正對著聽音房,他把客廳打造成了獨立使用的大聽音室,而且平時住在樓下一層,這裡只是為了單純聽音樂而改建的

目前聽音室的尺寸,將近28平方米,是2015年重新裝修的。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把原來的客廳改建成一個相對規整的聽音房。考慮到聽音房設計是一門專業的科學,趙先生還特意在網上找了本地一家專門設計並提供聲學材料的商家。這位商家派了一名工程師上門來丈量尺寸後給了一個設計方案。因為沒有任何經驗,便聽從了這位設計師的建議,想不到,卻開啟了遺憾的旅程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06 | 只看该作者
本來客廳寬度有4米,結果為了達到師傅計算後的最佳聲學比例,硬生生地改成3.6米,兩側各少了20厘米。除了地面外,四周牆壁鋪滿了兩次餘數擴散板且在空餘處全部貼了吸音毛氈,趙先生聽著聽著就發現了問題,中高頻吸音過頭,聲音太乾不自然。於是便下定決心開始第二次施工,把天花上的吸音毛氈全部去掉,換成光滑的環保木皮。同時把頂上的擴散板也一次性全部拆下,改成部分貼上國產聲博士出品的波浪擴散板

改建完畢後,聲音明顯改善,聲音不再乾癟,整體混響時間在150赫茲到4K赫茲範圍,基本上達到0.38秒。或許最理想的改造,應該是把其餘的擴散板也一併拆下。不過由於房子已經開始住人,大面積施工已無可能了,只好留下遺憾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08 | 只看该作者
這對揚聲器就是美國Polymer Audio Research MKS-X,你沒聽到過這個牌子很正常,因為它不是像B&W或WILSON這樣的頂級大牌,這是一個產量很少的美國個人品牌。主事人Daniel Khesin於2006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創建該品牌,從那時起,陸續生產了Logic以及後續的改良型Logic MKII,旗艦級且昂貴的Master(每對零售價13萬美元),然後是MKS和MKS-X,他們還有一個超低音揚聲器Sub,其產品線和一般揚聲器廠商不一樣,他們的產品少而精,所以每種產品都被設計為旗艦級產品,想要幾千美金的入門產品?對不起,沒有

不過Daniel太任性了,他現在已經把公司關了不再做音箱,公司網頁也停止了更新,一不小心,趙先生手上的這對MKS-X或成孤品,為什麼是孤品?因為每一對MKS-X都會在持續改進過程中,所以每一對都有可能與前作有差異,每一對都會比前作更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09 | 只看该作者
Daniel Khesin是一位非常帥氣的年輕人,濃眉大眼像華爾街的Banker,很難與音響設計師掛起鉤來,據說他與音響的結緣,是當他14歲第一次去洛杉磯看望叔叔時,見到的巨型號角揚聲器與一整牆的電子管機。在他的回憶裡,90年代的Goldmund Mimesis揚聲器的音色、Wilson Audio Grand Slamm揚聲器的低頻,以及後來德國人Von Schweikert的旗艦設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olymer是有含義的,英文的字面解釋是有機聚合物,詞根出自於希臘語:polys代表的是多,而meros 代表的是小單位,所以很多相同而簡單的小單位連結在一起的高分子量化合物,我們稱之為聚合物,例如塑膠和高分子材料

為什麼取名Polymer,原因是因為箱體。什麼,這個箱體不是鋁合金的嗎?非也,儘管Daniel Khesin承認鋁材作為箱體材料比傳統MDF要好幾個數量級,鋁材具有很高的剛性及合理的重量,並且容易加工成型,但他只是在箱體某些部位用了鋁材,但更多使用的,是多種金屬結合而成的合金,這種合金具有零振鈴模式,比鋁高出5倍的結構剛性,是理論上理想的箱體材料,MKS-X揚聲器的金屬前障板重約130磅,比某些體積是MKS-X兩倍的落地式揚聲器本體還要重,就是因為使用了特別的合金材料箱體,這塊前障板擁有比鋁更好的剛性與阻尼,需要在CNC車床上銑削16個小時

抑制箱體共振需要適當的外部材料,但也需要適當的內部支撐。MKS-X的內部加強筋使用螺絲固定在4個面板上。加強筋塗有阻尼化合物,並用吸音材料加以包裹。同時箱體也為揚聲器單元分配不同的獨立腔體。中音單元所在的腔體是用堅固的金屬實心坯料直接挖鑿加工而成的,不是用金屬板材拼接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09 | 只看该作者
他們使用了Accuton的鑽石高音和中音單元,目前越來越多頂級揚聲器使用鑽石高音,但使用鑽石中音的就少得多,首先的原因是價格昂貴,即使單元直徑從1寸變為2寸,成本不是翻倍或略有增加,由於製造難度增加,成本會成倍增長

鑽石是揚聲器工程師夢寐已久的振動材料,因為它具有目前所有材料中最高的剛性,從而使圓錐振膜在理論上得以充當理想的活塞,所有其他材料的振膜都無法完成完美的活塞運動,尤其是在重放高頻頻段時,振膜形變會導致本體發出聲音,因此無法準確再現樂器的聲音。鑽石完全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它沒有自己的聲音,可以完美地重現音圈提供的能量而不會改變波形

請注意,Polymer使用的是純鑽石,因為有許多其他公司聲稱他們使用鑽石高音,實際上這些只是鋁或其他振膜表面塗有鑽石粉而已,這與單顆水晶鑽石完全不同。重工業使用鑽石塗層已有多年歷史,例如製造金剛石塗層鑽頭,可以使得鑽頭更有效率也延長使用壽命。這是一個非常便宜的過程,當然也不會產生任何與純鑽石剛性相近的結果,順便說一下,為鑽頭進行鑽石塗層,大概只需要20美元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說中高音好壞大部分依賴中高音單元振膜本身素質,那麼低頻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箱體設計,他們做了很多試驗和試錯,結果發現,在低於200Hz的頻率下,房間不再是反射環境,房間成為揚聲器的一部分,他們希望揚聲器即使在很小的音量下也能產生高分辨率的動態低音,這與許多只有在大聲壓播放時才具有高質量低音的揚聲器思路相反

3/4英寸鑽石高音,2.1英寸鑽石中高音,5英寸中音以及兩個6.5寸低音,中音與低音盆面材質看上去類似,據介紹是特別加料的純鈹振膜,作為軍用材料的鈹,用到揚聲器振膜上,6.5英寸應該是世界範圍內最大的純鈹振膜了,儘管我有所懷疑,但來自銷售單位的說明白紙黑字,他們還說明振膜是從美國寄給遠在丹麥的揚聲器單元名廠Audio Technology,由他們組裝上磁鋼和盆架,再寄回美國安裝到箱體上

Polymer使用小口徑振膜雙低音,無需將揚聲器放置在靠近側壁或後壁的位置即可實現低頻延展,這會使揚聲器處於房間中間的最佳位置,以獲得完美的脫箱感與結像力。你看到現場的擺位,是拜託著名音響推廣人,香港安美的安迪先生來訪時幫忙設置的,其實也設置過將揚聲器推往側牆和後牆的擺放,但頻響測下來還是現在位置更為平坦一些,所以在地板上做了標記,沒有移動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Polymer Audio Research選擇在2015年美國AXPONA音響展上推出這對MKS-X揚聲器,全金屬箱體,硬質振膜,阻抗4歐姆,靈敏度87DB,4路5單元,頻響範圍30 Hz–70 kHz(+/- 3 dB)每對價格六萬美金,這還是分頻器內置的版本,眼前趙先生這對,是價格更高的分頻器外置版本,外置版本在低音驅動性上會更為理想

這對揚聲器並不高聳,這可能是我見過在這個價位最矮小的揚聲器了,高度大概是1米,擁有非常窄小的前障板,其設計理念與Vivid Audio的Laurence Dickie和Vandersteen Audio的Richard Vandersteen一樣,追求盡量小面積的前障板,實際上現在的寬度尺寸,是遷就6.5寸低音直徑的最小設置了,考慮到其較小的地面站立面積,對於住房面積較小的用家來說,這是福音,不過,單個重量365磅的重量,對於用家擺位移動是極大的考驗

還有一些您可以看得到的特徵,也是對聲音有著重大幫助的,複雜的幾何外形與內部填塞美利奴羊毛織物解決內部衍射問題,從後面的倒相孔可以把手伸進去摸到羊毛織物;在倒相孔下面的,是兩個黑色鐵飯盒,裡面是外置分頻器,配合金屬箱體,以減少放在內部時的震動干擾;從分頻器再往下,就是兩個WBT高級喇叭線純銀端子(不可雙線分音),順便說一下,在你看不到的喇叭端子背後,是實驗室級純銀機內連線,通過分頻器,一直連接到單元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和趙先生的聊天,是在音樂聲中進行的,他鳴放了他鍾愛的傳統民樂戲曲,中高頻的反應很鮮活卻不會刺激,讓人驚嘆的鑽石高音美麗,整體聲音骨架線條感清晰,後來,以我帶去的爵士樂錄音作為低電平背景音樂, 我們的對談開始了

校長:請談談您的發燒經歷吧,我最想知道的是,您發燒的原點

我的發燒是從1992年開始的。 父親托人弄了個免稅指標,買了一台索尼進口組合音響以及一批進口CD。那套組合音響有一對三分頻帶8寸低音的。整套音響包括了圖式均衡器,一體式功放+磁帶卡座,以及獨立的CD唱機和黑膠轉盤。相比之前用了十來年的飛利浦盒式錄音機,這套組合音響出來的聲音給我帶來無比的震撼!從此我開始購買CD,當時還在大學念書,省吃儉用的我買了一些自己喜歡的CD唱片

我買的第一張CD是卡朋特樂團的金曲精選,寶麗金滿銀圈版。90年代初,上海出現了一批發燒器材商店,比如中圖公司和農工商心族音響等。我一有空就會跑到這些店蹭聽高檔音響。我陸續知道了馬克、麥景圖、勁浪、寶華、天朗、英國之寶和JBL等歐美品牌。從上大學開始, 我經常去音樂廳聽音樂會。我期望能搭建一套能重現音樂會現場的音響系統

自己的系第一套系統,準確地說,是從耳機開始的。大學畢業後有了收入,我買了一台索尼的CD隨聲聽配上原廠耳塞。後來無意中上了耳機論壇,看了一篇小白寫的文字,開始了器材升級的不歸路。等到了2000年成了家,我開始搭建自己的音響系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28 12:12 , Processed in 0.0850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