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408|回复: 197

[聚会] 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5)————從SB16開始十五年電腦音頻之旅(再訪更新2016.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觀看過日本音響雜誌《斯蒂洛桑多》的朋友都知道,在厚厚的季刊的後半部份,有你期待已久的管野沖彥先生的連載文章《唱片演奏家訪問》,是白髮蒼蒼的桑多領軍人物管野先生去日本各地拜訪有持續熱情有獨到之處的音響愛好者,他們利用自己的理念與喜好,調整器材與周邊環境,在自家的環境中鳴放唱片,像演奏者一樣重新演繹唱片上的內容,所以被叫做唱片演奏家。

據說採訪對象的選擇並不是隨便的,並不是誰和管野先生關係好,就可以參加或插隊的,而是發燒友們將自己家裡的器材情況和把玩心得做成文字和圖片介紹,發給編輯部,編輯部進行嚴格刪選,排隊採訪。太港的器材當然不能上畫,太不上檯面的居家環境當然也不能上畫,所以,你在雜誌上看到的,都是那些經過細緻挑選后才決定拜訪拍攝的人家,這些人家要么是有高尚職業金幣多到數不完,在器材投資上毫不吝嗇;要么是轉麼專業人士,對聲音的理解和調教有獨到之處;要么是對音響有著積極熱情的人士,專門打造了聽音室或者對擺位和環境進行了近乎苛刻的重組。所以,在斯蒂洛上多雜誌上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光鮮亮麗的器材登場,非常有腔調的居家環境,以及頗有經驗和獨到體會的唱片演奏家。

我們旅居日本的友人KELL先生,多年之前已經將自己家的音響設置情況寫成介紹并拍照發給斯蒂洛桑多雜誌社,希望管野先生能來拜訪,為國人爭光!但事與願違,據說到現在還在排隊輪候中。

管野先生的連載文章《唱片演奏家訪問》,173期採訪以前任職日本高級音響品牌VICTOR(勝利)的設計師,使用者的熱情不能輸於設計者,家裡依然使用VICTOR的旗艦單聲道後級放大器ME1000的藤原先生,而且只採訪了一位先生(以往都是兩位,在早期還有三四位一起登場的情況),從174期開始就很遺憾地中斷了。

受人關注的《唱片演奏家訪問》,據推測是因為管野先生的身體狀況不是最好,所以於桑多174期開始無限期停播。該節目是小張最喜歡看的桑多主題之一,相信各位的內心都非常焦急,在這樣的時刻,要有SAY!要有人站出來!要有人接過管野先生的槍!

多年以來,小張一直愛讀這樣的文章,但絕對不敢動手以此為標題撰寫文章(印象當中,也只有採訪上海的大燒WX先生時,唯一打擦邊球使用了一次:以“WESTLAKE的唱片演奏家WX”為標題,那是6年多以前的拜訪,WX先生當時的配置的確給了我留下了絕對震撼的聽感和強烈的刺激:西湖BBSM12喇叭,JADIS前後級功放,MARK 31+30轉盤解碼等等)。小張的文筆太過淺薄,專業知識也太過缺乏,品味和格調更是連管野先生的1/10都及不上,怕侮辱了這樣精彩、頗具深意的專輯名稱。在管野先生微恙停筆后,如果我們就坐著甘等著,像等運到一樣期待下一期桑多上會繼續刊出他的文章,這樣做未必有些消極和缺乏意義了,那麼怎樣才算一名積極的Sounder呢?做些什麽才能在遺憾中成長希望呢?小張有了繼續為立體聲論壇的朋友們撰寫此類文章的想法,要接過管野先生的筆桿!在暫時看不到桑多雜誌上管野先生《唱片演奏家訪問》的時候,你可以來中國立體聲網站看看小張的《立體聲之友專訪》,解解悶。
寫一些積極的參考文章,拜訪熱情的音響愛好者,介紹論壇上的燒友們給大家認識,與桑多不同的是,可能這些燒友并非使用頂級器材,居家條件也可能非常苛刻,但與桑多唱片演奏家一致的是,他們都是對音響有著極大熱情與獨特見解的,長期堅持的音響迷。因為共同的愛好,我們走在一起。

今天,小張斗膽撰寫以《立體聲之友專訪》為標題的系列文章,這是向桑多雜誌《唱片演奏家訪問》起立喝彩的節目,也是向尊敬的管野沖彥先生致敬,表達強烈學習之心的舉動。

承載著前輩的理念和心血,《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5)登場了!

SB16開始十五年電腦音頻之旅!

謝謝。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窩是小張!

春節假期,終於得閒再次進行《立體聲之友》專訪,我與一中先生一同拜訪了一位家住徐匯區的音響發燒友,和以前拜訪的四位《立體聲之友》不同的是,這是一位灌輸超過十五年熱情的PC HIFI玩家。他笑稱自己屬於最屌絲和偏門的那種,除了短期使用過藝雅CX7E和文豪CD機等,他的HIFI歷程幾乎都沒有離開PC。

這就是《耳機俱樂部》與《耳機大家談》的著名網友YAMULING先生,他現在,還肩負著《耳機大家談》論壇超級版主的重任。

敲開YAMULING先生家的房門,才知道原來他住在一樓,住在一樓會不會因為外界聲音太吵導致聽音響被干擾呢?實際上當我們走進他的獨立音響辦公室後,我看到經過處理的吊頂與四面牆壁,我心裡就有數了,我們的話題,於是就從聽音室的天、地、牆開始了。
No258封面_W.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張:Y先生您好,不知道每一位首次踏進您房間的燒友,會不會都注意到經過特別處理的天頂和牆壁呢?看上去您花了很多功夫在房間的處理上吧。

Y君:小張你好,我是09年才正式擁有了自己的獨立聽音室,當時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多年的夢想,給屋子拉了電源專線,俗話說,玩音響先玩電,玩電要從源頭始,我拉了兩路4平方的國產熊貓線(目前只用一路),光拉線還不夠,我還從電工商店買來2.2米長的芯棒,從小花園的地面打進去,做了專門的接地。這兩個是今天看不到的,但是有四個處理今天小張你能看得到。

首先,是屋頂高低不同的反射處理,採用兩種厚度的石膏板,一種3CM,一種10CM,建設最初我使用測試話筒進行了測試,找到問題的所在,對症下藥;其次,我使用了大量的空腔結構,用各種櫃子和儲藏室,減少駐波的形成,對中低音的吸收很有幫助;還有就是牆面,這是羊毛與樹脂的混合材料,將百多元的一包塗料用水攪拌,搗碎塗料裡的塊狀物,就可以直接塗上去,平時還可以吸收房間裡的濕氣,乾燥空氣;最後要介紹的,就是正對皇帝位的,位於箱子後方的玻璃窗,我在前面增加了窗簾,不是一層,而是不同材質的三層,請你注意看窗簾上面天花上的4塊板條,這是四塊叫做納米海綿的吸音棉物料,相比其他非HIFI用途的普通海綿,不易變形、比較密實,更細膩和光滑,也更為耐用一些,不會“洋”掉。

小張:我最覺得有意思的是好像真羊毛皮的牆壁,我剛才用手一摸,毛皮很有質感,似乎還可以剝下來呢,不僅減少反射,還有一個附加的優點,就是不會開裂,不知道價格是不是相當昂貴呢?

Y君:這種天然羊毛及樹脂牆衣的成本大概是100多元/平方米。當然,這些隔音、擴散和吸音其實也有比較划算和DIY的方法,看個人的喜好與接受能力了,也不是適用於每一位燒友的,最好是對房間先做測試,家裡缺點什麼,多點什麼再作全盤打算。
_F2T7761_E_R_Log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張:除了房間之外,您的每一件器材,都不是我所熟悉的,看來在選擇每一件器材的背後,都有一段有趣的HIFI故事呢,我也相信,在最終確定這些“偏門”器材之前,您肯定經歷了與眾不同的發燒甘苦路,可以在這裡我們分享下嗎?

Y君:我的故事,要從93年開始了,我從那時開始接觸PC機(請注意,是PC機,不是CD機哦,這是讓小張覺得非常驚奇的地方,以前採訪《立體聲之友》都是從接觸CD機開始,Y君卻先和我談如何接觸PC電腦,從這一刻我就知道,接下來的話題,將是非常有趣的,我所從未聆聽到的新鮮資訊),很欣賞那個機箱喇叭竟然可以模擬“說話”(笑),我一直想要塊所謂的“魔音奇效卡”,以便開啟音樂和音效功能,就這麼到了97年,有了我的第一塊聲卡。

小張:我記得當時後鋪天蓋地做廣告做得最大的,是創新的SOUND BLASTER LIVE!您買的也是創新的聲卡嗎?

Y君:是呀,我記得是創新的SB16 ISA聲卡,價格是700-800元吧,當時這筆錢是父母贊助的,因為父親也喜歡聽音樂,後來他經常對我的器材進行評價,甚至比我都在行。

小張:父親的影響是巨大的,不知道每一位發燒友童年時是不是都有一位喜歡聽音樂的父親,小張的父親也是喜歡聽古典音樂和男高音作品,他當時買了很多黑膠唱片,正過來翻過去在家裡的組合音響上播放,現在這些老唱片都被我繼承了,呵呵。那麼,您什麼時候開始涉足PC HIFI的呢?

Y君:開始了解PC HIFI是在2000年前後,最初是在短歌行論壇,當時還在讀大學,後來,去小白先生的店裡購買了我的人生第一付耳機:KOSS的KSC35,也參加了短歌行論壇“朝露”無緣書架箱的團購,有了喇叭,要有功放才能開聲呢,於是和父母去曲陽那邊的音響市場逛一下,研究了很多資料,為的就是不買AV功放,而要買純功放,當時,知道純功放對聲音的重放更好嘛,最后買的功放我還記得,是琴譜的一台一千多的合併機,正式開始了解HIFI的每一個環節。

小張:我還記得“朝露”音箱,當時在資訊還不發達,舶來品還不多的時候是非常出名的性價比之作,您剛才說買的第一付耳機是掛耳式的KSC35,那麼後來還有升級嗎?最終留下的是我現在在桌子上看到的HD650嗎?

Y君:關於耳機方面,在耳機俱樂部和耳機大家談看了不少測評,也聽了不少耳機,當時沒多少錢,攢了一年的錢買了HD600,隔了兩年又換成了HD650,后来机缘巧合還迎來一隻AKG K240M,之後一直沒有再有過其他的念想,一直用到現在,當然,你看到的這隻HD650,已經更換了海綿,原來的海綿老早就塌陷了。聽慣了,一路用到現在,從未更換他們。說到第一付耳機KSC35,我真的對它感情很深,甚至還幫他換過HD600的耳機線呢。

最喜歡的耳機,唔,還是HD650吧,我的聽音習慣與器材調整都是以此為基準的,我也聽過新時代的HD800或T1,聲音素質的確非常高,解析力夠強,但似乎會有一些硬質或不夠舒服的地方,而且,好馬配好鞍,我這裡也沒有足夠驅動他們的耳放,所以就還是HD650最適合吧。雖然HD650的聲音有些混,但音樂表現力已經非常強了。
_F2T7764_W_R_Log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張:可以說說您的音箱嗎,在“朝露”之後,應該是還有幾對喇叭才走到今天的飛星的吧。

Y君:之前玩過的喇叭有兩類,一類是無源的,一類是有緣的,當時自己也做過幾對FOSTEX的全頻小喇叭,配合一台小膽機來聽,作為還在讀書的我,錢不是很多,但有個“出手闊綽”的海員朋友,他出海的時候,我就問他借來設備把玩幾個月,就這樣用了幾年的BENCHMARK DAC-1,LAVRY DA-10,DYNAUDIO ACOUSTIC BM-5A,BM-6等論壇經久不衰的經典設備,自己則買過了幾塊當紅聲卡來聽。

小張:如果我想得沒錯,這位慷慨的海員朋友,我也認識哦,以前他的VICTOR 999EX唱機曾在我這裡放了好幾個月呢,哈哈。

Y君:真的嗎?看來海員朋友真是結緣甚廣啊!

當時一直在父母家居住,沒有地方放腳架,我的音箱只能放在桌子上湊活聽聽,對系統中的中低頻素質很不滿意,怎麼辦呢?開始研究聲卡的分頻2.1,先買了一隻AAD的10寸低音炮和美國EMU的專業聲卡,EMU的監聽音箱則是我拿到第一筆工資後買的。接下來各種調整、避震,就這麼不亦樂乎地玩了好幾年。其間,自己的工作之便也接觸了很多專業設備,也讓我積累了不少,在業餘時間,我也喜歡DIY一些設備,從GC功放、仿PASS功放,到B22耳機放大器,各種解碼等,但真正滿意的卻很少。

當時我的音箱是丹拿升學的書架箱BM-6還有DIY音箱“克萊”,功放是FUMAC的AW250(型號可能有誤,是單聲道每邊250W的D類的放大器)一對,接下來升級了他家的旗艦前後級三件套(400W單聲道,雖然後來發現並未比AW250有長足的進步),而當時的音源是曾經夢想的LYNX AES16專業聲卡搭配BENCHMARK的DAC-1 USB。

這個組合越聽越不滿意,找不到自己要的自然流暢聽感,動態也不能接受,可謂要動沒動,要靜沒靜。於是在音源上,第一次大手筆買下來WEISS的DAC2.

小張:從AES16+DAC-1 USB一次性跨越到WEISS DAC2,這不單單是價錢上巨大鴻溝,更是聲音特性上的明顯差異,前者的直白與強調解析力與後者的潤澤柔軟有彈性可是審美上的巨大反差哦。用上了這麼高級別的解碼,在PC源頭有進行相應的補強嗎?

Y君:當時心想已經搭配了這麼高檔的瑞士解碼,PC方面也要登對才行,於是配上了只為電腦音樂獨立工作的PC專機,MAC-MINI + AMARRA軟件,以及專門拜託激光鼠先生製作的現行電源,幾乎把當時可以嘗試的PC-HIFI途徑都試了個遍,總之玩來玩去都還是不得要領,找不到感覺,一句話——聽感很港!當時甚至還覺得:似乎怎麼也比不上藍光機數字輸出到解碼。

小張:聽到這裡,我能感受到您當時的心理狀態,好像玩音響來到了一個瓶頸,則麼調整都過不過這道坎。不過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接下去的故事會因為一件器材的到來轉向好的方向了嗎?
_F2T7740_W_R_Log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Y君:當時窮凶極惡地在網上查資料,經過一些專業測試和評估,懷疑自己房間的環境處理可能有些問題,影響了系統發揮,終於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放棄一貫以來的專業化傾向,轉走純粹的聽感為先的路線。這個180度的急轉彎,讓我從素質走向音色,買下了音色優美的PROAC D18揚聲器。

我首先去麗音廣場聽了幾款音箱,最後在ADAM的HM2和PROAC的D18之間選擇一對,HM2動態好,但高頻會硬一些,不屬於聽感上音色優美路線的,於是放棄,其實選擇PROAC D18還有一個理由是因為當時我用的功放是FUMAC,而廠家在調音時就是用PROAC RESPONSE 2.5音箱,我認為匹配性會更好一些。

買了D18,我以為就此可以安心聽音樂了,結果為了追求我真正喜歡的的聲音,我把功放換成了同樣是英國的NAIM XS2合併機,並鑑定地走上了NAIM品牌出了名的無止境升級和折騰之路。

我換了数套NAIM的功放和專用電源及線材,說到這裡要指出一下,NAIM的升級電源,其實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這個真的是不用不知道,加上升級電源後驅動力是蠻大的,最後我到達了NAC 282和NAP 250.2,線材幾乎全是NAIM家的最佳選擇了。

小張:真的是崎嶇的過程,那麼又怎樣會將音箱換成現在的飛星呢?

Y君:雖然交響樂聽得不多,但總會有機會拿交響出來比劃下,PROAC的密度似乎不太夠,大場面也會腳軟,而飛星的強項在細節豐富,音場的層次感強,而且當時飛星的這款SCORPIO II正巧在更新換代,在德國當地購買很划算,便從德國買了全新貨運回。

你看這對音箱的避震腳架,實際在購買時已經注意到這套升級版的專用腳釘,由於更新換代並未一併購入,事後向某德國經銷商以低廉的價格(8個,合共3,000 RMB含運費)購入,這套腳釘是一種軟避震,你從音箱頂部搖晃箱體,是允許左右擺動的,但杜絕前後震動的。加上腳釘後我的聽感是音色更好聽一些,中低頻更有韻味,大場面的控制力更強,也增加了樂器的尾音。

這對音箱的高音單元是SEAS,中低音據說是德國原廠委託中國某廠生產的,這對音箱是次旗艦系列裡的旗艦款,我對它的評價是:聲音中性偏溫順,不尖不硬,不強調力度,但強調音場。

小張:我的確在這裡聽到這對音箱的寬鬆和層次感一流的特點,但是,我覺得低頻的力度和量感上似乎還是有些小小的遺憾,但是我也理解這是正在調整中的揚聲器。

Y君:這對喇叭目前我最想挑戰的,也是目前較大的缺點:中低頻的透明度和力度會差一些。
_F2T7706_W_R_Log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順便提一下,我的新功放,也是在更換AUDIO PHYSIC喇叭之後進駐寒舍的,自從更換了飛星,原來的NAIM就明顯力不從心了,再往上升級NAIM的話,就是10W以上級別的NAIM前後級,完全沒有性價比。痛定思痛,全套賣光,包括很多線材。目前的前後級,也是一套偏門的組合,也是經過很多此的對比,才選擇了現在的這一套, 我也是比較滿意的。當然前級沒有平衡輸入,後級沒有RCA輸入,必須轉接,我的下一部前級,應該是: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小張:您所使用的前後級,是非常罕見的製品,尤其是前級,在我看來都是非常陌生的,能夠購買這樣小眾產品的燒友,難道真的不擔心日後的二手出貨會比較困難嗎?

Y君:呵呵,如果小張你看起來都覺得陌生,那真的是相當小眾的了。前級是以色列TEDDY PARDO的分體電源前級,我是在這款PRE正式上線銷售前,就定下了這個產品,因為看了英國幾個論壇的評價,據說很好,到底有多好?沒聽過,不知道!當時TEDDY能進入視線是因為他有份做NAIM的升級電源。內部的PCB為6層板設計,三組輸入,一組錄音,一組直通,一組輸出,全部搭配德國WBT的接口。

TEDDY先生是長期把玩LINN LP12黑膠唱盤的,玩過各種NAIM的功放,具有IC工程師背景,也非常熱衷模擬味的聲音。他對前級的要求是:頂級膽前級的聲音風格,但沒有發熱和極大的體積。以最短路徑設計,把所有設計重點放在低噪音和盡善盡美的電源部分。

小張:真的是這樣嗎?我聽到的聲音的確也是往那個方向發展的,寬鬆的頻段,低頻時緊時松,有其在聽剛才的JENNIFER WARNERS花姐演唱的《SOMEWHERE SOMEBODY》就有很好的聽感,音量開到很小,聲壓卻已經足夠,聲音的細節一點也不缺少,即使在小音量下聆聽,氛圍感與厚度很不錯。當扭大音量,也完全爆得起來,甚至還會擔心吵到隔壁王木匠呢(笑)
_F2T7756_E_R_Log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Y君:其實TEDDY有出配套的後級,但我最終確定的後級還是國產AURALIC的MAREK,這台後級小張你也曾經聽過並寫過報導,是單聲道D類放大每聲道400瓦出力的大力機種。當時購入飛星時,向很多人了解,都說這對喇叭很容易驅動,靈敏度高,買回來一開聲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一回事,低頻沒有,有推不出來的感覺。於是將功放升級為從英國購入的二手NAIM,還是感覺寬鬆度不夠,最後不得不放棄NAIM。再詢問歐美論壇如何搞定飛星喇叭。

這時有人說這喇叭本身設計就是沒什麼低音的,也有人說用了HYPEX NCORE放大模塊驅動,聲音就會很好,控制力一流,甚至有10萬塊功放難以比擬的全面性。

小張:但HYPEX NCORE模塊的價錢可不便宜啊,套件都要1000多美金呢。

Y君:不單單不便宜,而且調整制約的因素很多,當時HYPEX在美國做巡迴展,開頭的評價很差,後來中途有人換了個電源尾插,之後試聽的就全部叫好,所以我覺得這實際上不是個人可以DIY出好聲的,所以也就沒有考慮套件。但是AURALIC使用的也是D類放大的芯片,雖然是用的UCD400的檔次比N CORE要低很多,但也在06年的DIY界紅過一陣子,據說比JEFF ROWLAND使用的ICE POWER要好,更接近傳統功放的聲音。於是就定了MAREK單聲道後級,從目前來看,其驅動力還是令人滿意的,精緻度上也很好。

小張:這對後級,我也有幸聽過,除了價錢比較昂貴讓我佩服之外,驅動力和透明度也是其強項,而且是遇強則強,你餵給它好的源頭,它會加倍還給你,那麼,接下來,我想聽您談談我最想了解的音源部分了,據說您聽過市場價兩萬以下的幾乎所有著名解碼器,如此鑽研,小張都要向你鞠躬致敬了。

Y君:見笑了,和您一樣,音源是我諸多折騰中最為折騰的一環,這些年來前後使用過的解碼器不下20種了,從AURALIC ARK MX一路到WEISS DAC 2均有涉獵,一直到今天我都有衝動不斷地去借一些熱門解碼器來對比聽聽,可能是受了NAIM的音源第一理念的影響吧。

只有兩個解碼,我用了很久。

AYRE QB9,讓我找到了自然、寬鬆、大氣!好聽,雖然層次感不太好,細節也比較一般。QB9雖然只有USB口,但其音樂性在我聽來卻比WEISS更好,WEISS的聲音有些單薄,而QB9在播放大部分音樂作品表現都很平衡。

LINN KLIMAX RENEW DS,我的第一個真正感覺可以和幾萬塊的傳統CD機相抗衡的PCHIFI設備登場了。相對AYRE QB9,質感更好,更中性(這點感受可能和大部分人對LINN的印象不同),細膩溫潤,流暢感、節奏感非常好。要說缺點,則是大場面的控制力,音場立體感等一些高檔HIFI系統的元素上,但LINN用智能手機和IPAD遙控已經非常成熟,方便性可謂PC HIFI之最。

小張:LINN RDS的聲音我也領教過,的確是已經做得不錯,這個說的是PC HIFI界,但很遺憾,HIFI界還有更好的,所以您才會更換成現在偏HIFI的解碼器吧。

Y君:為什麼換成現在的HIFI解碼器?這要怪激光鼠先生,激光鼠先生是喜歡“自帶餐具來開飯的”,他喜歡拎著自己的筆記本來,一插上去聲音很差,可見PC HIFI制約的因素太多了,所以最終我還是傾向於接近CD機的玩法。毋庸置疑到底,LINN對於PC HIFI的制約環節已經少很多了,買回來一聽,節棍!LINN RDS真的是質變!價錢比QB9高三倍,但最終還是賣掉收場,理由?以四萬多的定價而言,性價比不是很高,聲音稍微有些偏軟,顯得平面化,控制力總覺得再多點會不會好一些呢的想法。

於是換到了今天您看到的MEITNER MA-1,這是EMM LABS的主事人MEITNER先生以自己命名的,EMM LABS低價位系列機的第一款產品,定價是7,000美金(小張:這發霉先生真是金子招牌啊,低端系列一款解碼都要賣7K美金?所以高端的EMM LABS就基本與我無緣了!)因為想聽諸多SACD抓鬼的DSD資源,所以需要購買可以進行DSD解碼的最新機種,在試聽過小牛物INVICTA等機種後,選擇了素質上完胜RDS,聽感上也不算差的MA-1,不過這台機器才買了一個月,調整還遠沒有結束。
_F2T7711_W_R_Log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張:論壇上有很多PC HIFI的發燒友,而我個人是不進行PC HIFI的,想請教一下,您覺得PC HIFI與傳統HIF最大的不同點在哪裡呢?如何界定哪個是PC HIFI,哪個是傳統HIFI呢?

Y君:我覺得是音樂源頭的獲取以及操作性的不同,這兩種渠道與管理是不同的。

這個不同點也帶來了PC HIFI目前的一個瓶頸:易用性!很多燒友專注於調整而不以投入的態度去聽音樂了,太過注重優化,而返忽略音樂本身帶來的愉悅。

小張:如果像我這樣的新手要從零開始接觸PC HIFI,有什麼訣竅能夠快速上手,哪些環節我是首先要關注的?

Y君:首先是一套靠譜的播放軟件,這是名列首位的,其次是解碼器/數字播放器,但請注意,在傳統HIFI裡表現良好的解碼器不一定在PC HIFI領域就能一鳴驚人,最後還要一台合理配置的電腦,什麼叫合理配置?也就是這台電腦需要適中的硬件配置,比較靜音,比較節能,因為太耗電的PC容易干擾其他組件。我之所以用NUC,因為其穩定性強,非常少的接口,對聲音影響少。

小張:如果再給您一次選擇的機會,您還是會堅持走PC HIFI之路嗎?是什麼這麼吸引您?

Y君:是的,我還是會選擇PC HIFI,並且一直走下去。我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我一貫喜歡超前的東西,我認為HIFI 已開始落寞,而PC HIFI前景廣大。我也聽過不少LP系統,但目前家庭情況尚不允許我把玩,而CD片源的積累是個煩心事,對於普通燒友而言,收到好片的機率越來越低,目前有些CD唱片交易,心很黑,這樣對我而言就沒有樂趣了。

小張:雖然您是PC HIFI的前輩級任務,但我猜測您的發燒起步,應該也是以CD唱片開始的吧,不能免俗地,我也想問問,您的第一張唱片是?

Y君:是我父親送給我的一張舒伯特《鱒魚》唱片,請注意,這張唱片,是一張盜版片。但是,音樂卻非常好聽,如果你問我最喜歡聽哪張唱片,那麼回答是肯定的,就是《鱒魚》。

小張:這張盜版篇的做工,可比現在的盜版唱片要好很多呢。這張由CLIFFORD CURZON擔任鋼琴演奏的唱片,聽起來聲音也很好呢。其實我也有不少盜版片,聽起來只是噪音大一些罷了。這張15年歷史的唱片,真的是要好好珍藏呢,既是父親無言支持的見證,也是您PC HIFI發燒的原點。
_F2T7777_E_R_Log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採訪的最後,我請Y君發一份電郵給我,將我所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器材進行列表,結果很快就收到了下面這張長長的賬單:

第一部分数据源

1,QNAP TS-439Pro II NAS网络硬盘一台,四块硬盘,全部为正版cd抓轨或sacd抓轨。约7000元

2,PC机两台作为播放界面,其中一台为INTEL 去年底最新推出的NUC超迷你电脑(8G DDR1600及128G M4 MSATA-SSD)。NUC约3000元。

3,网线若干,组成为日本SANWA 7类,约100-250元一根。瑞典Supra 7类(约400元)。

4,Netgear 4500无线路由器 约1300元。

5,iFI iusb usb供电及隔离装置,约1300元。
  
6,台湾KECES 116线性电源(给NUC及iFI iusb供电)约1700元。

7,Wireworld 线世界白金USB线 约3500元。

第二部分供电

8,Wattgate 381 Au/Rh 墙插各一 约2000元。

9,Audience AR6P 电处一台 约18000元。

10,美国小品牌TWL电源线三根,两根旗舰7Plus,一根12Plus总价值约8000元。

11,Wireword 线世界Silver次旗舰电源线一根,约4000元。

12,DIY线若干。

第三部分解码

12,Meitner MA-1 EMMLABS副牌的第一款解码。约35000元。

第四部分前级

13,以色列Teddypardo前级。约12000元。
  
第五部分后级

14,Auralic Merak后级一对。约28000元。

第六部分音箱

15,飞星Audio Physic Scorpio2。价值约35000元。

第七部分 其他线材及配件。

Nordost Tyr 非平衡信号线一对

Linn Silver非平衡信号线一对

Audience Au24e 平衡信号线一对

HRS避震块

Stillpoints铝制旗舰钉一套4只。

Stillpoints角锥钉一套三只。

三越naim机架一套(只是为了体积小巧)。

Sunshine垫板数块。

SOUND ANCHORS避震垫两套8只。

香港威马地盒一套。

镁钉机其它小配件一堆。
  
如果按照上面已列出的價格計算,總金額已經超過160,000元。別看PC HIFI都是小東西,加加埋埋都不少金幣呢。
_F2T7788_W_R_Logo.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3-29 22:02 , Processed in 0.0605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