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173|回复: 195

[音响] 馬桶夜話 —— 立體聲徵文活動,我的發燒歷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大家沉浸在自己心爱的系统下,听着经过多次完善后的系统,或听着耳机,阅读着书籍;或者听着箱子,品评着香茗;或惬意,或舒适。不知道当大家享受着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系统时,是否有曾回忆过,在自己最艰苦时候,听过的不入流的播放,淘过的地摊上十几块的耳塞时的感受。虽然简陋、破烂,但却能充满兴致地把玩。—— ev2638914

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ewthread.php?tid=3775&extra=page%3D1
LL.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窩是小張!

先前接到大E版主的消息,興沖沖話要舉行《立體聲論壇》首屆徵文活動,叫阿拉參加,還說有金幣和獎品。我原本想推辭,因為這樣的命題作文不是小張的強項,而且小張也過了那段靠徵文投稿來吸引眼球的階段,只是想隨性寫點東西,不過,當我看到第一篇徵文稿件,也就是大E先生懷著熱情奮筆疾書的作品《梦幻的故事——我最好的朋友们》一文,尤其是看到EV先生不惜犧牲色相,將壓箱底的年幼是的無知照片一起放上來供大家觀看的時候,我內心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EV先生的文章寫得很長,而且信息量很大,開篇辭藻華麗,越到後面越平實,是讓人回味無窮的作品,於是我想,我也陪襯著寫一點吧,為了記錄一些遺忘的記憶。因為今天如果不寫,以後就可能忘記而再也寫不出來了。

這次,我想以想動筆很久,但至今都未抽出時間撰寫的題目:《馬桶夜話》為題,記錄一些個人的感受。希望這篇文章,永遠都不會停,永遠都會繼續下去。

讓各位見笑了,《馬桶夜話》標題,真的是我坐在馬桶上想出來的,而且還是寂靜的夜晚,當時我在翻看很早期的《Stereo Sound》雜誌,看到有寫WADIA的3200轉盤使用CDM-1不死轉盤,忽然想到WADIA這個品牌真有意思,世界上LL的轉盤它都拿來做過機器了,你看從早期的3200使用PHILIPS搖臂轉盤,到低端機830使用PIONEER倒置轉盤,到後期高端機861使用TEAC VRDS轉盤,到後來的381新時代機種,統統改換奧地利STREAM UNLIMITED的作品,我想這個大概也是創紀錄的,使用其他廠家的轉盤,做出自己的聲音,將是個多麼有意思的話題啊。結合當時的場景,我就將這篇講述WADIA轉盤變遷的文章定名為《馬桶夜話》系列,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與我有同感,在萬籟俱寂的夜晚,脫下褲子看桑多,一邊用力一邊看文字,發散性思維愈發多,想與各位聊的話題也特別多。
120016zssc5gihnl5yxm37.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發燒之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已經記不清了,我只記得小時候家裡有套龐大的組合音響(當時外殼都是塑料的,不是金屬的),有雙卡帶,有RADIO,還有頂上的LP盤,因家裡有親戚在中國唱片廠工作,於是喜愛外國音樂的父親就買了大量的黑膠唱片,有西洋乐也有民族乐,我還記得父親很喜愛播放一張藍色封面的帕瓦羅蒂演唱拿波里民歌的LP唱片,叫《O Sole Mio: Favorite Neapolitan Songs》,早上起來總能聽到老帕的歌聲,當時的我對LP唱片翻面很有興趣,放完一面,總是要我親自來翻面,我很沉醉於將厚重的密紋唱片拿起來,再放下去,然後將唱臂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當時每一次放唱臂都好像是一次嚴峻的考驗,要放得恰到好處,不能太遠不能太近,往往我是不能成功從頭播放的,經常想著下一次播放要如何如何調整,結果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重複這樣的故事。

當時,我還對雙卡錄音機情有獨鍾,那時候組合音響放在高處,小時候人夠不到,我只能跪在椅子上,手扶在靠背上,對著麥克風口錄自己講話,我記得當時要兩個按鍵一起按下去,一個是有三角標誌的PLAY,一個是有個圓形紅點的REC,一定要一起按下去才行,當時已覺得錄音很有趣,可以將自己的聲音錄在嘶嘶作響的磁帶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會作怪將磁帶抽出來,咋就再也卷不到磁帶盒裡去了,後來還知道了有普通磁帶,鉻帶和金屬帶之分,金屬帶最LL,因為高音穿透力強,低頻不渾濁,鉻帶比金屬帶遜色一些,但在音色的鮮活度和醇厚感上勝過普通磁帶很多,是最愛用的磁帶(金屬帶有兩個負面因素,一是價錢貴且很難買到,二是傷磁頭,一般性普通錄音機沒錄幾盤就壞了,有些脆弱的機器上面還會說明不可以用金屬帶)。鉻帶哪裡去買?記得價錢也不便宜,後來我發現一個好地方,可以買到便宜的TDK鉻帶(TDK當年可是磁帶的大牌子,不輸SONY),就在出國人員免稅商店,有很多可能是海關充公的查驗走私品,貨量很大,我記得當時是10盒磁帶一箱子,具體價錢不記得了,反正是便宜到我一下子買了好幾箱,後來這些磁帶追女友時頂了好一陣子。
MI000117036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台音響,是一套黑色的JVC組合式音響,記得是當年在曹家渡的開開商廈買的,現在這個地方都沒有了吧。當時我記得這台機器是1700多元,還價的時候還贈送了幾盤SONY的空白磁帶。當時我記得我是靠耳朵來買音響的,先看外觀再聽聲音,最終淘汰到在兩台組合音響裡面去選,一台是JVC的,一台是SONY的,記得SONY的那台外觀銀色,更花哨更五顏六色更漂亮,箱體也更大,而JVC的這台更樸素(通體是黑色的),體積更小,從聲音上來說,SONY的中高頻更通透更好,JVC的全頻更有樂感和感染力,最終選擇JVC,最關鍵的因素是,價錢更便宜。這套組合音響小豬先生可能還看到過的,使用多年都不捨得丟棄,而且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當年的組合音響可真CN耐用啊,唱多年沒有壞過,後來好像因為光頭耗盡關係送到JVC進行過維修,又好了一剛,繼續正常工作了很多年,喜歡音樂的我,當時會將喇叭放在陽台外面,將喇叭對著對面的居民樓,大音量地進行重放,這種狂熱的音樂分享只有在星期天的上午進行,我想鄰居們是喜愛這種“週日早餐音樂”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來敲門投訴過。直到後來我將此物贈送給友人,這才告一段落。這套小小體積卻匯集CD、TAPE、RADIO、卡拉OK、HEADPHONE等功能的組合音響,是建立小張聽音觀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學生時代,我用WALKMAN,就是聽磁帶和RADIO的那種,那時候是AIWA和SONY兩大牌子,SONY的記憶當中功能花哨些,價錢也昂貴些,所以我用AIWA,配AIWA的金邊耳塞,後來我記得買了銀色的SONY收錄放一體WALKMAN,開心得不得了,為什麼要買可以錄音的?因為要出去採訪用。我記憶當中似乎沒有親自買過DISCMAN用,因為太舉了,所以經常借別人的用用聽聽,或者人家暫放在我這裡,後來有機會收藏到一台全套的SONY D350,聲音很好,輸出功率大,最後因為光頭挑碟而不得不放手,這台機器是送人還是賣了我是怎麼都記不清了,唉!

當年還記得同為音響發燒友的KOF君,他是我的同班同學,至今都一起發燒,他當時買了個SONY D-777 DISCMAN,當時LL啊,纖薄的機身,流線型的外觀,高檔的原配耳塞,真令人羨慕。KOF君是領我入門的良師益友之一,至今我都會向當年一樣虛心向他請教專業技術問題,他當時和我一起吃螃蟹,攢錢買了KORSON的放大器,他買了U5耳機放大器,我買了U2合併放大器,後來我的放大器不小心進水了,點不亮了,送到科頌上海廠裡,還見到了科頌品牌的設計師邹元元先生,與他閒聊MAR LEVINSON功放和STAX耳機等,最後功放修好,沒花一分錢,當年音響廠真的講人情味,哈哈,真是有趣的回憶。
Image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付大耳機的故事,大概大家已經都聽出老繭了吧,這裡再簡單敘述一下,是DENON的一付壓耳式的耳機,型號已經忘記了,但是其高音的通透和提升給我了很深的印象,之後購入的是AKG K70 ROX,聽到了非常不好聽的發悶的聲音,卻一直使用,我是一個節儉的人,DENON用的耳罩因為汗水關係表皮全部爛掉還在堅持,而AKG用到頭戴斷掉再粘起來,再斷掉再剪掉還在用,唉,我就是這樣的用情專一的人啊。

之後在大學時代轉投了德國SENNHEISER的門下,使用的是HD580和HD250 II,我記得當時在TOM LEE琴行裡有代理各款3系列和4系列的SENNHEISER耳機,可以試個遍,但是聽來聽去還是580最LL,後來趁著TOM LEE通利琴行要關門的時候,跳樓價無法拒絕地買下了嚮往的耳機。從我家騎車到學校大概是45分鐘到一個小時,我記得到冬天的時候,我就會戴著HD580一邊聽音樂一邊騎車去學校,當時放的是流行音樂,貓王和披頭士,HD580最LL的地方,是既可以擋風御寒,又可以聽美妙的音樂,真的是莫大的享受,我當時為自己的這個聰明舉動而沾沾自喜。另外,我還真的頭戴HD580,擠過公交車和走路,路上的人大概都以為阿拉是神經病,戴這麼大個耳機出門,我也從未在路上見過有人頭戴HD580上街,我想,大概只有我這樣人才會吃飽了這樣做吧(笑)。

關於HD250 II,這也是一付給我印象深刻的耳機,當時的250 II是舊版,也就是耳機兩邊的扣環是銀色金屬色的版本,不是後期的塑料灰色的版本,磁體的強度無疑更LL,當時這付耳機給我的感受有兩個:雖然是密閉式耳機,但聲音的通透性非常好,高頻的穿透力與密度讓我這種沒有聽過好耳機的初燒戴在頭上不肯取下,而且我不會覺得吵鬧哦(可想而知HD250 II聲音的優秀,與現在的耳機真的不一樣)。這種激烈的演繹方式,可能只有學生時代的阿拉才能接受,現在會覺得偏硬朗一些吧,另外,HD250 II也幫我賺足了眼球,當我拿出這幅耳機說出天價時,教室裡的小夥伴們馬上圍了過來,當時我們的大學導師還聽了下,說聲音相當好。不過HD 250 II稍稍有些不舒服的地方是帶上去耳朵比較悶,耳朵裡比較熱,夏天戴起來有些受罪。
sennheiser_hd5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當時驅動HD580,我用的是MD,要驅動像HD580這樣的大歐姆難推耳機,你必須準備一個輸出功率強大的對手。我選擇的是SONY的MD R55。我前後有過兩個R55,一個藍色一個銀色,一個壞了不能修了就再買了一個,當年虯江路二手貨多,淘一個很方便。關於SONY的R55是具備錄音功能的MD播放機,記得同時期的上級機是R50,續航能力更強,但體積更大,當年還有那些純播放機,好像是E打頭的型號,論聲音的話單放機肯定比錄放機好了,俗話說多只香爐多只鬼咯,但R55真的聲音還不錯,使用SONY的口香糖電池,由於驅動HD580電池用得很快,為了達到更完美的續航能力,除了購買多條口香糖之外,R55還有兩節5號電池的外接電池包,雖然力氣沒有口香糖鋰電池厲害,但也可以撐一陣的,R55的好處就是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歌曲從各張CD裡抽出來,轉錄到體積更小的一張MD上,而音質的損失較TAPE要小得多,所以稱為當時的流行貨,陪伴了小張好幾年,現在那台銀色的R55都還在呢,誰要?

還有一件讓我感動的事現在記起來,馬上就寫下來,我記得那是個鈔票很少的年代,耳機放大器的選擇很少,當年我們只能從北京安潤的廣告裡看到那些機種,比如吳剛先生的,英國GREEK的,但是選擇很少,而且價格昂貴,當年安潤的廣告做得很大的,音響雜誌上都能看到,沒有耳放,想聽好的聲音則麼辦?我當時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就跑到網上去求別人給做,看哪個ID是動手高手的,就發消息或者寫電郵給他,問他願不願意幫小張做一台耳機放大器,當時我尋遍國內的幾大HIFI論壇,印像中好像是在音響發燒站或音樂與音響網站,我得到了一位熱心朋友的回覆,他真的願意幫我做耳放嗎?

他在湖南湘潭,也是一位動手派的音響發燒友,後來我才知道的ID叫“踏雪無痕”(不是“踏雪留痕”,那是另一位網友),他幫我前後做了兩個耳放,第一個是赤膊的,只有線路板,耳機插孔是拖一根線出來的那種,我是放在月餅盒子裡使用的,第一次拿到接上唱機扭動耳放旋扭,耳機裡傳出美妙的聲音,心裡既興奮又感激,這種感動一輩子都忘不了;第二台耳放是長條形的,帶外殼了,外觀是反光鏡面的,驅動力和工整程度比第一個還要好,當時還捨不得聽,總聽第一個赤膊機,總覺得第二個耳放又漂亮又精密,不好多聽,怕聽多了會壞,壞了都沒處修。最讓我意外的是,他沒有收我一分錢,一分錢都沒有,完全是出於前輩幫助後輩的熱誠,無私地交流。後來小張想做一個PASS線路的純甲類50W後級,“踏雪無痕”君又再次協助,又提供物料,又幫忙焊接,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真懷念當年的時候,大家不計報酬,一腔熱情鬧革命!
mzr55blu_big.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來要說的是小張使用過的音箱,我記憶當中出出進進也不少箱,但大部分是書架箱,因為家裡地方太窘迫了,我的第一對音箱應該是ROGERS的DB101,第一台功放是國產KORSON的U2,唱機是CAMBRIDGE AUDIO的D500型(還是MARANTZ CD63SE?記不清了),為什麼要買ROGERS的DB101揚聲器呢?這裡有一個小故事,話說當時上海最高檔的音響市場——美羅城裡,音響行林立(當年上海的別超就開在裡面),其他的都是公司店面,除了一個人,以一己之力開設了一間店鋪,叫做“姜玉林工作室”,店主正是我們要介紹的上海灘音響教父——姜玉林先生,“音響教父”不是我們嘴巴里瞎說說贈送的綽號,而是他自己貼在店鋪對外的落地玻璃上的。你想想,近二十年前,能在徐家匯美羅城開設一人行,那是多麼叱詫風雲的人物,而且姜先生的店鋪面積很大,氣派很大,租金肯定不便宜。“姜玉林工作室”到底是幹什麼的?我才疏學淺,只知道是售賣高檔二手音響器材的,當年二手商不多,姜先生算是前輩級人物,他尤其對日本二手音響器材很了解,店裡有很多LL的日本二手器材(我記得他店裡還陳列著很多日本的裝飾品,其中有一個大型的藝伎,狀在玻璃箱裡,看上去相當高檔,當年也是屬於有腔調的人物),看得我們流哈拉子。

姜先生是一位極有性格的人物,你和他聊過一次你永生永世不會忘記他,當時我們還是小朋友,臉皮厚,永遠放得下架子,於是就經常跑到他那裡去聽他“佈道”上課,姜先生也是非常老亂(LL)的,經常講得唾沫橫飛,雲裡霧裡,說他自己如何如何LL,說自己懂得如何如何多,不過話說回來,姜先生是老姜,的確懂得很多,教導我們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唯一記得他講過的故事是:哦,你們還玩耳機的啊。。。耳機麼,要聽就听STAX。。。STAX納曉得伐?靜電耳機,LL。。。不過我自己伐要聽額,我買一付,放在我女兒床頭,給她聽聽。我當時心想,冊那,阿拉自己能買得起STAX的可能性都沒有,老姜有了卻還不聽,給他女兒當玩具聽聽,哈哈。

老姜有很多言論和音響經驗,實際上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他喜歡音響,雖然作為商人,他那張嘴太會說了,但我們還是敬佩他豐富的音響閱歷,他的器材店聲音搭配出來也的確很好,不得不佩服,後來美羅城漲租金,他的工作室的面積縮小了,再後來美羅城裡的音響店搬的搬,撤的撤,姜玉林工作室有就這樣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不過老姜一直活躍在音響圈子裡面,我一說他在家電俱樂部的這個ID,你就肯定知道——上海老娘舅。
20100416_943413aeac3acf7d340fT7v75f7p2VfI.jpg
发表于 2013-10-12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chrisalex


我也有只蓝色sony r55啊!!!
现在还保存着她的尸体
发表于 2013-10-13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口香糖电池好怀旧啊~!
walkman,discman,MD一路用过来。不过那时候不晓得HIFI是啥,只用来听听张国荣。

还记得以前有上海音乐台的时候,下午有档节目好像是叫“发烧友”,专门介绍器材的,解说的声音很好听。介绍的一般都是马兰士、安桥、TEAC,喇叭基本是尊宝和劲浪。不过那时候小,看了电视就觉得LL,很多年都没见过实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hrisalex


我也有只蓝色sony r55啊!!!
现在还保存着她的尸体
headfan 发表于 2013-10-12 18:13




我保留的是銀色的,保不齊還可以開聲哦,當時那個裝R55的原裝SONY袋袋,我都覺得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

謝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3-28 21:26 , Processed in 0.0644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