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116|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月特輯 ——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上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14 00: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卷首语


十月國慶重磅選題,2019年最重要特輯

心理素質比較差,在意別人看法的人,與自己不熟悉的人交往時,都會出現一種緊張或激動感,並反射性地引起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正腎上腺素等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從而使人的心跳加快,毛細血管擴張,即表現為臉紅

不管是音響評論員還是音響生產者,你的產品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回顧以往會不會令你臉紅,都是大家悶在肚子裡的話題。今天我們就借題發揮,請評論員談談怎麼寫不令你臉紅的文章,請生產者談談怎麼做不令你臉紅的產品

這次的參與人數超過預期,而且中外嘉賓齊聚一堂,參與這次主題分享的評論員有五位:潘志強、StevenTam、啊嗚、TrashBox、校長,參與分享的生產者有九位:Laurence Dickie、Nelson Pass、細井研志、bwck2000、Angus、戴尚镯、xshorizon、激光鼠、劉嘯天,合計十四位

計劃這個主題已久,如今音響評論文章氾濫,音響產品層出不窮之際,對於音響評論員和對於音響生產者,今次的特輯,都是一種友善的提醒和鞭策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月特輯  ——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中集 ( 細井研志、Angus、戴尚镯、激光鼠、劉嘯天 )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008&extra=&page=1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月特輯  —— 寫不臉紅的文章,做不臉紅的產品  下集 ( Laurence Dickie、bwck2000、xshorizon、Nelson Pass )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 ... 2009&extra=page%3D1


手機微博閲讀:

微信公衆號閲讀: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20 | 只看该作者
写不脸红的文章
做不脸红的产品

文  |  潘志强

继上次的“XX城市发烧往事”之后,感谢“中国立体声论坛”网站和“立体声之友”微信公众号的Chrisalex_校长先生再次选用了我的选题“写不脸红的文章,做不脸红的产品”。作为选题发起人,我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含义和缘起

“写不脸红的文章”是我父亲对我说的话,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整整4年了,我一直清晰地记得他仿佛还在我面前,刚刚说完这句话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22 | 只看该作者
父亲曾经两次说过这句话

第一次的时候是1999年夏天,我从银行辞职去广州《视听博览》就职时,父亲是极度反对的。在准备去广州之前的那些日子,他甚至不愿跟我说话。只是有一天他看着我的行李问我:“你在银行干得好好的干嘛要走?”

“我讨厌和数字打交道,天天记账数钱。我以后就是跟唱片和写稿打交道了”

“那你好自为之,凭本事吃饭吧。希望你写的每一篇文章,以后什么时候自己翻出来看都不脸红”

我并没有问他“不脸红”是什么意思——是行文造句有水平,自己看着不脸红?是表达观点真实准确不违心,问心无愧不脸红?还是知识水平跟得上,不犯错不露怯,不会误导读者而脸红?我并没有多想

只是从那时候起,每月都要交几篇稿,这三个问题也就经常遇到,我才慢慢琢磨出来可能父亲说的“不脸红”,包含了这三方面的考虑。好在无论是在周道先生手下的《视听博览》杂志还是黄彤先生手下的《高保真音响》杂志都是培养人的地方,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黄彤主编给我讲解数码音响的编码和解码原理,杂志的软件负责人陈立老师给我找来很多歌剧的相关书籍;而《高保真音响》的老主编李军老师更是在我来的时候就告诉我:虽然我们做的杂志是给业余读者看的,但是编辑一定要成为专家,文字工作的专家和音响技术的专家,不能在技术问题上自己搞不懂,而且更要有公正客观的立场,不能误导读者

我是个从善如流的人,感谢这些前辈老师们对我的引导,让我逐渐在工作中走上正轨,我也从此了解到1999年父亲对我说那些话的真实含义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34 | 只看该作者
我走到了抑郁症边缘

父亲第二次说这话是2011年夏天。那年因为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不顺利,我整个人内心崩溃,走到了抑郁症的边缘——整夜睡不着,要靠安眠药帮助。自己也去过医院的精神科求诊——但是拿着病历去单位请假时,还遭到同事的笑话——因为病历上医生竟然写了“病人自述为抑郁症”。我父亲也是医生,于是我请了十天年假回到老家贵州父母身边

回到家里的前几天我痛哭了几场,父母都年纪大了,很多时候只是在静静地听我倾诉。大约三天以后,我情绪稳定一点之后,父亲跟我说起了他年轻时代的很多曲折的艰难往事。 很多事情都是我第一次听到的

后来父亲说: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你以前做的事,写过的文章,有没有让你脸红的,如果没有,就应该没有什么想不开的

有没有呢?凭心而论,我没有敢在父亲面前说我完全没有。虽然绝大多数我都可以说在写的时候是没有让自己脸红的,但是有的东西过了几年再看,却依然有让我脸红的地方——有的是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审美趣味改变了,或者是眼界更开阔了,今天再看以前写的东西,有时候会觉得是有时代局限,个人局限的,难免会有夸张和偏颇的地方,而想到它如果因此误导了读者,真是让人惶惶不安啊

父亲的职业是医生,他一直要求我要凭本事吃饭,工作要严谨认真。不论是在银行记账还是在杂志社编稿子还是写稿子,都要对工作负责,回顾自己做的账或者写的文章,都不能脸红——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高的要求啊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36 | 只看该作者
做不脸红的产品是对自己的要求

2014年,我和何斌武先生创立了平均律音响品牌,专注于音箱的设计和制造。我又一次放弃了驾轻就熟的工作,去陌生的领域开荒。而那时候我的父亲已经无法直立下床了,我回家见到的是衰老的变矮了很多变瘦了很多父亲,夏天也要在家里戴着帽子,他已经没有力气跟我说话了。想到小时候他对我的教育非常严苛,无论是没有考第一还是弄丢东西都经常挨打,但是又会在我生病的时候让我靠在他背上听他心跳的那个人今天变得那么衰弱,我的眼泪都快忍不住了

我只想告诉他,我知道他对我的要求,以前他要我写若干年后自己读起来不脸红的文章,现在我们会做任何时候提起来自己都不会脸红的音箱,我知道他一定是这么想的,但是他已经说不出来了

第二年的7月,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37 | 只看该作者
父亲没有见过我们自己品牌的平均律音箱是什么样的,他并不是音乐和音响爱好者。但是我记得若干年前,还是一个学生的我攒了一百多元在贵阳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张CD:DG卡拉扬版本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我妈知道了把我痛骂一通,父亲却为我说话:这是世界名曲,值得花钱买来听

“做不脸红的产品”——父亲并没有跟我说过,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们创立品牌时我默默许下的愿望,并且一直按照这个要求在执行

我相信这也会是父亲对我的要求

其实,他只是想要求我一辈子都做一个行得正的人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42 | 只看该作者
宁愿被人讨厌真实的您
也不要为了讨好而改变自己

文  |  StevenTam

这次写稿的专题《写不脸红的文章,做不脸红的产品》,对于 Steven 来说,可算是“未下笔便己完成”的文章,音响评论员的文章就是产品,每一次的发言,每一次的分享,每一个的文字,都代表着音响评论员的个人品牌。要成为真正的音响评论员,要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对读者负责任,这是最重要的东西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43 | 只看该作者
毕竟每个人的喜好和取舍不同,说好容易说坏难,相比起“坏”,评论音响产品时,我会使用"我不喜欢"来形容我不欣赏的地方,因为这只反映了评论员的个人喜好,在只有"好"、"更好"、"非常好"、"最好"的音响媒体世界中,读者们可以用时间做眼睛,寻找真正值得您信任的音响评价员,Steven希望未来会出现更多真正的音响评论员,不再为代理和经销商写文章,而是创造一个真正服务读者,提供的营养价值的音响清泉

音响评论员的责任不是介绍音响产品,而是要为厂家和代理与客户之间提供讯息连结,为发烧友筛选好产品,同时将对产品的体验回馈给厂家,让他们进一步改良产品。理想主义下,音响评论员在音响推广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而推广音响品牌不应是叫人买该品牌的东西,而是要将"品牌理念"和"产品讯息"传递到顾客身上,为品牌找到喜欢它的客人,还令到客人喜欢上品牌,都是推广音响决胜负的关键,只有找到真正适合的用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成功推广,反观,硬是把产品推到不合适的人身上,伤害了顾客的体验,口耳相传出去,也只会消耗品牌的名声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45 | 只看该作者
音响评论员多年来肯定接触过无数的音响产品,但对于购买音响的玩家或读者而言,却很可能是第一次接受音响的体验。第一次进入音响世界,即使是现金充裕的音响玩家,音响器材也不是他们随手可得的东西,更不可能是每天都有机会聆听的东西,而是每一个发烧友朝思暮想想得到的东西,包含了长时间的期待以及兴奋的心情,在我看来,每一位读者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对谈,每一次器材介绍,每一次示范会,很可能会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记忆,把这些环节尽量做好,同样是音响评论员的责任

为何而写?为谁而写?没什么人看,还写来干嘛?

如今的音响圈,无论是平媒、网媒、自媒体,大家都围绕着产品做文章,随便拍照开箱器材,写写产品规格,抄写官方网站的资料,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关注了,不过,别人的事,就交由别人去做就好了。对我来说,关于产品评论,评论的意见是最具价值的,什么都推荐相当于什么都不推荐,好的评论文章就跟好的音响产品一样,必须经历时间的考验,将来的某一天,别人再次看起来仍然能够感受到当中的趣味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47 | 只看该作者
Steven 是怎样写音响文章的呢?一般情况,只要想好了题目,我会用半天左右进行资料搜查,两个小时下笔,一篇音响分享的初稿就能在一个晚上写出来,之后重写,错别字修正,再重写,就能成为杂志上或网络媒体的文章,然而,在撰写专题报导或涉及专业知识的文章时,资料搜集和考证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而在一路下笔的过程,我会不断问自己:一般发烧友真的能看懂吗?真的没有写错的地方吗?有令观众产生误会的地方吗?这样说明就足够了吗?标题够吸引吗?写文章是一种生活的坚持,不断地尝试,不停的,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哪一篇文章会成为转折点

写文章要进步,不是来自别人的赞赏,而是每次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之处,越是挑剔的观众,越是能推动自己的成长,更关键的是,作者的热诚绝对不能输给读者的好奇心,一篇好文章就能诞生,种子这种东西,就是要埋在泥土里的。到它发芽之前,你都不会留意到它的存在,我是这样相信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26 02:57 , Processed in 0.0645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