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看了之後兩個字(第142集)----老松來也!探秘日本石井式樣板房,松浦正和私宅專訪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3:03 | 只看该作者
測試與聆聽哪個更重要

首先,麥克風測量和人耳聆聽,兩者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讓聽眾聽到自己喜歡的聲音,因為測試時我在場,所以對於一些特定頻率的感受會比較熟悉,長時間之後,關於頻響曲線的感知有了經驗,對聲音特性有了理解, 依靠人耳聆聽基本就可以抓住重點,養成了習慣性的反應

從《STEREO SOUND》雜誌上,我們所看到石井先生的形象,總是拿著麥克風進行揚聲器的測量,當我們想到松浦先生的印象時,總是他蹲在揚聲器面前,眼睛貼近振膜聆聽每一個單元的聲音,這些照片被雜誌刊發出來後,我總是很好奇,他到底在幹什麼





22#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3:15 | 只看该作者
完全不一樣的擺位方式

我也不知道我在幹什麼(笑),很難用言語解釋自己在聽什麼。嗯,不單單是單元,還有音場,箱體的震動等,結項的大小,形狀是三角形還是其他。其實站在喇叭單元面前,不單單是聽喇叭單元的聲音,而是根據整個房間的反射,倒過來聆聽喇叭單元的位置,是否感覺到在正常發聲的狀態,這樣的反過來的思考

根據揚聲器的不同,站立在喇叭前方的距離也會不同,B&W會是15厘米,SONUS FABER的會是20厘米,根據這些調整,聽房間的反射,來判斷本身發聲體的狀態,在聽的時候,頭腦中已經開始飛快地計算了

我家裡的揚聲器,進行了大角度的內凹處理,做擺位的時候,並不單單是耳朵的記憶,也有技術理論的支持,最後才呈現出這樣不一般的擺位





23#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3:22 | 只看该作者
煉獄般的石井式測試

國外產的揚聲器,說明書有正確離牆距離,比如B&W的說明書上,說明離開背牆與側牆各多少厘米,但仔細一想,這是不是合理的?對於一個3米x2米的房間,如果離開後牆50厘米合理,那麼換成8米x10米的房間呢,是不是就不可操作了呢?

石井式的方案,是將房間的長和寬均分成10份,這樣整個房間就變成了100份,以100個點來測量,根據麥克風在這100個點測算的數值,來規劃揚聲器所在位置,是這樣來考慮擺位的,這是當時考慮房間脾性時提出來的問題,石井先生說:反正再怎麼討論,也不會有結果,先測了再說。於是他就把把麥克風移到這些點一個點一個點挨個去測

是的,每一個點都有測試數據,花費了漫長的時間,喇叭一直在牆角位置,把房間分成100份,把高度再分成3份,然後在這300個點去測試聽到的聲音

(圖片:松浦先生用紙筆告訴我們,如何設定房間的100個點,然後安排麥克風進行測量)



24#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3:25 | 只看该作者
這是我之前房間的模型圖

根據之前房間尺寸拷貝下來的1:10模型實物,連中間的櫥櫃都完全復刻下來,模型是否能真實反應房間的特性情況,當時也進行了討論但沒有結果,所以拿我的房間進行測試,把房間縮小到十分之一大小,結果證明可以實現同等的聲學特性,後面再做揚聲器的特性測量時,就將縮小的揚聲器模型在房間中,移動麥克風來測試,或者移動揚聲器模型的位置,來判斷擺位方法,否則要移動真揚聲器就太辛苦了,我的TECHNICS SB-M1有85KG,但模型只有850G,所以做模型的實驗是輕鬆的

這些手工勞動,完成度很高,質感也覺得很好,全部是石井先生親手做的,35厘米的低音單元就縮小成3.5厘米,當時是用模型的方式先測算,估算出可能性的幾個點,然後在真實的場景中在驗證一遍。模型和現實兩邊都做對比結果,之後發現模型可以替代現實的工作量

(圖片:這本書上的模型,是由石井先生製作的,松浦先生舊宅的聽音室情況,後面的是當時的頻響測試曲線)



25#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3:41 | 只看该作者
讓人肅然起敬的10:1模型

利用模型模擬現場的做法,最早是從20年前開始的。石井式的計算,一開始用實物測量,然後用微縮模型來測,現在是電腦模擬演算,經歷了這樣三步走的過程

當時石井先生從松下電器工業株式會社退休,開始對室內聲學進行全面研究。利用他在四十年代中期磨練的製作技術,他手工製作了精確的模型,並闡明了測量實驗中駐波對傳輸特性的影響,發現理想的房間尺寸比例,可以大幅度改善聲音

現在還會做這樣的模型測試嗎?松浦先生回答不會了,因為現在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數據,有了公式依靠軟件,不用模型也能完成演算。石井式聽音室理論與測試,過程中也進行了調整和演變,因為沒有最新的課題,所以沒有更新研究動向。實際操作時,沒有兩間聽音室是一樣的,因為聽眾不同、揚聲器不同、根據喜好不同而進行不同的擺位,所以也還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

(圖片:聽音室的1/10比例模型。檢查聲學特性時,可以製作模型並通過測量進行檢查。可以看到四周牆面上精確複製的石井式聲學處理,除了再現房間還可以準確地再現揚聲器,同樣是10:1的B&W MATRIX 801揚聲器微縮模型,這個迷你版揚聲器因為裝載了手工製作的單元,是可以正常發聲測量的)



2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07:43 | 只看该作者
中國建造與日本建造的區別

從日本建聽音室到中國建聽音室,松浦所帶領團隊遇到的很多意想不到的難題,第一次在上海建造時,因為使用最自然的材料打造而碰上難題,這些問題原來在日本都不會碰上

在上海施工時的,濕度和水泥帶來了麻煩,上海正值黃梅天,水泥的濕度很大,乾了又濕,濕了又乾,加了抽濕機24小時連軸轉也解決不了;另外材料也會有隱患,日本木料的品質比較高,但在國內很難找到這樣品質的木料,一開始建築商滿口承諾準備木材,施工時突然回覆無法弄到,搞得我們很被動,最終只有從日本準備上等木料海運過去,質量也會放心一些;建造聽音室的重要材料是吸音棉,上海寄來的國產吸音棉樣品,雖然規格一樣,但不同國家產的吸音棉在交叉面上果然還是有細微的變化,拿在手中會有手感差異,但聲音應該都是可以保證的

還有就是施工方的監督,日本的工人,你提出問題,他們一定會跟進解決,但國內的工人需要多一些時間指導,比如說吸音棉表面蒙布是需要用訂書機一點一點釘上去的,釘得漂亮釘得乾淨並不容易,所以網罩面是否能做得漂亮就看工人的做工手藝了,這個是難點,中國施工需要多花力氣監督,有問題的話會馬上讓他們停下來





27#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07:44 | 只看该作者
最自豪的聽音室作品

已經做了160個聽音室,松浦自宅算161個,上海蜜蜂宅算162個,這麼多聽音室作品,最為滿意和自豪的,是自己的這間,因為別的房間都不是我的聲音,我們很重視重現顧客需要的聽音室,屬於他自己喜歡的聲音。上海建聽音室時,一開始與客戶溝通很重要,溝通的時間是最長的,讓他知道他到底需要怎樣的房間聲音

不過,每一個房間都是遺憾的藝術,如果要說自宅遺憾的話,那就是面積尺寸,如果能再大一些就好了,土地的面積,容積率,當然還有經費的問題

目前所做過最小的房間,大概是目前尺寸的一半(6帖大小),最大的房間,是一個音響企業的聽音室(很抱歉無法透露是哪個企業),尺寸是10米x8米x7米,使用的揚聲器是木下正三先生設計的REY AUDIO RM系列大型揚聲器,後期在擺位移動的時候,完全推不動(太重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07:48 | 只看该作者
石井式聽音室計劃的未來

我已經60歲了,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但我做石井式聽音室是一項愛好,所以沒有退休一說,製造可能就盡可能地動起來,對於將來沒有過多的計劃,還是持續服務於日本及亞洲的發燒友吧

我一直認為,石井先生很幸運,有松浦先生這樣的幫手,在身體抱恙無法持續下去的時候得以延續,那麼松浦先生會不會開始帶徒弟呢?松浦先生告訴我,目前還沒有合適的人員,他也解釋,石井式聽音室販賣的是無形商品,知識都是在腦子裡,並不是一個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石井式是一個全部統括的系統工程,服務、思想、建議、經驗、知識,客戶是為你的思想,為你的點子付錢,所以非可見商品銷售會很艱難,真正願意付錢的人還是比買器材的少得多

所以,如果收了徒弟,溫飽就更難保證了(笑)

(圖片:為了方便電線整理和維護,在房間的四邊地板下都設置了配線凹槽,這樣可以靈活地將多餘的走線塞進去,石井式牆面處理抬高15厘米,這樣調整就很方便;每一組從空開電盤箱拉過來的獨立走線,只接一組電源牆插(松下電工WN1318K),為的是避免產生干擾,而且明確哪些是數碼哪些是模擬,哪些是大電流,真的是非常苛刻的用電需求,不過我有些不理解的是,為什麼與上海的石井式聽音室電源牆插設計要求不一樣,上海的設計只允許一組牆插一個插座的單眼型,這裡則是標準雙眼型)



29#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07:50 | 只看该作者
對年輕發燒友的建議

相比日本已經日漸成熟的音響文化氛圍,在這一年時間裡經常會來中國考察,所看到的相比相對而言還在幼苗階段,大家對於器材的慾望遠遠大於音樂的追求

音響的目的,是為了讓音樂更好聽,不管是房間還是器材!當然對於音樂而言,音響器材也重要,沒有器材就無法回放出好音樂,一開始發燒的時候,就想著買好的器材就能獲得好聲音,買越來越貴的器材,真的認為聲音會越來越好嗎?不停地升級器材,真的會讓聲音變得更好嗎?

所以我會建議,從起點重新考慮,發現好的音樂才是發燒友的起點,器材只是手段,不是終點,你和終點的對話,才意識到什麼樣的音樂才是自己所需要的,為此目標,所有手段都需要用上,包括房間的調整

(擔當房間設計的,是一直以來接受石井式聽音室設計委託的壹岐敏直先生,房間面積約18.6平米,很乾淨沒有音響以外的東西,地板採用洋槐木,反射面採用石井式標準規格的普通膠合板,座椅採用粗麻布套雙人布藝沙發,看上去很和諧)





30#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07:53 | 只看该作者
為什麼喜歡用長邊擺放

我所看到的一般聽音室,喇叭和座位都遠離牆壁,但是石井式的房間,卻反其道而行之貼近牆壁,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日本環境受限,房間尺寸都偏小,像我這樣的獨立房間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於揚聲器大小及橫向擺位來說,從模擬測試的結果來說,貼牆擺放並沒有什麼大問題,所以就堅持這樣做了,目的是讓小房間的可能性發揮到最大,舞台感發揮到最大,包括眼睛所看到的區域最大,當然如果你的房間更大一些,揚聲器和沙發可以遠離牆面

從認識石井先生開始,將揚聲器的位置改為橫向設置,聲音上所帶來的戲劇性變化是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之一。橫向擺位(揚聲器設置在長邊,而不是短邊)的好處是舞台感,會讓人感覺舞台感較大,這點很重要,能讓房間感覺大一些,這是彌補日本房間本身較小的先天不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28 17:12 , Processed in 0.0611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