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4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音响怪杰,鹦鹉螺设计师,Vivid Audio总设计师Laurence Dickie采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7-14 13: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购买主题 已有 2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0 金币 才能浏览
2#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1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Q 于 2022-7-20 04:18 编辑

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2-7-14 13:35 | 只看该作者
LL,购买了,坐等更新
4#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2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Q 于 2022-7-14 21:40 编辑

Part1

PeterRoth: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你投入到hiend高保真音响设计中,特别是你自己设计单元和组件来建造扬声器?

Laurence Dickie:
我生在一个音乐家庭里,母亲是专业钢琴演奏,同时我的家族里也有许多专业音乐从业者。但是我老爸喜欢回放音乐,我从小听Quad II胆功放驱动15寸同轴单元的Tannoy York扬声器长大,后来老爸在1967年换了对Lancasters,我们就开始听立体声了。音乐是我们家居环境的一部分,在家随时随地都能有音乐,这是一切的基础。当然我也对科学很感兴趣,特别是应用科学,最终我达到这里面的一个分支——工程学。我理所应当地对摆弄父亲的那些音响器材感兴趣,这让我成为一个业余器材发烧友。实际上我父亲一旦拥有了一套令他满意的系统,他就只会专注于欣赏音乐,他不热衷于把玩器材,一套系统可以用很长时间。我也认为音乐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忘记这点。

我十几岁时候就开始自己做扬声器和扩音器了,大学读的是电子专业,业余爱好就是制造扬声器。我之所以认为设计扬声器是设计音响里面最有意思的环节,是因为扬声器设计包含了材料学、物理、电声学和心理声学等非常多方面学科。同时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整体设计,这是我一直铭记在心的。总之对我来说,设计扬声器一直是最有意思的事。

PeterRoth:
你努力追求的理想是什么——关于家居环境下的声音回放

Laurence Dickie:
归根结底,我试图做到的是给人们带来快乐——从本质上说是创造一种效果,让人们坐在那里,以他们觉得最能感受到情绪变化的方式听音乐,把他们带到美好的想象中去。这就是我的全部力量——the listening experience!

我的理念是扬声器应该消失,听者会被拉到到录音的表现上,这是我理解的完全通透的声音表现。我经常把回放系统比作人们深入了解录音的窗口,我们的任务是制作尽可能干净和透明的窗户。我希望听众完全感受不到扬声器的存在,他们将被带到录音所在的地方,音乐家就在那里完成录制。

当然我也很欣赏那些在回放声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个性元素的做法,面对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听者个人喜好,回访设备的风格不一定非要是中性的,只要能组合出和谐的效果就行。一些听者喜欢带有一点锋利边缘的声音,就像摇滚乐的风格那样,老实说我也挺喜欢这种风格。有时听听纸盆单元发出的带有一点音染的声音,又或者一些号角单元发出的带有灼热感的啸叫,都是挺不同又有趣的体验,只不过vivid audio渴望尽可能透明的效果。但是我还是必须强调,扬声器是录音回放的一部分,它要比真正的透明窗户要更复杂。我还在为一家英国的专业音响公司制作号角扬声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号角有一点点健康的“个性”。当你去享受一场俱乐部之夜或者听一个乐队演出的时候,那种感觉不会是中性的,而是充满趣味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2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Q 于 2022-7-14 20:05 编辑

PeterRoth:
听起来Vivid正在努力以尽可能中性的方式在所有类型的典型房间中再现所有类型的音乐。简言之,Vivid不是面向想要特殊口味的定制客户,而是面向那些要求科学性的专业爱好者。

Laurence Dickie:
没错!只为了迎合一部分口味而制作的产品就无法让大多数人满意,我努力在微调上尽可能保持谨慎,因为无法解释清楚原理的调整是危险的。我不否认某些个性化的小调整是有益处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我无法确定这种情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作为一名工程师,无法解释的事情是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如果你不能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做出合理、有因果关系的解释,那么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所以我尽可能远离这些未知性。我能清楚地向你解释Vivid audio每一个设计为什么要那么做。

PeterRoth:
你在设计中有没有什么灵光一现(eureka)的时刻?我很想听你聊聊这些。

Laurence Dickie:
我想最令我激动的时刻(虽然其实是一个间断的长时间的思考过程)是我意识到软锥体中音单元不是最优解。特别是考虑到我当时供职的那家公司(B&W),这绝对是一次离经叛道。从那以后我坚定地认为,高端扬声器的单元振膜必须在以没有额外共振、反射和破裂的基础上完成活塞运动,而且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虽然我们选择了动圈式换能器,但设计良好的带式、气动、静电式和号角换能器也可以做到没有多余共振和反射。让振动的锥体产生破裂可能会带来令人愉悦的听感,但是这就脱离中性了,一想到这点我就恨不得用拳头猛击桌子(目力猛男),我不能让单元发生这种情况。从此以后,这个理念大大地影响了我制作扬声器的思路。

PeterRoth:
我之前曾听说在你开发完B&W Nautilus(鹦鹉螺)之后,你觉得在消费市场缺少挑战,所以转向为专业人士和扩声空间开发换能器。

Laurence Dickie:
虽然我觉得还有一些可以挑战的东西,比如用更少的成本开发具有同样效果的扬声器,或者开发一个和4路扬声器一样好的3路扬声器,不过其实在专业领域我也可以实现我的设想。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乐队表演,享受现场音乐,但是很多现场的效果都受到播放系统的限制,我觉得是时候做点什么了——“等一下,我可以改变它。”——只要我坚持我的理念,我觉得我就还可以贡献一点力量,这是一个真正值得付出的挑战,我能从中获得快乐。
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2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Q 于 2022-7-14 21:41 编辑

PeterRoth:
Vivid audio已经有十年了,从你的角度来看,纵观整个行业,过去十年里扬声器的设计是有实质性的进展的,还是以营销炒作为主?

Laurence Dickie:
毫无疑问音响是在进化的,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我不觉得过去十年里扬声器设计有什么飞跃式的进步。

PeterRoth:
似乎现在用户更多地关注扬声器单元,或者说注重单元的技术含量。有些愤世嫉俗的人会说一些公司只是对OEM单元做了些小改动,然后谎称这是定制化的单元。


Laurence Dickie:
肯定有不少厂家是这么干的。

PeterRoth:
尽管如此,似乎有更多的公司正在制造自己的驱动单元,就像许多手表公司正在制造自己的机芯一样。一方面我想知道为什么像Scan-Speak这样拥有全部单元制造能力的公司不能提供扬声器厂商需要的单元,尽管我感觉到每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单元都不是由集团设计的,而是由个人。

Laurence Dickie: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对单元做的一些改造是像 Scan-Speak这样的公司不会做的,因为这么做对他们公司想要的目标没有意义。我为我们的球顶单元手工增加了一个加强环,大的单元制造商会避免这么做,他们更多的希望机器人能完成所有的组装任务。总有一天人们会开发出完美完成一切任务的机器人。

PeterRoth:
我猜你是在定义企业态度和推动高端音响发展的完美主义者之间的区别,前者尝试用更少的资源和更低的成本让产品达到行业标准,后者无视投入和效率只希望研发更好的产品。

Laurence Dickie:
是的。比如我自己设计单元的时候,我第一关注的是两个圆顶球型号D26和D50的磁体,特别是D26的磁通量,要尽可能提高效率。然而我确信当工作环境变成一家别人的公司时,问题就会是“如何降低磁体材料的量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Philip Guttentag:
在盈利和成本方面,我们从来不限制Dickie,我们不会说“没有资金去这么做”,我们一定要砸钱去把需求解决,这可能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但是我们做到了——这就是毫不妥协的工程师精神。我们现在还没回本,因为我们把收入投入到了新的研发中。



7#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2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Q 于 2022-7-14 20:05 编辑

PeterRoth:
Dickie喜欢跳出常规思考问题,你觉得未来十年里为了创造更加保真的声音,哪些方面还有机会可以突破,或者还有什么新的对声音再现有用的元素会被挖掘出来?

Laurence Dickie:
我认为空间声波的合成会是一个长期值得探索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有点遥不可及。Vivid audio不会参与合成波场,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任务,只有拥有大量DSP资源的公司能涉足这个领域。目前有比如代尔夫特大学和瑞士的一个团体在做这件事,他们在人周围设置1000个小换能器,并重新创建波形,通过合成波场可以在扬声器前面创建一个虚拟声源。

说实话两声道立体声完成了难以置信的成果,有人会说两声道创造的立体声是虚假的延迟信息,我理解两声道的局限性,人类在这个框架下完成的效果是卓著的,暂时没有人能单方面改变这一规则。我把vivid audio的换能器放到波场实验室里测试,它们在那里工作的非常良好,我们在监听器周围放置1024个D26高音换能器和512个D50中高音换能器,以此创建了一个非常逼真的波场。目前这确实是学术性的,但结果是显著的。

另一点涉及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录制,这将非常有趣。当你观察音乐的录制,相比从现场环境中录制一个完整的波场,实际上录制的内容可能全部是合成的。以无回声的方式记录乐器发出的声音,然后将声音在一个合成的声学环境中播放,或直接将声波插入已解析并记录的脉冲响应中,最后将这段录音信息中的波场有效地重新创建。这是一个地狱的事情。这与我们目前的做法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认为十年的时间不够。TMD这太牛了,这和我们目前录音的做法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认为十年的时间不够。
8#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Q 于 2022-7-14 21:41 编辑

PeterRoth:
你所描述的有点类似于拍3D电影,一切都被标准化地“导演”并合成出来。

Laurence Dickie:
我们音响工程师总是晚电影工程师一步,不过电影和声音回放的理念还是有区别的。很多年前,我和我的同事Dr. Peter Fryer做了一些实验,我们把一个扬声器放在一个2米直径的人造卫星盘的焦点处(一个曲面中轴上的聚焦点),然后非常严格控制地向听者发射声波。我们发现这样播放声音的话听者很像是用耳机在听,我对这个实验地结果一直暗记在心里。通过这个设置听原声音乐录音是挺难受的,但是特别适合看电影。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从那以后我坚持认为被严格控制的扬声器——往往是大体积的或号角设计——非常适合家庭影院,但不一定适合听音乐,相反,像vivid audio设计的这种能产生广阔声场的扬声器会与房间的声学相互配合。关键是窄发射模式的扬声器往往会将声音直射到耳朵上,这样直达声/反射声的比值就比较大;而对于像我们这样具有散射模式的扬声器,或者360°扬声器,直达声/反射声的比值就比较小。房间模式是整体体验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带给人们舒适感。如果你睁着眼睛坐在那里听弦乐四重奏,你会希望四重奏成员出现在你周围,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让房间声学参与进来。

当你在看电影的时候,你想完全投入到情景中去,这时候尽可能不要让房间模式卷入其中,这也是为什么影院要有一个尽可能死寂的空间。重播电影声音与播放音乐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现在家庭影院有点分散高端音响的用户了,人们常常在这个问题上在摇摆不定。对于听音乐为主的用户来说,搞五个普通的扬声器是没什么用的,需要的是两个足够好的扬声器,但对于家庭影院来说情况就恰恰相反。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有好几个放三声道系统的房间,如果有真正的三声道录音的话,配合三个一模一样的主扬声器,这样可以消除两声道系统的成像模糊。

PeterRoth:
如果你变成财富自由的人——比如说,银行里有1亿多美元——你可以创造最极限、最完美的扬声器系统,不考虑开发时间和成本,你会设计个什么样的东西?

Laurence Dickie:
由铍顶球或者50mm宽的正方形带状振膜组成的相位阵列,铺满屋子的所有墙面,这应该需要超过1亿美金。也不好说吧,要先做很多实验,我必须雇用代尔夫特大学的人来快速完成这项工作。



9#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2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Q 于 2022-7-20 04:18 编辑

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7-15 09:48 | 只看该作者
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28 03:04 , Processed in 0.3792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