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八月熱浪特輯 —— 以大為美 vs. 以小為先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7:45 | 只看该作者
直至国砖开始出现七彩虹C4等一众随身播放器,为了把声音再做上一层楼,开始突破娇小的体积限制,往砖的方向发展。但这些年下来,国砖也已经越来越小,少有当初C4这种真如C4炸药般大小的国砖,足见小型化还是随身播放器的主要发展方向

为什么扬声器和传统功率放大器领域依然是大而美,而随身播放器领域是小而美呢?我想这必然是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首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一直在进步,音频信号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减小了传统音频处理器件的体积和重量。加上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可以将多个组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或者大大减小电路板体积,使音响器材小型化、紧奏性得到巨大提升。再者一些材料创新使得更多更轻更坚固的材料得以被使用:碳纤维、铝合金、镁合金、陶瓷、氮化镓等,从而减小了整个音响器材的重量和体积。最后,现代制造工艺的改进,如3D打印、CNC加工、激光切割等,把音响器材当做高新数字产品来制造,可以更精确地制造音响器材,从而控制体积和重量

我们可以看到,大型扬声器或者传统功率放大器的在上述技术进步上有一定的滞后和限制,比如扬声器单元更大推动更多空气的物理定律并没有改变;对于功率放大器,更大功率需要大变压器,大变压器需要更大的体积和重量,也需要更大的机箱和更好的散热及屏蔽,在材料没有突破的背景下,这些方面的进步和随身领域的数字、集成电路进步是不完全对等的。因而才能出现随身越来越小,而传统扬声器和功率放大器领域却很难缩小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7:46 | 只看该作者
话讲到这儿,其实是大还是小,这大大小小的形而上,道理已经挺明显了。数字技术在进步,集成电路和制造技术在进步,更多数字设备或者设备的数字电路部分是能够越做越小的,并且性能还能越来越强,但在传统的模拟音频领域,在技术材料没有突破的当下,很难在更好音质甚至保持音质的情况下,大幅度缩小体积和重量

当然,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大小和音质不是对立的,从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听音类型也好,听音场景也好,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能接受的器材大小本就是一个不断探究的发烧过程,俗话已经给出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7:48 | 只看该作者
以大為美?以小為先?
文  |  啊嗚

这个月的选题轮到校长本人出题,真不愧为校长大人,直接发出了一个经典的灵魂拷问:“压大?还是赌小?”曾经闲聊的时候,偶然之间聊到车的话题,终于知道了他为何发出如此一问——原来平时习惯了开大车的他在某次度假期间爽了一把小巧的高尔夫,宛如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对于车,我所持有的观点自然可以从我们家的小高(高尔夫)上窥到一二。太太开车喜欢人车合一的操控感,高尔夫完美满足她的需求。不光如此,在目前各大小区商场停车空间紧张、停车位成为抢手货的大背景下,随到随停的短轴距两厢车把它“身轻如燕”灵活适配各种空间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此外,在A级小车的自重优势加成下,摒弃了电车的发动机爱好者们也没有了油耗的牵绊,更加有了拒绝新能源的勇气

所以综上,在我家的换车计划中A级两厢车一直是主旋律。延伸开去说到器材,我的倾向也十分明显的——推崇小而美,不妨简单聊一聊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8:01 | 只看该作者
体积要小

从汽车派生出来的话题中,停车难一定是绕不开的一个。对于绝大多数在大中城市生活的烧友们,寸土寸金几乎是一切限制的源头,听音的环境大小对于声音效果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同时,听音室的大小也决定了器材选型和声装规格选择。如果可以拥有一间单独的听音室,就可以考虑使用规格更多样的带有吸扩音效果的建筑声学材料;如果因为住房大小的限制而要做到一个房间多种用途,就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放弃那些敦厚的墙板、吸收或扩散设备,在型号和款式选择的范围上也有了不小的限制

环境的影响也会反应在喇叭和功放等器材选择上。回到我本人,作为一位普通烧友,家里房子的大小不但限制了我的想象,也让我在器材选择上以体积小为优选。一间十平刚出头的听音室,简单作了房屋四周的声场处理后,就只能选择相对小一点的落地箱或书架箱,对应的器材也因为器材架的有限空间需要选择相对小的规格

同时,如果房间里还有其他的影音设备需要配置,那么设备的摆位又会再次受到限制——如果器材或者音箱买得大了,就完全没有了腾挪的空间。我在布局客厅时,因为空间的局限,硬是将AV和HIFI两套系统塞进了同一个房间,第一次尝试全景声“最低配”的5.1.2,就在原有的HIFI系统基础上一下多了7个喇叭+1个低音炮,摆放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庆幸的是,之前选择的是占地不大的书架箱,留下了一定的空间给新加的喇叭得以有一席之地。所以,在选择器材的时候,我会优先选择体积小的。受到住宅条件的影响器材首先要选小的,不然就会显得空间拥挤不堪。况且谁又知道,后续不会再入点什么其他的器材呢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8:01 | 只看该作者
效率要高

当下的市场,整车厂为了能够使同一款车型显得更加高端,卖得更贵,会在车辆上堆砌各种各样繁复的功能和配置。同样地,音响器材有时也会存在同样的情况。当然车辆上的一些配置是出于安全因素考虑要做系统冗余,这种在音响器材上就没有那么必要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在保证音质输出情况下,小器材一定在设计上做过精简和优化”。同样大小的PCB板子,面积越小,处于元器件排布和电磁干扰的考虑,布线的设计越困难

我们常常能看到市面上很多音响器材,像美式皮卡一样厚重而皮实,搬起来特别费劲。反观,众多品牌中也不乏有小巧精干之辈,比如英国天才设计师Tim de Paravicini设计的EAR Yoshino,其中有多款器材就是以精简且耐听著称,从而直接成为了不少国内商家复刻/直刻的首选产品。一个体积相对娇小的器材,它需要承担起和一个大的粗放的器材一样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它所含的技术是会优于大器材的。换句话说,也就是通常说的用技术换产品效率

设计开发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去提高器材内部PCB板布线和电子元器件的效率。使得物尽其用,通过某一个小的成本标杆换来用户和市场的更大更高效的体验感。这样的效率也会带来声音上的边际效用——声音效果有时会更细腻惊艳。在讲求碳排放的今天,这也是产品的一种亮点,也可以说是一种更环保的生活理念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8:03 | 只看该作者
因小而美

如果以汽车为例,北美以大车为推崇,越“肌肉”越热爱。21世纪初期,随着通用、福特等品牌盛行,以SUV为首的风气逐渐刮到了中国市场,声势浩大,仿佛一夜之间大型车几乎占领了整个乘用车市场。但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另外的一种审美风气依旧风靡日本以及欧洲——那即是小而实用的紧凑型汽车。因为受到地域和环境的限制,日本以及欧洲腹地的国家的消费车型多以小型车、微型车为主,随着车辆工程的技术革新与发展,小车和微型车不但能够满足小空间的停放要求,也逐渐能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回过头看音响市场上的种种产品也有相似的百家争鸣的情形:多有如美国出品的威信、Krell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同样有和瑞士Nagra一般小巧的功放解码

这里就不得不提起我深爱的“小南瓜”了——早先的Nagra,以工业风的外观、经典的淡淡橙色表头、优雅而声音细腻著称,加上对音乐独到的理解以及其专业的背景,完美击中了全中国最挑剔的上海人对于精致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背后隐秘的无形装逼属性(笑)

同等于大众辉腾品牌所宣扬的低调奢华,“小南瓜”以小出发,从小小的身体里孕育出对声音的无线理解以及完美诠释。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品牌也在做大做强,但是在我看来,新版的器材在做大的那一刻,已经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吸引力——放之于市场,与其他大个头器材相比,它无法达到柏林之声的恢宏气场。这也是我自己对于后来最新出的HD系列反而不那么感冒的原因(仅代表个人观点)

以个人的观点,精巧就是某些品牌的点睛之笔,应该弘扬,而不是人云亦云

虽说“成年人两种选择都想要”,但对于“比大小”这样的排他性选择也还是一定要分出个高下来的。只不过,任何选择都有它的两面性,无论是大或是小,都有它可取的一面。正如早年和校长先生交流到这个问题时,他给出的答案是:他比较喜欢“坦克型的装备”,比如他的Sony SCD-1,Krell重型前后级以及威信,但他不排斥我提到Nagra这个品牌。每个烧友都有自己在选择过程中最为看重的点——或者是适合家居的有限环境,或者是能够撑起整个主人所执着的声场

鱼与熊掌各有所好,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心之所向即了然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8: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risalex 于 2023-8-22 18:15 编辑

校長愛大車
女聽眾愛小車
文  |  Chrisalex_校長

據說越到中國北方,越喜歡買大車,開出去有面子方便談生意,不過我的一位朋友,人高馬大的瀋陽姜兵,卻一直喜歡小車,他以前喜歡開改裝後可以扮豬吃老虎的Audi A3,再往前是一部紅色Volkswagen Golf GTI,當然他有眾多交通工具,不過他開得最多的,一直是小車,小車的提速與靈活,是他駕駛的樂趣所在

身邊有不少上海友人,喜歡短小精悍的小車,比如Gavin先生和啊嗚先生,他們有的追求操控體驗,有的兼顧停車便利,都符合各自的需求。在校長有機會選擇升級車型時,我選擇了大車,理由和選音響器材一樣,校長喜歡坦克車(笑)

28#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8:07 | 只看该作者
選擇大車,我最看重的是座高,我喜歡坐得高一些,視野更清晰,前面路況一覽無遺,變道時擁有更多視角信息,動作就會更有信心;即使不變道開直路,對前方直線路況的觀察也會更有把握。現在開SUV,底盤及座高已比之前的轎車要高很多,但我還是嫌不夠,永遠將駕駛位座高調到最高才肯罷休,頭幾乎要頂到頂棚才感覺舒服

我必須買大車,因為需要裝貨!張氏國際旗下各路企業,需要強大的運載能力,滿足日常業務開展:張氏國際維修社,機器修完搞定第一時間上門送件;張氏國際二手鋪,盡量上門接件是我們的服務宗旨;張氏國際打包社,大件打包完畢親自送到順豐德邦門店;人民的聽音室,測量揚聲器或聲學道具安裝要工具車運輸;人民系列產品,需要拉來拉去反複試驗與老化;人民聽音室項目,也已經覆蓋到上海臨近的江浙地區,階段性要頻繁往返外地,車輛的通過性與高速安全性也必須考慮

大車的功能和工具性屬性很強,能夠解決問題,能夠滿足需求,這和音響很相似,以功放為例,大型功放輸入輸出多功能豐富,驅動力強,能解決揚聲器驅動問題,能有相當的框體存在感;以揚聲器為例,大型揚聲器箱體大能塞入更多單元,頻響平直兩端延伸強,能解決全頻段問題,能滿足低頻的權威感……音響器材似乎有個不變的定律,同一個品牌的旗艦產品,總是比入門產品體積更大,重量更重,從無例外

29#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8:08 | 只看该作者
然而,女聽眾開的是小車,她喜歡小車,因為擔心停車便利與操控難度。因為只是上下班通勤需要,低能耗與停車方便是基本訴求。我有時也會偷偷開她的小車兜風,那是一輛全電力驅動的緊湊型轎車,能感受到不同軸距、不同車重、不同用途、不同能耗的車輛的駕駛感受,從汽車的可玩性與駕駛樂趣來說,小車的確更吸引我,這種車輛的加速毫無遲滯,油門隨踩隨到,方向盤指那打那,能瞬間激發司機的腎上腺素,如果再有一些適度的引擎震動感和排氣管轟鳴聲,那就毫無投訴了

同樣將人從A點送到B點,小車在時效上往往快過大車,車子好開是最大優點,但需要承認,小車開起來有種玩具車的感覺,缺乏大型車的存在感和實在感,開多了之後沒有回甘,像完成任務一樣。不過女聽眾是對的,小車的第一要求,除了A點到B點的運輸功能,就是外觀好看!一定要好看才行,你看現在很多歐洲設計的小型音響器材,尤其是瑞士製作的小型化作品,都是外觀殺手,一眼入魂,買家是不管聲音的,就是看個外觀

錢少和淺燒的,真心建議大家買小型音響,這類器材往往在聲音和功能上不能比肩大型器材,但在外觀美學與能耗設計上,有著大型器材無法比擬的優點,我相信選擇小型器材的玩家,除了空間所限,還有一個理由是好看,聲音方面倒不是關注的重點。和女聽眾選車一樣,看重Logo標和一眼緣,也就是說,選音響對品牌Logo和外觀設計,比聲音更看重

30#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8:09 | 只看该作者
大車廢油,油門一響黃金萬兩,車重車高風阻大,再加上不受控的大腳頭習慣,一周跑一次加油站是司空見慣的事,後續花費比較大。這和玩大喇叭是一樣的道理,後續分體功放投入和超級前端花費肯定少不了,還要不斷嘗試更換頂級線材和避震,這叫好馬配好鞍,你不買?周圍發燒友天天會催你

小車的後續投入沒有大車這麼多,底盤低車重輕,油耗自然不會很高,如果是電車後續花費就更少了。玩小喇叭或者書架箱也是一樣,因為本身就是精簡設計(低頻有限類揚聲器),所以在驅動上會容易很多,因為驅動揚聲器的功率,大部分是被呈現下盤的低音單元吃掉,同樣地,因為投資性價比,很少有人會為書架揚聲器使用頂級的線材與避震,因為豉油貴過雞的做法,在大部分地區還不普及

大車停車不便,車寬上不了立體車位,只能單獨找地面停車位,尤其是小區停車位,如果分配到小一些的進出還很不方便容易刮蹭。玩大型功放就是這樣,Dan D’agostino Relentless後級一般器材架底層放不下,必須專門找HRS找單層器材架承托,如果你家裡空間太小,搬運移動都容易磕碰到鋁合金外殼

小車則不吃空間,停車方便,輕鬆上立體停車位,小區內狹窄走道開出開進很方便,除非是別人不小心,否則不容易被刮蹭。就好像玩小功放,人民的功放,一層器材架左右平放兩部,甚至上下疊放兩部,不需要單層板,書桌、器材家、地面都能放,即使家裡空間再小,雙手左右散熱器一握,提著就能出門鬥機

大車操控感受不夠靈活快捷,加速性能也比不過小車,這點是死穴,即使是豪華車型的運動型SUV,也無法與同品牌同級轎車相比。但你選擇享受的是沉穩駕駛和安全一面就好了,凡事調整好心態;小車的優勢,是轉向靈活加速快,不佔用空間,但也有空間小通過性不強等劣勢,所以萬事皆有優劣,看你更側重那一反面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5-5 07:34 , Processed in 0.0620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