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机]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十二月聖誕特輯 —— 你心目中的中國聲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21 | 只看该作者
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之聲
文 | Little Mark

小弟最近换了车,换的是BYD的DMI超级混动车型。我真的没想到,这辈子会买国产车,更没想到,因为销量火爆,产能不足,足足等了三个半月。我选这部车,也不是人云亦云、盲信广告的结果,而是实地试驾后,对比了几部合资品牌竞品之后下的决定。那些合资品牌竞品,无论从驾驶品质、静谧性、加速性、能效比、内饰,还是性价比上都输给BYD很多。看来电驱的意义,关键在于行驶品质的提升

“开过电车后,油车不想开了”这句话,我觉得并非无中生有(不过幸好没有选择TSL,笑),所以,中国的“弯道超车”策略,只要认真搞,别瞎搞乌七八糟的事情,我觉得是有希望的,路线是正确的

我这里想给BYD做个小广告,为什么我推崇它,因为BYD实现了真正的整车研发设计制造一条龙方案,掌握了核心技术,并肩于世界一流车企之林,除了“Building Your Dream”这句Slogan很中二外,其它都处于上升趋势中。但如果你要问我:“哎,你说BYD开起来像什么国家的车?”我会嗤之以鼻的回应,都什么年代了啊,还以为以前德系法系日系那么泾渭分明吗?BYD,开起来就是“地球车”呀,无论是上海还是汉堡卖的BYD,开起来肯定一模一样啊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28 | 只看该作者
从造车到造音响,中国高端音响品牌是否崛起了呢?

我认为有希望,但路漫漫!音响不是汽车,汽车是必需品,音响不是。虽然HIFI音响逐步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但产品定位其实是不断下沉的。如果以销量来说,中国早已是NO.1,但制造业领先,不代表我们拥有核心设计竞争力,销量大,也并不能代表产品就能做到金字塔顶端,至少从定价上反映,我们还很保守,离世界顶级HIFI器材还有差据(笑)。这或许有声音质量的问题,也可能是品牌建设,形象推广上的问题更大。总体来看,中国音响世界中“国外的月亮更圆”这种思维模式,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并没有减少多少

所以无论从业者也好,消费者也好,大家对做出世界顶级音响器材的信心和愿望,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没有需求,就没有动力,结果就是,很多国内大厂给洋品牌拼命代工,反正赚到橘子皮就是胜利,而自己的品牌却日渐式微,实在是不思进取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2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并没有“中国声”,除了以上的不思进取、起步太晚,还轮不上升华到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声音之外,我总觉得疑惑,什么美国声、英国声、德国声、日本声……这些国别声概念,音响业中的“意识形态之争”味道怎么那么熟悉呢?颇有中国特色啊!为此,我向了解海外HIFI情况的朋友们中做了个小调查,我问他们,在国外烧友圈中,有我们所谓的国别声概念吗?

答案是没有

这就是了,以我曾经做广告营销策划的经验看,这活脱脱又是一场营销陷阱啊,我的推理是——90年代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我们终于真正见到了世界,不可否认,随之而来的是自卑感,这很实事求是,承认落后需要勇气。于是,什么产品在国内受到追捧?无疑是那些资本主义老牌发达国家的产品,什么英国声的温暖保守有乐感、德国声的冰冷严谨严肃感、美国声的张扬热情粗旷感、北欧声的冷静清晰贵气感、日本声的寡淡萝卜味,其背后无非是有人利用了国人对各国民族的刻板印象而已,虽然这些刻板印象有一定道理,有些品牌确实符合以上的国别声概念,但,我们不能以管窥豹,以偏概全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29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深入探究,我发现德国声代表柏林之声与MBL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英国声里的保守派雨后初晴、天朗等与新英国声代表宝华、金驰又截然不同;美国声还分东海岸声和西海岸声,据说审美也是南辕北辙;至于日本萝卜味,好吧,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味道也不一样啊!何况,我听过的AIR TIGHT很有胆味,听的木下正三倒是有点美国味、哪有什么萝卜味哟?!所以我推断,提出这种国别声划分的音响评论员,归根结底还是“砸一捧一”的营销手段,甚至我可以断言:90年代起大量英国音响产品进入内地市场,香港代理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巧妙地向我们灌输德国人的冷、美国的粗、日本的萝卜,反之凸显了大英帝国的温暖乐感,美其名曰“得中频者得天下”的核心概念,巧妙淡化了传统英国声保守的上下两端延伸以及动态不足的缺点。请大家回忆一下,是不是这种感觉呢?

这真的是好营销,值得我们学习,哦,不是,我们应该反思,曾几何时,小弟做方案也是如此这般巧妙——某品牌明明是国内品牌,只是用了德国技术,我建言献策,我们必须在品牌Logo下加上德国国旗,以彰显德国品质(德国背书)。远道而来的德国工程师向我竖起大拇指,笑着问我晚上去哪个夜总会。你们看,哪有什么古板严肃的德国日耳曼人,入乡随俗,人都是会变的,不变的只是人性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30 | 只看该作者
说回中国声吧,我觉得制约中国声发展的原因,还在于我们一直在模仿、致敬、复刻之中徘徊不前,但抄么却抄了个四不象。说个小例子,小弟最早拥有一对雨后初晴的第一代P3书架音箱,后来,网上出现了一个“某某老”,大力吹捧某品牌的某某15型号音箱,我一看,哟,和P3几乎90%的相似度啊,而且被吹嘘成超越了雨后初晴P3。这我还忍得住,好奇害死猫呀,立马下单买回来对比。结果呢,不比不知道,一个音色是资本主义世界,另一个音色则是社会主义世界。二者调音是天差地别,P3的中高频呈现了透明度、活跃性。听起来有趣,能抓耳;而某复刻15型音箱,虽然低频多了,但整体音色呈现浓稠感,迷雾感,甚至有些粗粝,给人感觉像是故意做出的厚度,但又显得非常脏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3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在我玩过的国产器材里似乎都有一种问题,那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搞成六边形战士,但往往缺失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那一抹亮点和趣味,所以,如果我们要有中国声,至少我不希望搞成的是中庸之声或无趣之声,我希望的是,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声音,关键要有特色,那才够引领潮流

写到此处,我终于要开吹克拉了,是的,潘志强先生的平均律品牌之克拉音箱!这对4.5寸同轴单元的,单只重达8.6公斤的乳白色小妖精,我觉得是我对中国之声报以希望的源泉之一。这对音箱我以前从来没吹过,今次我想好好吹吹,我实在是很喜爱它,因为它有短板,但乐趣更大,长处更长。声音非常有活泼性,同时考验驱动搭配能力。搞舒服了后,能量十足,密度十足,气势惊人。我个人认为,在10余平方的小空间内,在不追求开扬大声场前提情况下,足以伴随一生,把玩一辈子。另外,我要再吹捧一下人民的后级,两个字,LL,微笑

你们看,小弟我是支持国产音响的,而且都是实打实的支持,真金白银的支持。虽然本文说了些国产音响的坏话,但我人真的不坏,还很可爱哦,欢迎帮我介绍新时代女烧友或女听众啊,阿里嘎多!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34 | 只看该作者
我心目中的中国声
文  |  啊呜

近几年中国制造的HIFI产品层出不穷,不少国产品牌进步神速,但如果一定要让我评选出哪一个产品或哪一个品牌可以被定义为中国声,在这一众产品中唯一能让我有深刻印象的只有杭州隐士音响ESD Acoustics。如果说隐士认第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排行第一的真还选不出来,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内出品的设备,以仿制国外大厂品牌比较多,大多缺乏自己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调音特色。希望不久将来,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家可以持续为探究自己品牌特色和深化对音乐理解而付出努力,早日成就遥遥领先其他品牌的产品佳作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35 | 只看该作者
我心目中的中国声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类型,大家都知道我会偏爱柏林之声多一些,主要原因是喜欢大编制的交响乐。但如果要让我去选择一个能够代表中国声音的音响设备品牌,我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代表中国的音乐?然后再到什么品牌有很好演绎具有中国代表性音乐的设备?

让我们回到问题:我心目中的中国声是怎么样的?先来聊聊标准,再谈具体的品牌。一旦提到中国声或者能够代表中国的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比如说古筝、二胡、琵琶、唢呐、笛、箫等。哈哈,是不是突然之间觉得自己的思维开始变得局限了?其实还有很多小众乐器,但刚才提到的确实是总所周知的大众乐器

然后第二步,是联想这些乐器有代表性的曲目,首屈一指的是《二泉映月》,纷至沓来的是《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百鸟朝凤》、《姑苏行》、《春江花月夜》等等,不难发现,民乐的曲目会直接让大家有一种自然的画面感,主要是以一种意境的方式来呈现,而且非常反映人物当时的心情或场景,极富诗意。就像是中国的水墨画,画的是意境,看的是景,品的是情。虽然拿中国的乐器去定义中国声的做法会显得偏颇,但或许这就是我对于中国声的一些自己的偏见。如果要从中摘取几个关键词,我觉得是气韵自然、场面宽阔、细腻悠扬、直击人心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36 | 只看该作者
描龙画凤的隐士

在东瀛文化中,忍者是一类重要的代表;对于中华文化而言,隐士则有过之而无不急。“隐士” 两字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是独一无二的,犹如一种文化担当:是曲高和寡?是淡漠名利?是出世入世? 各种兼有之,又不止于此

隐士音响ESD Acoustics——一家非常高端的中国Hi-End厂商,我接触到ESD这个品牌是在一次上海音响展上,那个时间段又有幸看到校长对这个品牌的采访视频,这两个双重加强,使得这个牌子在我的脑子里留言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从产品的名字来看就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龙吟、凤鸣、鹤舞、熊猫、麒麟,一个个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或神话故事里重量级神兽来命名,就是以当下国宝级自然保护动物名称来命名;其次在做产品的时候,这个品牌注重坚持自己对于声音的理解,并将相关的理念在不同期的产品上进行深化,此外,对于在材料选择上的一些传承也丝毫不妥协不放松——比如碳纤维号角、励磁驱动头、铍振膜等等自研的技术,让产品外观统一性非常强

再回到声音理念上来,如果要聊聊隐士的声音,有几个印象是极其深刻的,第一就是宽阔感,整个声场很恢宏,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处理,位于隐士生成的庞大声场空间内,并不会感到非常地空荡荡,在这里是没有空旷感的,而是会给人以一种扎实的感觉;第二是声音还原度很高,听什么像什么,真实感超级强;第三,穿透感极强,强大的极低频、很好的瞬态处理给人强有力的震撼之感,部分曲目直击人心可以听到人热泪盈眶。如果未来要有什么改进之处的话,我的建议是目前感受刚大于柔,阳大于阴,如果未来可以刚柔并济、阴阳调和的更好的话,那就更趋完美了,当然仅代表鄙人之寡见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0: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声的传承

聊完隐士,再谈谈其他国产品牌的中国声。在音响领域,国产品牌较之与国际大牌起步是稍晚的,在音乐本体中,中华文化对于乐的部分,与西方音乐的区别也显而易见。这里我们只谈问题,不谈具体的品牌,看到了问题,至少我们知道目前的中国声和我们心中的中国声差距是有多远

很多国产品牌,对于自己品牌的声音定位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种情况在品牌成立初期尤为普遍。其实有一些厂家在最初有一个认识或认知,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的定位与市场大部分发烧友的偏好不一致,品牌为了迎合发烧友而不断更改自己的产品,妥协了很多,甚至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往往最后的结果——即使改变,销量依旧不佳——这样的案例在我的发烧过程中屡见不鲜

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就像谈恋爱一样,在恋爱中一直努力改变自己变成别人喜欢的模样,却在过程中却迷失自己,最后造成了舔狗一无所有的局面。正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或者厂家喜好的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去做细分市场也一定可以遇到一批属于自己的忠粉。除此之外,每一代产品的声音都要有传承,不断调整、迭代更新,而不是每一代产品都是一个风格,这样就没法形成品牌声音的一贯定位。换句话说,就是要保持自己品牌可识别的声音特色——就像提到床垫就是“席梦思”,说到相机就是“宝丽来”。其实把产品做好了,自然会有自己的拥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28 01:29 , Processed in 0.0632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