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842|回复: 2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对”唱片演奏家“现象的疑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3-4-7 16: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网百度了一下“唱片演奏家”的概念,意思大致是说:发烧友像指挥家一样,指挥(调整)音乐重播能涉及到各个环节,从而得到想要的声音。如果解读不准确请大家不吝斧正。
     我的疑问是:这种指挥(调整)是否遵循尽量贴近真实的原则。如果遵循这个原则,那就无所谓指挥的概念,不过就是尽可能减少设备的失真就可以了,提高设备工作精度而已。如果不用遵循贴近真实原则,那一定是认为指挥(调整)音响得到音乐比贴近现实的音乐更具艺术价值,要不然指挥(调整)就没有意义了,没有人会放着好东西不选吧。现在我们假设唱片演奏家创造的音乐更牛,比贴近真实的还牛,那唱片演奏家为什么不给音乐家们补补课,让他们演奏的音乐能够达到唱片演奏一样的艺术水准呢???
      当音色、速度、平衡较大的偏离了现场音乐,唱片演奏家确定能够重塑更伟大的作品吗???
     
推荐
发表于 2023-4-19 10:46 | 只看该作者
有趣,尝试捋一下逻辑。
发烧烧到一定程度,绝大多数烧友都在求“真”,如果现实中有哪个大烧口口声声说是求“失真”的,请说出来是谁,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批评他,同样的,如果你身边有“自诩唱片演奏家”的朋友,也请指名道姓说出来好了。因为我觉得好奇,唱片演奏家这个名词,在国内hifi圈里几乎绝迹了,如果不是这个帖子谈起,我都不记得它。身边竟然有活的唱片演奏家,赶紧当保护动物保护起来。

如果从字面意思看,唱片演奏家,很容易会顾名思义,以为是随意的改变唱片录音的回放。但仔细想想这不符合逻辑,菅野先生本身是录音师也是唱片评论家,又是SS杂志的招牌之一,他所拜访后刊登出来的烧友的器材,都是有一定档次的,根本不可能是初烧。并且我们都清楚,这些日本发烧友中使用日本器材的比例肯定不少,而日系器材普遍又是参数指标好著称,所以逻辑上判断,能得到菅野先生肯定的,必然是以“真”为基础的,那些歪瓜裂枣的音质、声音不平衡的、音色严重失真的系统,估计都没资格让菅野先生上门。

其次,因为原文时间太久,也未见翻译过,所以只能从本帖朋友发的菅野先生的解释(但翻译不太清楚)进行揣摩。我只能以自己的逻辑去判断,唱片演奏家到底什么意思,我觉得可能有三层意义:
1、就是个恭维话,或者说文学装饰词。毕竟拜访的日本大烧友很可能非富即贵,巴结巴结,吹吹牛,恭维一下总是不错的,何况这些系统声音确实得到了录音师菅野先生的肯定。
2、可能菅野发现,尽管这些大烧友器材档次,搭配都不俗,但这些系统声音还是各有特点和区别,甚至很有可能,两个相同器材的烧友,仅仅是环境不同,声音就不同。这引发了菅野先生的思考,他的解释文里就有一段关于追求“真实”的论述,我觉得他作为录音师来说,思考的很有全面性、格局和深度。所以这个唱片演奏家,可能只是客观描述这个现象。
3、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如果说回放古典音乐,求真是永远的追求,但如果有些发烧友,受到财力,环境的制约,根本无法还原出一架钢琴的完整音域,或者管风琴的低频下潜,甚至低音提琴群的低频。那怎么办?难道就不能听音乐了吗?这些发烧友,都不用谈什么音质,音色,速度了,很可能连35hz~40hz +-3db的低频都没有,这样的话,声音还能是平衡的吗?所以,菅野先生不得已,只能用唱片演奏家来鼓励这些烧友,毕竟,喜欢音乐不分贵贱。

其实吧,菅野的唱片演奏家根本不是本帖的重点。本帖的关键论点在于————什么是好声音的标准,以及方法论的问题。

现实中会乐器的烧友不占少数,比如我会一点钢琴,我朋友会一些小提琴,再次,我们小时候音乐课都学过乐器,什么口琴,竖笛什么的。另外,作为一个正常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现场聆听更是不可能少的。
但我发现,每一架钢琴,每一把小提琴,声音都不太一样,更关键是,不同人的演奏,相同器乐带来的音色区别更大。这里都不用提什么tempo rubato,光是对谱子上力度变化的理解,各人都会不同。所以,如果仅仅是会一些乐器,听一些演奏,就能当判断唱片录音的标准,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没有听过那些过世大师的现场演绎,我们只能管中窥豹的听录音,而录音只是录音师后期加工的产物,那么到底什么是标准呢?我们怎么判断标准呢?其实也有办法,我就是以当代在世的音乐家的现场聆听,结合其发布的同场录音专辑,来对系统判定的。但是,现场、录音、音响回放,这三者本质又是不同的,吹毛求疵的讲,三者之间毫无关系,今天你现场坐在第十排靠右,录音的麦克风可是挂吊或怼在舞台上的,现场乐团少说百人规模,你喇叭加起来就六个八个,能完全一样吗?不可能啊


所以,当所谓的“标准”并不那么标准之时,严格地讲,一切都只是相对而言,都是妥协的产物。

我们在反过来想唱片演奏家,广义上看,如果我将系统声音努力的,使劲的朝着“真实标准”去调整,这个过程,是不是也属于唱片演奏家范畴呢?
当然,如果讨论到现在,还以为唱片演奏家是故意扭曲制造失真的随性调整,那我就没法了。唱片演奏家,这个“家”字,应该已经剥离了那些低劣的唱片演奏者了吧?


总结归纳,我认为,唱片演奏家的含义,其实与冯版、姜版提倡的真实标准,并没有什么冲突,从理论上论述,二位版主的追求是不可能错的,但这对于大多数有一定烧龄的、以古典音乐为主的、有一定器乐演奏经验的发烧友而言,很多都是正确的废话,且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比如什么器材搭配,什么线材,什么声学调整方案,是二位版主认可的标准。理论结合实际,方有实践验证的可能性。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3-4-13 11: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菅野先生自己作为唱片录音师,在受访者家中听到了由他录音,却能令他本人叹服的回放,他用唱片演奏家这一称谓来表达对受访者的致敬。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3-4-11 00:10 | 只看该作者
冯兄话吉 发表于 2023-4-7 21:59
音乐欣赏有很多的维度,有专业技术的,也有直观反馈的,十万八千法门,无论哪一种,扭曲变形的重播音乐,都 ...

我就想知道,要怎样的器材,怎样的听音乐才能贴近真实的音乐感受音乐真实的魅力?怎样是真实的音乐? 就拿硬件,丹拿和ATC那个更准确?号角和全频全向技术哪个更贴近真实的音乐?如果都不准确,那还玩HIFI干嘛?说回软件,LP和开盘那个更能让人领会音乐真实的魅力?DECCA和RCA那个公司更能让人体验到真实的音乐感受?如果他们都是准确的,为啥录音风格又有这么大的差异?还有不同的音乐厅,不同的录音方式,不同的指挥风格,不同的品牌的名琴,哪个有更能让人了解谁是真实的音乐?同样的乐谱,不同的大师有不同的理解,那个又是对的呢?就算是现场,你在星海音乐厅,国家大剧院,卡内基,那个现场更能表达音乐的真实魅力呢?如果需要还原各个音乐厅的声音风格,大家觉得有可能吗?所有的这一切,都不确定,我们普通烧友需要纠结个啥?对于普通人不懂乐理又如何?就像日常生活中,不懂语法的人,对他人的话有很多错误的理解吗?诚然音乐的结构,理论,技法等等会带有作者的创作意图,但是音乐最最最基本的表达还是情感。懂乐理就代表对情感的理解就更深刻吗?同样一首哀乐,懂乐理的人对哀痛的理解,就一定会比一个死了亲人的人领会的更多吗?瞎子阿炳的一首自来曲,被音乐工作者最后定名为二泉映月真的就是准确吗?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3-4-14 20:02 | 只看该作者
算啦,你们自己提出来的都不敢解释,看来什么理论体系,也就是个故弄玄虚的把戏而已

姜兄,说句真心话,你如果连先解释一下自己的观点或理论的勇气都没有,你或你品牌的形象,也就那样了。

我不再回复这个帖子了,建议大家也不要跟帖了,让它沉下去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3-4-13 1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冯兄话吉 发表于 2023-4-13 10:08
非常感谢能找到如此详细的解释。文中明确提到唱片演奏家理论认为播放音乐是一种再创造,是一种艺术形态。 ...

这里的唱片演奏家,当然是根据我自身的经验和观念归纳出来的,而为这种想法提供客观依据的,是与超过200人的真挚爱好者的相遇。
他们都是本刊1982年64号以来到今年以来已经连载15年的最佳发烧友访谈中,通过接触探访读者而接触到的。与日本各年龄层、各行各业的人亲密交谈,听他们的声音,是非常宝贵的体验。
尤其是为我的想法捉供佐证的,是在很多朋友家中听到的我自己录音的很多唱片的演奏。不少朋友欢迎我的访谈并为我演奏,而播放音和音乐表现的丰富多彩,每一次都有着新鲜的刺激和发现。每一次都极其个性,真的是非常有意思。
接触到这样的朋友们,除了带着敬意自然而然地称之为“唱片演奏家”之外,还能有什么呼称?当时我的心情就是这样。
当然其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演奏。但是我也听到了让录音的本人都不得不信服的带有普遍性的精彩播放演奏。还有一些演奏一开始稍有些不协调的感觉,但听下去却被预期之外的魅力俘获。正是这些为数众多的难得体验,使我能够带着自信提出“唱片演奏家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3-4-13 1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jun 于 2023-4-13 16:52 编辑
lequ 发表于 2023-4-13 16:33
菅野先生作为楼主口中拥有“上帝视角”的人,向那些精彩重播(包括他制作的)唱片的发烧友致敬,并赋予他们 ...


菅野先生大道,大胸怀,也真是因为这样的包容胸怀,才能使艺术不断的发展,当杜尚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艺术就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秘之物,真真是一眼一世界,一念一天地。
姜版与楼主的质疑与理想也是合乎情理,似乎每位发烧友也都曾经思考过,但观点上总感觉还是小道,因为所述之观点局限性太大,其理想追求本身就陷入了一种局限,扼杀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道理如同摄影之初的绘画派,绘画之中的写实主义,自画圈圈,限制了可能性。
音箱系统的回放,本身就是听者的一种艺术素养,这里不单单是音乐上的理解造诣,包括很多东西。
另外,作曲家的音乐的传达也并非只是情绪的传达,这些理解都是局限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3-4-12 00: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3-4-7 20:16 | 只看该作者
唱片演奏家这个概念的提出,肯定了音响发烧友在回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每一套系统的搭配,都是器材主人审美理念的体现,所谓各花入各眼,在这里包容了个体审美的不同,给了烧友充分自由选择,而不是限定了只有一种声音才是好声音,不是只有一种美才是正确的美,唱片演奏家这个概念的层次和格局都令人眼前一亮。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发表于 2024-3-3 15:3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唱片演奏家的拥趸,看到人批评就受不了,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就别逞强,连道理都听不明白,还听什么音乐啊。
251#
发表于 2024-3-3 15:30 | 只看该作者
dvd333333 发表于 2024-3-3 11:16
音色是否准确是科学而不是玄学对吗?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所谓音色准确的区间有多大?如何表述这个区间?谁 ...

姜版认真回复了你的问题,你像个交流的样子吗?一堆反问句,谁欠你的啊?

想交流可以说一下你是怎么欣赏古典音乐的,或者表明态度,音色到底准确好还是不准确好。

250#
发表于 2024-3-3 08:00 | 只看该作者
dvd333333 发表于 2024-3-2 23:35
关于这个冗长而倔强的话题,只想请大家思考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以什么做为参照物来判断音色是否准确?以 ...


你好兄弟,首先我们要知道音色准确对于音乐欣赏的意义,音色准确才是价值方向。

剩下是如何校验音色的问题,对于开发产品来说需要有检验测试平台,就像你说的因为认知水准不一样,不是所有厂家都明白准确播放的意义,这个体现在对测试平台的认知程度,乃至于很少见到有人提到产品开发的测试平台。

不管什么样的乐器,他的音色都在一个区间范围内,和熟悉乐器比较就会知道自己系统调整的方向。三叶草是由音乐家协助开发,以确保音色准确。
249#
发表于 2024-3-2 08:49 | 只看该作者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4-2-28 20:56
我把文字整理一下:
最近在群里谈到贝多芬为什么被称为“乐圣”?我们根据什么评价作曲家的创作能力和水平 ...


认知层次不一样,评价体系也就不一样。

再多说几句姜版在群里的聊天,谈提出唱片演奏家的菅野先生。菅野先生是录音师和杂志编辑,如果在录音的时候不追求真实准确,菅野先生的录音棚还有客人吗?如果在杂志上说真话,确实把标准和评价体系分享给大家,那杂志社还能办下去吗?
248#
发表于 2024-2-28 20:56 | 只看该作者
我把文字整理一下:
最近在群里谈到贝多芬为什么被称为“乐圣”?我们根据什么评价作曲家的创作能力和水平。
标题音乐是根据音乐情绪指向清晰明确来评价作曲家的创作能力

调性色彩、和声色彩、音色、节奏、再加上快慢强弱组合在一起,构成音乐情绪,我们通过音乐情绪来了解作曲家要传达的东西。表达层的烧友是这样听音乐。

因为音色会关联音乐情绪,所以系统音色一定要准确,这是听明白音乐的前提。

大家音乐欣赏能力不会完全一样,美感层的烧友因为不知道如何欣赏古典音乐,对标准认知水准低,容易被错误的信息误导,对音色失真的产品会更认可,乃至于变成声音美学和唱片演奏家的拥趸。

我们都是因为喜欢音乐才买的音响设备,学习一下音乐欣赏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这样自然会和表达层的烧友达成共识,站在另一个层次欣赏音乐,真的听明白音乐表达的内容。

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地方,完善一下内容,更经得起推敲,切实能帮到喜欢音乐的朋友。大家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是怎样欣赏古典音乐,互相验证一下。
247#
发表于 2024-2-28 02:04 | 只看该作者
不会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24-2-26 2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品人生烧友 于 2024-2-28 02:03 编辑



最近在三叶草群里谈作曲家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伟大?因为他的作品,音乐情绪指向清晰准确。

音乐情绪由什么构成?可以看看姜版的视频。

唱片演奏家是怎么听古典音乐的,也来聊一下。

b9942016750c5b78ffd92278ef46a9ee.jpeg (876.68 KB, 下载次数: 13)

b9942016750c5b78ffd92278ef46a9ee.jpeg
245#
发表于 2024-2-2 12:06 | 只看该作者
音乐甲虫 发表于 2024-2-1 17:11
唱片演奏家是菅野先生对他访问过几百个日本烧友的称呼,每个烧友都有自己对音响设备的调整理解,菅野先生后 ...

完全赞同!
244#
发表于 2024-2-1 17:11 | 只看该作者
唱片演奏家是菅野先生对他访问过几百个日本烧友的称呼,每个烧友都有自己对音响设备的调整理解,菅野先生后,立体声杂志的访问都没有再用唱片演奏家这个词。个人认为在家里用音响设备求真是一个伪命题。音响最终的结果也是自己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喜好。从先生的访问来看,根本没有标准而且不需要标准,先生通过家访感受烧友对器材和音乐的理解。
243#
发表于 2023-12-17 07:40 | 只看该作者
https://www.stereosound.com.cn/f ... &extra=page%3D1

这篇帖子给唱片演奏家的讨论做个终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5-20 05:21 , Processed in 0.0709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