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会]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六月端午特輯 —— 誰不喜歡家訪聚會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4:36 | 只看该作者
那么言归正传,今天要分享的家访,主人是一位ALTEC剧院之声号角发烧友。传统号角扬声器受很多老烧喜爱,号角的高指向性、空气感、绵密性和恢弘的场面效果都会让不少烧友留下深刻印象。朱总的听音室第一次来玩一定会被震撼到,他的听音室居然是在自己工厂的厂房里,你肯定可以猜到那是个大听音室。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当打开这扇又厚又重的隔音门后,还是被后面的空间景象所震撼住了。天哪!这是一个使用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巨型听音室,层高有4.2米,宽7.6米,长13.3米。天花板塞满了吸音棉和木制扩散体,感觉就像个私人电影院

像这样的巨无霸号角也许很多年轻的发烧友连看都没看到过,这是美国ALTEC剧院之声的全号角系统。整套系统采用6分频设计:分频点为65hz/200hz/800hz/5000hz/15000hz。负责超低音的是双18寸单元,低音双18寸,中音双12寸,中高双3寸,高音8个1.5寸,超高2个1寸的;后置12寸,2寸,1寸各一个,一声道总计20个号角单元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4:37 | 只看该作者
器材方面是这样的,转盘采用日本二嫂P0-S,这款转盘大家通过校长的介绍一定不陌生了,1997年的CD转盘末代皇帝,分体的电源设计用料太猛了,在老货里淘金是非常有趣的事,往往可以得到超高性价比的效果。解码器为BRICASTI M1,前级马克LNP-2,后级KRELL FPB300C;影院系统是索尼4K投影机,Oppo205蓝光机,250寸幕布(这幕布尺寸是真震撼),说到这里,我还真建议各位发烧友可以增加蓝光播放器,一方面所有蓝光的音轨都是高码率的,音轨音质不差,听朱总说有些时候感觉蓝光声音密度更大;另外一方面来说,有画面的帮助下看古典音乐会对音乐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乐队的排列一目了然,指挥家的手势和眼神也相当值得看,歌剧和芭蕾舞蓝光更具有画面优势

再回到系统搭配上,虽然号角的灵敏度相当的高,但朱总还是坚持用大功率的KRELL后级来推动,这样的做法就是大马拉小车,让功放在功率输出上游刃有余。朱总平时聆听基本控制最大声压100分贝以下,爆棚交响乐聆听的时候应该会超过100分贝多一点,音箱的最大声压可以达到140分贝。这样号角的工作余量应该比较充分,充分体现了朱总希望大马拉小车的想法

说完器材搭配该说说房间的声学环境了,大家看照片可以发现没有什么扩散板和吸音板,可能市面上的扩散板吸音板的体积和这间听音室相比实在太小了 ,朱总采用自然方式来处理,四周的墙壁都是红砖实心墙体,这样凹凸不平的墙面就当作扩散体,还有很多盆栽植物既能用来欣赏,也有打散声波反射的作用。四面的硬墙体也可以增加系统的能量感,过度的声学装修会抵消一部分能量

吸音部分就是地上厚厚的羊毛地毯和天花板了,体混响时间控制在0.6秒左右,低于一般客厅发烧友的混响时间,整体房间内的背景噪音很低,这是废话,呵呵,四面这么厚的墙体再加上超厚重上百公斤的隔音门能不安静吗。这样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更多的声音细节,更大的动态范围。降低背景噪音也是我自己听音室努力的目标之一,我希望有个更黑的背景,不受其他杂音干扰


23#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4:38 | 只看该作者
通过与朱总的交流,他平时听古典交响乐和蓝光歌剧为主,特别喜欢听肖斯塔科维奇和马勒的交响曲,像这样大部头的作品确实能发挥大空间大喇叭的优势,能量感非常足。从现场听感来说,号角所表现的声场深度并不很深,但是整个舞台的宽度非常好,很多发烧友在宽度没法解决的情况下,追求舞台的深度,可能和现场的感觉还是有一定区别,如果您坐的位置不算很靠后排的话,现场的舞台感应该是宽度大于深度的

朱总也是一位懂得喝茶的音响迷,现场自然不会少了顶级的普洱茶招待。好茶离不开好水,水和茶叶是有一定匹配性的,不同的矿物质决定了水的特性和味道,而每种水和茶叶搭配起来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好像音响器材的搭配、电源的处理、房间的搭配一样道理,这也是音响好玩的地方。朱总的听音观认为真正的乐感是:静要宽松,柔美,绵密;动要结实,快速,刚猛,鲜活,但仍要保持:宽松,柔美,绵密

聆听了一天的剧院效果的听音室之后又该打道回府了,听多了大部头,回家换换胃口,听听奏鸣曲和邓丽君吧。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家访体验,也期待给大家分享更多的家访经历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4:40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歡
這樣的聚會
文  |  Caileiqing

在发烧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新手慢慢打怪升级,这个过程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我也喜欢参加烧友聚会,可以蹭听见识朋友们器材,和朋友们自由地交流讨论,还不用被迫看一些徒有其表的商业宣传,不亦爽乎?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6:2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次让我印象很深的聚会

聚会的参与者除了我还有:A老板(当天拜访A老板别墅的地下室听音室),B老板(声学及摆位大师),C老板(HIFI百晓生,资深年轻老烧)。聚会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基本就是大家在真诚地“互相吹捧”中深入交换意见。我想说的是,通过那次聚会我学习到的音响见识

首先,如果是书架箱,最好还是用原装脚架
因为A老板的听音室只刚刚把器材摆起来,还没有进行完整的调教和摆位,所以当天那对KEF MODEL 105的位置是偏低的。导致了整个声场听起来有些靠下。C老板毕竟经验丰富,使用了类似于葛优躺的体位(如图),比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尽管我认为还是有不足之处,依靠耳朵下降高度迎合高音,只能相对好一点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6:2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老板均表示,扬声器的高度,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说书架箱,原装脚架会让单元,尤其是高音单元处在一个Sweet Height上。如果随意调整扬声器脚架高度,或打破这样的平衡,小弟也坚定了后面若购入805D3这样的扬声器,必须使用B&W原装脚架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6:27 | 只看该作者
其次,黑胶的变数多,调整起来既费时也耗力

当天我们听了几张CD和黑胶,在播放黑胶的过程中,C老板带来了几张非常棒的黑胶唱片。可惜A老板的黑胶唱机久未调教,两人花了很久去调节唱臂及唱头,但唱头针压还是偏大,导致黑胶表面灰尘所引起的炒豆声放大。虽然当天的黑胶鸣放中,能够清晰确认黑胶系统声音的密度高超,声音更有实体感和感染力,但墙裂的炒豆声还是明显影响了我的听感

如果是入门级黑胶玩家,我觉得选用类似于Clearaudio Concept这样的一体机也挺合适的,相当于厂家给你一个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至少能够快速上手,无需左调右调让人失去耐心,越高级的黑胶唱机,需要人力调教的东西越多,也越考验黑胶玩家的本领。我们当天也聆听了A老板的CD系统,就没有炒豆声这方面的问题。其实黑胶系统也好,CD系统也好,都还是有其适应的用户群,很难说完全取代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6:28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经典扬声器的魅力,优点缺点共存

A老板使用的是英国KEF在80年代初的旗舰MODEL 105扬声器,这对扬声器听下来有几个特点:整体的声音是富有魅力的,也是一听就很Old School的老味。中频醇厚,高频柔和耐听,毫不刺激,但是呢,低频的速度有些偏慢,有点肉,同时高频的延展性也不是很好

就我所听过的几次老扬声器经历来说,都让有类似的感觉。这可能和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也和当时的主流审美品位有关。时下的新品扬声器,明显会在低频下潜和速度,高频的延伸上都做到更高的性能指标,更突出更夸张的听感,当然,喜不喜欢则因人而异。所谓的老派和新派声音,确实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最后还是想鼓足勇气说一句:大佬们,请尽情邀请我参加聚会吧,谢谢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6:31 | 只看该作者
誰不喜歡
聚會
文  |  Chrisalex_校長

每一次舉辦「校長和他的朋友們」聚會活動,我總以這樣作為開場白

我喜歡聚會,發燒友之間面對面的傾談,是最直接的交流。我能看得到燒友的眼神,聽到對方的語氣,感受到身上散發的熱情,這是我最推薦的燒友互動,為了能見到新朋友和老朋友而樂此不疲。現在,校長的聚會將由「校長和他的朋友們」繼續下去!

30#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6:32 | 只看该作者
發燒專家門診部

作為一個音響從業人員,儘管至今依舊靠愛好發電,但我也希望能做到盡量專業,以舉辦聚會活動為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將聚會活動做到令大家滿意,這種滿意不單單要考慮活動主辦方或品牌商的初衷目的,在商言商起到推廣效果,更要讓參加聚會的發燒友有所收穫,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我將聚會活動分為三個層次,依次聊一下

第一層次,靜態展示,類似新聞發布會,新器材只能看不能聽,你只能聽品牌方主題演講,發燒友不能與台上互動;第二層次,開聲試聽,類似音響展,品牌方把器材做成系統開聲讓你試聽,這個比第一層次高一檔,因為你至少可以聽到器材開聲;第三層次,溝通交流,類似「校長和他的朋友們」,你不單單可以聽到器材開聲,還能夠與品牌方或嘉賓提問對談,就像海外音響展時常舉行的PANEL FORUM形式,台上台下有互動,這可能是品牌方覺得沒必要的活動,卻是發燒友最期待最受歡迎的環節

讓我們仔細想一下PANEL FORUM這樣的座談會形式,其實台上台下還是有距離感的,舉手提問者會因為怕醜而缩手,時間有限嘉賓無法深入話題談徹底,針對A的話題卻被踢到B那裡,我覺得還可以有更好更有效的溝通形式,來解決發燒友溝通的痛點,這就是發燒專家門診部!儘管看上去很有趣,不知效果如何,因為也沒有嘗試過一次過集聚這麼多專家,說實話操作難度極高

你見過醫院學雷鋒日進社區的便民服務嗎?各科室派一位醫生坐鎮,一字排開,十幾位醫生一齊坐堂,排排坐吃果果,患者在對應科室前排隊候診,輪到你了就向醫生諮詢問題,問完了就換下一位,消化呼吸問題排內科,新生兒問題排兒科,眼睛耳朵問題排五官科,針對性很強。音響發燒門診坐堂也是這樣,不同區塊的專家坐鎮一對一答疑解惑,黑膠模擬專家、唱片數碼專家、聲學處理專家、耳機配件專家、音響評論員等都可以來坐堂,發燒友找需要的人諮詢提問,希望通過這樣的線下無門檻交流,鼓勵各類發燒友提問,切實解決他們心頭的難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5-4 19:40 , Processed in 0.0687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