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935|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看了之後兩個字(第38集)—— 水平!上海老葉自做線材之淺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7 18: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窩是小張!

在小張的《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四中採訪的發燒友上海老葉,是一位喜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玩家,除了喜歡製作電子管耳機放大器外,還“因為最近沒有什麼可以玩的”而潛心研究DIY線材。當時我是這樣記錄的:

做線

小張:我先前已經看到友壇的帖子,有好多朋友在使用您親手為他們製作的線材,您工作繁忙,爲什麽會開始做線?

老葉:玩線材是因爲太無聊了沒東西玩了,哈哈,你知道做一條線有多花時間,有多困難,裏面都有灌砂的,是鐵砂嗎?不是,我給你看看你就知道(老葉拿出圓形的薄荷糖的罐頭一個,擰開給我看),這就是灌在裡面的沙,實際上不是鐵砂,這都是不鏽鋼材質的鋼珠,是用在圓珠筆筆尖上的(我用手指摸了下,“砂子”極度的細膩),選用這種鋼珠的優點是:每一個都一樣大小,每一個都沒有棱角,缺點是價錢昂貴,一萬個,才半調羹這麽多,你可想而知成本有多高。

目前,我自家系統上的10根電源線全部是我自己做的,相比先前使用銀彩晶彩等等,反而省錢了,而且有樂趣,電源線的插頭是美國制鍍铑的,尾插是德國制。信號線插頭采用的是OEM的碳纖維外套制品,手感與聲音都相當不錯。

對于線材,導體的屏蔽與緩衝對于聲音有很大的影響,我做了多渠道的充分屏蔽和多級避震,對于市面上那種單獨兩根線,不做任何處理的做法,我個人會比較抵觸。我自己做線的理論是 “電位場平衡”概念,在線的導體外,做了一個懸浮的屏蔽層,實際上對線材的中高頻有重要的作用,用高純度的銅網,産生的等量的電容差,達致平衡,另外在接地部分設置特殊的回路進行消耗,這也許就是爲什麽這線做不細的理由吧,反正是越做越粗。

除了特富龍會對聲音有正面作用外,焊錫部分也馬虎不得,我使用的是德國MUNDORF最頂級的金銀焊錫,含金1%,含銀9.9%,但對溫度相當敏感,還專門爲了焊線而購買了德國的WELLER控溫電烙鐵。

線材的調整是對系統有正面或負面印象的,所有系統裡,銀的使用要恰當,要節制,不可以亂用!這個理論倒和之前拜訪過的JBL DD66000演奏家WX先生不謀而合,老葉的理由更為直接:因為機器內部連接線及通路上,以及唱片錄音的各個環節上,基本上都是銅材質的居多,所以用銅線能更好的還原,而且即使你一定要用銀,也最好用單結晶銀,它的聲音傾向於銅,但也有銀的質感。在我現在的系統上,除了唱臂線用銀之外,其他都是銅。

————————————————————————

在採訪的最後,老葉先生破例借給我一對信號線和電源線,要我拿回家聽聽看,我知道葉先生的線只為自用和興趣而作,並非銷售的製品,大部分朋友別說試聽了,就連見都沒見過,不過有一小撮朋友已經是用家,好像小白先生與江蘇狗狗先生,但他們都悶聲發財偷著樂,這次,就讓小張帶您見識下葉先生“最平價”的信號線與電源線作品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8:45 | 只看该作者
為什麼說是最平價?因為後來葉先生告訴我,除了借給我的單晶銅版本之外,他自己正在研究單晶銀的版本,成本高很多,聲音素質也有提升,但很多朋友會覺得性價比就不高了,而且他也不提倡在系統中使用過多的銀。友壇的小白先生,是為數不多的單結晶銀信號線的用家,據說聽完了馬上就劉備了,而最近老葉在試驗做單結晶銀的喇叭線,節棍啊,喇叭線一邊起碼兩米半,成本高啊!

說回這次試聽的信號線,這是一根不算細身,而且堅硬的RCA信號線,外麵包裹的是像以前AQ CORAL/KING COBRA之類信號線常用的彩色混黑的編織層,手感不錯,很像廠家線風格,而在線身上有標明製作者身份的“YE AUDIO”標籤,這張“爺AUDIO”上的黃色書籍小人,帶個耳機奔跑的樣子,是老葉先生在網上千辛萬苦找來的,據說是為了凸顯出一些音樂與文化的結合,又非常生動而不乏味。

這次的試聽,首先上場的是耳機系統,SCD-1\8PR\HD650,對比的線材是XLO的SIGNATURE 3,這是一款因廠線背景而二手價格回落至2K元不到的信號線,但其聲音的風格與素質,在這樣的平價價位屬於絕對超值,超值在哪裡?強力的樂感卻保證一定的透明度與延伸,小張也是在對比過幾條信號線之後才有這樣的感覺。

3#
发表于 2013-3-17 18:46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圍觀校長毒文
4#
发表于 2013-3-17 19:40 | 只看该作者
老叶制作的电源线,曾经在聚会上听过一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所以这次毅然捐出了“心爱的”2000金币,报名试听。
衷心期待中。

谢谢校长!
5#
发表于 2013-3-17 20:24 | 只看该作者
合理!原来我想让校长帮听听自制的单晶铜线,后来在听过一些厂线后还觉得有改进的地方,待细研究后再发与校长!

即使是单晶银,控制温度,也要节制使用!原来我的耳放里磨改线材全部都是单晶银,高频虽然飘逸,但是低频量感很不足,厚度也不行,听流行乐尚可,歌剧和交响就糊弄不了了!
6#
发表于 2013-3-17 21:06 | 只看该作者
sd胸是多粗的单晶银?我觉得24awg的做信号线不会声音偏高频吧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21:49 | 只看该作者
當我聆聽簽名三再切換到YE AUDIO的信號線時,我聽到了一些變化,對於線材試聽,我不敢100%保證不是心理作用,請大家包涵。我似乎感受到全頻段的力度開始增強,樂器間的摩擦感增多,尤其是古典樂器中,弦樂器與通關樂器鳴放除了華麗的顫音,多得讓我汗毛凜凜。相比YE AUDIO的信號線,XLO甚至還有些鬆散與無力,如果要我來說,我覺得YE的提升不是那種在某些方面有細微提升這麼小兒科的描述,而是一插上去,既有全面性的進步(請注意,對其他朋友的系統,可能是改變而不一定是改善),在音像的呈現方面,有力地加強了,我不知道葉先生製作這條線的秘訣和工藝,不知道他施用了什麼魔法,但的確使音樂聽起來表現力更強,更為積極了。

YE AUDIO使用的RCA插頭,外殼看上去是碳纖維材質,內部據說有鍍銠,而且葉師傅用熱封矽膠進行密封,避免空氣進入與避震,讓我這個喜歡窺探內觀的燒友只能嘆氣。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22:12 | 只看该作者
YE AUDIO電源線的上場,電源線與XLO的PL1500進行比較,說實話在我的這套耳機系統上,電源線的改變不如信號線這麼明顯,我甚至覺得其弱化了信號線帶來的提升,不過有一點,我想指出,這麼粗這麼硬的電源線,卻基本上沒有什麼砂石感與火氣,不是那種雄赳赳氣昂昂的風格,而是舒緩、淨化背景的流露。

我以為聆聽就這樣可以結束了,這時,老葉在電話那頭告訴我,這對信號線和電源線是遇強則強,最好能在高班的系統上測試才能發揮其功力。

圖片:這是電源線,非常粗壯,非常難以彎曲,葉老師沒有騙人,他說裡面是有獨家的避震砂的,我將電源線一頭拎起來,的確可以聽到砂子流向另一端,而信號線上下搖晃,也能夠聽到裡面的砂子沙沙響,老葉到底用了什麼獨門避震砂呢?看過先前老葉專訪的朋友一定還記得,是圓珠筆芯那個的圓形的尖頭。你想想看,一條電源線要塞進去多少一粒一粒的小圓珠筆頭啊!所以老葉話成本高也是有其道理在。

IMG_8865.JPG (102.72 KB, 下载次数: 282)

IMG_8865.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22:17 | 只看该作者
在喇叭系統上測試

我家沒有高級系統,只能拿出SYSTEM 5.1+LDH前後級來試聽了,分別將信號線與電源線都接在SCD-1上,結果是這樣的:相比參考線,YE AUDIO的電源線的聲音更有重量感,更為飽滿,泛音增加,YE AUDIO信號線的加入使聲音更有凝聚力,速度偏快一些,硬朗、線條感強,將YE AUDIO的兩條線同時撤下,聲音逐漸變得有紗窗感,力度略型欠缺,再接上YE AUDIO,呈現出穩定感,背景也變得安靜起來,好像將聲音裡干擾的雜質全部吸收了。在音箱上進行了長時間的熱機與聆聽後,在YE信號線與電源線一齊上陣的前提下,我覺得YE的聲音並非完全走向HIFI性的加強,而是逐漸地增加了柔順感,減少了毛刺感,縱深感也開始顯現了。

電源線上的公插,據說是葉先生經過多種實驗後才選定的鍍銠的製品,尾插是德國製品,而且他非常用心地用膠水將熱縮縫套管全部封死。

IMG_8870.JPG (89.35 KB, 下载次数: 286)

IMG_8870.JPG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22:29 | 只看该作者
這次小張不多寫,拋磚引玉,更多的聽感。留給後面的三位接力試聽的朋友們吧,小張寫太多,反而有主觀印象了,罪過罪過。

今天已將兩條線發給高木先生,請他接力繼續聽下去,並發表聽感,各人的系統各異,聽出來的聽感可能會有不同,先前聆聽過此線的其他朋友,也歡迎各位在這個帖子裡一起交流聽感。

謝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5-4 18:22 , Processed in 0.0589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