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馬桶夜話 —— 立體聲徵文活動,我的發燒歷程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張曾經玩過一對書架箱,叫百變龍SL6,是英國CELESTION品牌的製品,SL6在音箱發展史上有著濃重的一筆,是因其體積小卻能鳴放出超越體積的動態而載入英國音響史上一百個經典器材名單。SL6是一對兩路兩單元的密閉書架箱,高音單元是金黃色的銅模球頂高音,低音是聚丙烯盆材質,而且,前障板外面還有金屬壓鑄的鋼板進行加固,而機箱內部則是MDF板材加強筋。由於SL6的成功推出,很多燒友能夠在書架箱上體會到落地音箱的動態,氣勢和音場營造能力,備受追捧,所以廠家在後續推出了很多衍生型號,SL6S/SL6SI/SL600/SL700等,這裡我覺得值得說的是SL600,這是我覺得最值得購買的百變龍,因為SL6年代太久了,怕很多維修或者狀態不佳,而SL600是後期推出,而且最後一批的銅膜高音單元被用在了SL600上面,所以更加彌足珍貴。金黃色的銅膜高音是SL6的強力武器,其聲音的通透性和光輝感全靠它,後期的SL6S和SI都換成了白色的鋁膜高音,因為昂貴且難以製作的銅膜單元耗盡了,結果聲音的韻味差距很大,我親身聽過才敢下這個結論,讓人無可奈何,所謂新不如舊。另外一個理由,推薦SL600,是因為其改良了SL6箱體諧振本領不大的問題,改用航空蜂窩鋁結構來製作音箱箱體,在當時絕對是跨時代的,聲音據說非常醇正,沒有染色而動態驚人,很遺憾,我沒有機會聽到狀態好的SL600的鳴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機會會愈加渺小。

說回到陪伴小張多年的SL6,這是八十年代著名的食金蟲,也就是那種需要特別大的功率輸入才能夠出動靜的音箱,很遺憾在我手上這對喇叭沒有出過書上描寫的那種音箱消失,音符從喇叭周圍飄出來的感覺,我試過最滿意的是200W甲乙類的PS AUDIO的200CX後級和PS AUDIO 5.5前級的組合,透明度很高,動態也很大,但是還是沒有音箱隱身,我後來請教了音響發燒站的大分貝先生DADB,他以前也是SL6的玩家,後來把玩大口徑的JBL,我看到他貼過一張以前聽音室照片,是用AUDIO RESEARCH前級搭配KRELL的200W純甲類後級來驅動的,乖乖,200W的純甲類功率驅動這對小書架箱,真的是大牛拉小車了,但根據我驅動SL6的鬥爭過程,真的是純甲類大功率才是SL6的剋星,我一直夢想著能夠買一台KRELL的KSA 50S後級來驅動下試試,但直到小張轉手這對SL6,還是沒有這樣搭配過,留下了遺憾。

但也有一種說法,說SL6用並聯推挽的電子管機就能推得不錯,汕頭喇叭維修大師何灝東先生就曾經用4支EL34(還是KT88?)的膽機,將SL6制服,成為美談和學習的榜樣。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138481-1-1.html

PICT0045.jpg (62.22 KB, 下载次数: 836)

PICT0045.jpg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說到SL6喇叭時,提到了KSA 50S,這台後級我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它這麼近,就在我面前鳴放,它這麼遠,尋遍二手行都毫無踪跡,就讓我整理思路,說說我和KSA 50S那不得不說的故事吧。

我喜歡KSA 50S,首先是因為其坦克車外觀,其次是因為其聲音,最後是因為其性價比,這樣三合一的機種,現在真的找不到了。

KSA 50S是KRELL品牌KSA系列最小功率輸出的甲類後級放大器,它的初代機,準確的說,是KRELL品牌創始人DAN D'AGOSTINO先生的第一台功放KSA 50,後面出了KSA 50 MKII,再進化到帶S(SIGNATURE)的50S版本,熟悉KRELL的用家知道,S系列有四個機種,從上到下分別是KSA 300S,200S,100S和最小輸出的50S,雖然50S位列末席,卻是最受發燒友追捧的機種,為什麼?就因為其出力最小。眾所周知,KRELL的DAN以前一直是堅持走甲類路線的,所以,純甲類的KSA S系列機種都是在電源部分和散熱部分加重配置,導致體積和重量都比同等輸出的甲乙類要節棍很多,KSA 50S雖然只有8歐姆50W×2輸出,但到1歐姆都可以進行輸出功率倍翻,可見其功放的驅動力與控制力一流,你知道,功率越大,往往聲音會粗聲,不細膩,所以大家一邊對KSA 300S無堅不摧的驅動力感到震驚時,也對其聲音的不細緻感到不滿,這時,KSA50S就是最折中的選擇,實際上50W純甲類功率輸出也已經是相當嚇人的了,發熱量驚人,能夠掌控大部分的書架和一般落地箱,而且,那種小功率功放的輕鬆和細膩,是它在KSA系列裡獨有的,結果一跑而紅,成為經典,連二手價格也居高不下。

二手價格往往能反應一個器材的真正存在價值與素質,當時我很看不懂,在二手商處,KSA 50S要1W3-1W4左右,而功率增加一倍的KSA 100S只要1W7-1W8,我很想不通是如何定價的,但後來聽過KSA50S與KSA300S的同場開聲後,我也暗暗下定決心,等以後有了金幣也以要買台KSA 50S。在學生時代,見過不少KSA 50S的二手,總覺得機會大把,再找台狀態好一些的吧(KSA S系列是純甲類,所以發熱量高,年代久了,很多部件都會老化,需要更換,甚至包括功率管),可是,等工作了有點儲蓄了,總覺得錢還有很多要用的地方,還是先省省吧,於是又與50S錯失交臂,結果到真的捨得投入這麼多銀彈咬咬牙想買的時候,一台都找不到了,拜託二手商找尋多時無果,小張也被友好地當作自己人告知,這麼多年前的製品,即使能買到,狀態也不好,肯定有維修才能用,一旦有維修與你當年聽到的可能完全就是兩個聲音了。

二手商的好言相勸我很聽得進去,結果找尋KSA50S之旅便不了了之,後來硬總在日本看到有狀態和外觀均有保證的KSA50S問我考慮不考慮,我也搖搖頭,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SL6喇叭之後,還有一對書架箱讓我印象深刻, 把玩時識貨朋友伐多,後來這對揚聲器有了些小名氣,玩得朋友也漸漸多了,就被大家認可和接受,現在二手放盤也蠻吃香的,這就是PIONEER/TAD的LH5大型書架箱。

我的那對LH5來歷也很奇特,請容我一表,當時是日本TAD TSM300喇叭被介紹到國內來,並被熱炒的時代,我記得當時是本音響雜誌,就能見到TSM300那啞鈴佈局的標誌性照片,當時我也聽過TAD300,對其在如此狹小空間卻可以並發出如此強力的透明度與動態感覺得不可思議,於是進而研究TAD與其喇叭家族,沒想到當時也有人和小張一樣,研究其TAD的家族譜並成功購買到一對TAD LH5,LH5是LH3(TSM300的日本本土型號)的上級型號,是當時唯一可以接受300上級喇叭了,再上去的24XX系列都是貴到離譜,十年買不起的那種。當這位友人後來出讓這對揚聲器時,我才知道,原來他就是隔壁論壇的大S版主(SPRINGSON)。

那是2005年一個夏天晚上,俺衝到大S家裡,看這對揚聲器,當時大S接給我聽的是他的寶貝300B功放,請北京的高人製作的,雖然低頻不甚理想,但我還是馬上拍板將LH5接回來家。LH5喇叭是日本TAD的作品,TAD實際上是PIONEER旗下做高端揚聲器的品牌和分支,專門研究大紙盆低音和號角高音,並做那些與日本房間空間格格不入的大型木衣櫃喇叭,又貴又好聲,LH5是兩個低音的LH3的上級機,高音還是塑料號角(木號角要再上去的型號才有),低音是9寸的無懸邊(這是此箱的一大賣點),箱體比較大屬於大型書架箱,需配合原廠的腳架才最好,可惜沒有如願。

最有意思的是,大S為了紀念這對喇叭,還專門寫了:致小张:我所知道的PIONEER-TAD LH5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0668-1-1.html

我所知道的PIONEER-TAD LH5

答应给小张一些关于LH5的资料,可惜我电脑里找不到了,又不想把记忆中的一些片段扔掉。所以就回忆出了点滴。LH5为TAD技术,使用的单元全部是TAD的,这和先锋以往的喇叭在技术上都不一样。它是由先锋公司的TAD事业部开发完成的,该部门目前的总部不在日本,而是在美国。当然LH5的生产是在日本完成的。TAD的团队来自于现在比他著名很多的JBL,当时在80年代,有一群人不太认可JBL的过度商业化,愤然出走。

以上都是道听途说,没有得到TAD官方认证。TAD的单元有很多型号,也为很多喇叭生产商所用。顶级型号的单元,都非常昂贵,动辄就是几千美金。

我们一定知道TAD大名鼎鼎的2401,或者2521,2522这样的录音监听喇叭。都是非常昂贵,不过都已经停产。可惜我至今无缘听到。2522一对大型书价在2000年时候就卖120000人民币。2401都是好几百万日圆的了。他们都属于著名的EXCLUSIVE系列,而这个LH5不属于该系列。你也可以认为LH5正是EXCLUSIVE系列的一个简化或者说民用版。

LH5推出在1996年。据说当时著名的立体声杂志管野就在那里工作,参与了TAD很多喇叭的研制开发,并为先锋公司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该喇叭是22CM,也就是9寸的低音单元,号角为3CM,算是个大号角。属于中型书架,重量约20公斤。

次年,先锋推出了LH3。LH3的单元为哑铃式构造。中间为号角,上下各一个6寸低音单元。LH3和TAD标的TAD300几乎是一样的,外观象,声音更是听不出区别。发布之时,在香港地区受到大力追捧。著名的陈主编也大力推荐,甚至把随机的线也炒作为“靓声好线”。该线我对比过CV6-36DB,差距是明显的。但是的确不是普通的电线,声音比较正,比较平衡。不愿意在线上投资的人,可以保留此线。

再次年,也就是1998年,先锋推出了加强版的LH5A,阻抗从原来LH5的6欧姆,下降为4欧姆。在我没听到LH5A之前,一直认为该喇叭应该是更好的,可能比LH5好很多。但是,实际听下来,不能说好很多,而是声音走向有所改变。LH5A比LH5更现代。如果我们听过TAD300或者LH3的话,千万不要推测LH5和他相似,但是你可以大胆推测LH5A是相似的。

我个人更喜欢LH5,相比LH5A和TAD300,那是一种更老派的声音,速度略慢,厚声。当时把TAD300依然出掉,升级为LH5后,很是满意,尤其是钢琴的表现,象真度很高,很扎实,LH5声音是一种求真的声音,非常中性,号角鸣放出来的古典女高音和弦乐相当出色。得益于9寸底音,声音非常宽松大气。但是有个问题,不太容易驱动好。尽管90DB的灵敏度,但是很吃功率哦。另外,低频很强大,我的小房间如果摆位不当,会出现很严重的驻波。

该喇叭价格并不高,甚至没有被吵作翻天的TAD 300或者LH3高。但是也很少见。广州海印我见到过一对LH5A,叫最低价为14000人民币,尽管二手,比日本当年刚发售时,还高出不少。LH5相对二手要便宜一些。

再后来我迎来了另外一个喇叭,整天搬上搬下做比较,觉得很累,影响了欣赏音乐的纯净心情。再加上米紧,出给了小张。

S-LH5-恾柺.jpg (126.57 KB, 下载次数: 798)

S-LH5-恾柺.jpg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為什麼會買LH5呢?首先是因為聽過下級機LH3(TSM300),對與TSM300既能爆棚又能柔情的優點非常喜歡,它既能夠播放出寬厚的男女人聲,聽來覺得溫暖,又能夠模仿出大喇叭播放交響樂時的場面規模,而且透明度高,速度快,屬於當時的新時代揚聲器,所以當我看到哥機流出二手時,便義無返顧地拿下,說實話當時LH5的價格並不昂貴,八九千元,我覺得是被市場低估了的價格,屬於很划算的選擇了,多年後LH5的價格雖然有小幅上升但也沒有大變動,應該是得益於其本身發售價格的低廉吧。

LH5有一個哥哥,叫LH5A,據聽過的大S話聲音是走現代化風格的,所以他不喜歡,還是舊款的耐聽,新舊款的LH5/LH5A在外觀及尺寸上完全一致,不過我還是可以告訴你一個小竅門一眼就能分辨兩者,LH5的無懸邊低音單元的框架是銀白色,而LH5A的是淺金色的,兩者都很容易生鏽。不管是5還是5A後面都有一個三段開關,調整高音的增益。另外,想告訴你其實在喇叭上你是找不到任何TAD的字樣或者銘牌的,不管是前面罩右下角的品牌標籤,還是機器背部接線柱上方的銘牌,都只有PIONEER的字樣,沒有出現TAD,不管是5還是5A。

LH5陪我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到現在我還記得那龐大的身軀在小房間裡擠來擠去的模樣,而我就會搬上去搬下來反复試聽,這個箱子很寬,所以一個人要熊抱才行,我當時沒有買到原配腳架,於是就用國產木質的大型底座腳架,當時驅動LH5我用過不少功放,但可能是空間太局促的關係,低音總是調整不好,不過從SL6到LH5,我也聽到了大型書架箱更為寬鬆的低音和更高頻寬的高音響應,總得來說,是給我上了全新的一課。不過我後來也總結不好聲的原因,LH5在功放的選擇上有些難度(雖然箱子不貴),因為高音是壓縮號角的,用一星點的膽機功率就夠,大力石機反而不耐聽,但是低音是9寸無懸邊設計,所以相較有懸邊的傳統設計要更好的控制力,所以最好是大力的石機,膽機的控制力不理想,所以當我們綜合考慮LH5的驅動時,比較好的辦法,可能還就是大功率輸出的直熱式單端設計,比如845/211之類的作品。

LH5在小張移居時出讓了,這讓我有些割捨不了,畢竟這麼大的箱體這麼低廉的價格,呈現人聲與爵士樂時有很好的約動感,播放古典也有模有樣,雖然箱體還不夠堅硬也不夠厚實(LH5是採用密度板,而TAD的EXCLUSIVE是實木箱體),高音的解析力和細膩程度與TAD木質號角相比差很遠很遠,但還是值得把玩的一對大音箱。

a.jpg (172.12 KB, 下载次数: 834)

a.jpg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從書架箱到落地箱
小張以前一直愛用書架箱,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家裡空間小,第二,沒有金幣。

空間小為什麼只能玩書架?因為如果喇叭單元太多太大會讓你的空間消化不了,產生嚴重的BOOM,而且大音箱需要大空間來進行聲音傳播和聚焦,沒有足夠的距離,傳遞到你耳朵的聲音沒有經過各種反射,太直接不好聽,當然,也有小空間用大喇叭的玩法,就好像東瀛人士,喜歡在螺絲孔裡做道場,十幾張榻榻米的房間放一對JBL 4344,聽得很開心,友壇的喬治C先生就是這樣的挑戰者,不過他用控制力很好的MARK前後級放大器(後級應該是23.5)。另外,書架箱還有一個優點,就是表現中高頻段是極致,是沒有低音干涉的非常純淨和突出的“樂器”,很多朋友就是喜歡這樣一種殘缺的美感,不需要全音域的全面性。

沒有金幣為什麼只能玩書架箱?因為書架箱價錢比落地箱便宜。對於同一個品牌一個系列的揚聲器而言,只搭載兩個單元的書架箱一定比搭載多幾個低音單元的落地箱便宜,這是因為投入物料所導致的定價原則,然後為什麼錢少先生只能玩書架箱還不止於此,即使你漲了工資買了落地型號,你別忘了,功放你也要買更好控制力的才行,落地音箱由於箱體更大,單元更多,所涉及的頻段更廣,設計更複雜,所以需要更大力的功放的驅動,你家裡原來伺候書架箱的小電子管可能就要下崗了,換上高價的大功率晶體管前後級。當更換為落地箱時,你的系統就更為全面和敏感了,這是以前沒有暴露出來的一些環節都要悉心打理和對待了,金幣又要投下去了。

小張以前也曾用過B&W的落地箱,但真正開始與落地箱長相廝守是從威信WATT/PUPPY 5.1開始的,這是托友人的好意,轉讓這對我聽過且贊不絕口的音箱。當時我正在使用1.3SE丹拿書架箱,這對小音箱也是圓了我以前的一個夢,因為1.3SE在我的印象裡是能夠代表丹拿聲音的一代名箱,而且不容易驅動有挑戰性,所以我願意把玩和研究,但你知道丹拿是要用KRELL這樣的純甲類大功率後級才能玩得起的,而我無法擁有大DAN的作品,於是聲音一直不甚理想,結果機緣巧合見到有人出手WATT/PUPPY SYSTEM 5.1,著實讓我眼前一亮,進而心裡面的查拉子開始蠢蠢欲動起來,我像做投資的那幫同事一樣,羅列出我要購入威信5.1的數條理由。

201206261558591.jpg (136.14 KB, 下载次数: 806)

201206261558591.jpg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空間限制,以前小張居住的單間蝸居房,親愛的快樂小豬是見識過的,放書架箱都已經相當忐忑了,現在的住所雖然不大,但至少可以有一個10平左右的小廳單獨拿出來放器材聆聽音響,也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擺放前後級器材和落實地音箱,碰巧落地型的SYSTEM 5.1是瘦長型的,不是像QUAD 2905這樣的寬大門板型的,所以還能塞在器材架的兩側。SYSTEM 5.1的體積實際上和後來的SYSTEM 6,7,8以及SASHA相比,都要小一圈,後面的機種低音箱體更大,尤其是SASHA,不能使用帶鉛的有毒材料所以只能選用其他材料將箱體做厚,結果箱體變大,低音也更好了。

其次是財力問題,小張購買五位數器材手都要發帕金森症的,手抖個半天,所以當時選擇定1.3SE已經下了很大決心,好在當時友人給了我一個令我無法拒絕的低價,讓我成功抱得美人歸,當時心裡想這丹拿1.3SE雖然貴點,但則麼都能聽很久不會出讓了,因為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呢,結果沒想到,當SYSTEM 5.1出現在我眼前時,我又花心了,這次友人又給我跳樓價,我倒沒則麼搖擺,就直接定下了,因為我聽過這對揚聲器,知道它是好箱子,而且正好發了年終獎銀彈充足,你知道的小張是很專一的人,不太更換器材的,所以攢了不少銀彈,哈哈。

還有是聲音優勢,因為我對威信很熟悉,也親耳聽過5.1的鳴放,我知道這種聲音我是很喜歡的,中高頻有一種特別的解析力美感,能夠將我吸引過去,這點很難得,而且低音在小空間渾濁的問題在WATT/PUPPY身上很少有,這是有事實證明的,你知道有人統計過,香港燒友家裡最多的喇叭是什麼?據說就是威信的WATT/PUPPY系列,我相信這個調查肯定不完整,但至少說明一點,在香港住房的小空間範圍內,大家都樂於使用威信WATT/PUPPY,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對揚聲器,不會在小空間內讓低音難處理或控制不住產生BOOM,據說威信音箱由於使用特殊工藝的箱體材料,所以將兩個8寸低音的BOOM收得很好,基本沒有,所以在任何小空間都能夠靈活播放,而且定位奇準。

最後是模樣和江湖地位,我不知道你想不相信一眼緣,我看到威信時就特別對眼,尤其是適合居家環境的WATT/PUPPY系列,從最初的2+3到現在的SASHA II,我覺得每一代都很漂亮,當然上級機MAXX或者亞歷山大也很LL,但是體積太大,無法承載,SASHA的體積與尺寸是非常適合的選擇,另外,威信品牌作為殿堂級的美國高級音箱代表,絕對是一代梟雄,DAVID先生沒有經常翻新或退出新製品,總是要仔細研究,據說他推出一對揚聲器,最後的階段工作一定是搬到自己家裡去,用家裡面的兩套功放驅動看看行不行,不行再調整,威信這麼多年來的確已經奠定了江湖地位,即使你某一天升級,WA的喇叭照樣能夠像硬通貨一樣出手,這是高品質的象徵。

綜上所述,沒有理由不玩落地箱呀,於是小張心一橫,進軍落地揚聲器的美麗世界。我想告訴各位,購入SYSTEM 5.1,直到現在都沒有後悔,反而越來越慶幸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這對威信5.1我覺得越來越好聽,很合小張的胃口與要求。

其實,當時考慮SYSTEM 5.1時,半路還殺出來一個程咬金,讓我猶豫了半天,你猜猜是哪對揚聲器?

IMG_7987.JPG (231.17 KB, 下载次数: 842)

IMG_7987.JPG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對揚聲器,就是英國著名品牌。。。。。。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對揚聲器,就是英國著名品牌QUAD的ESL2905靜電揚聲器。

剛才有朋友說到B&W的N802音箱,這對音響的最新版本DIAMOND我有幸在蓉城老友那裡聽到過,細節和解析力都已經比原作N802有質的提升,但還是未有吸引俺到與威信SYSTEM 5.1平排坐吃果果的地步,這裡有個個人喜好的問題,我是喜歡有些個性的器材和聲音的,威信5.1的中高頻一直是吸引我的地方,而寶華的揚聲器一直是不溫不火比較均衡,沒有明顯的突出。如果一定要在B&W的揚聲器裡選擇一對來聆聽和使用,我或許會選擇N801,可惜也已經停產很久,我比較喜歡其15寸低音播放出的震撼低頻效果,在華師大代理時使用架勢演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一對想听但總是聽不到的,就是B&W的NAUTILUS鸚鵡螺,奇怪它總是一隻公展示,永遠不是一對湊齊的。

回頭來再說說QUAD 2905,QUAD是英國老牌的靜電喇叭廠商,當年的ESL57和ESL63(以及後來在兩邊加上拎手的錄音室用63PRO)都是經典製品,被音響收藏家愛用和珍藏,當時日本SS上也有不少玩家用過QUAD的製品,後來QUAD推出的989,988振膜已經進一步增大,之後就有了中國資本的注入,生產出了更大的2905和2805機型,再到現在,就有了更大振膜的2912和2812,但我覺得實際上最黃金的體積和聲音,應該是989/988這一代,後面的體積太大了,已經失去了那種優雅和柔軟感,變成了追求全面和低頻的傾向,也符合國人大就是好,越大越值錢的慣性思維,是的,後來的2905開始,價錢就已經是要10萬大洋了。

當時那對2905的出讓價格很低,是友人存心跳樓想留給懂它欣賞它的人,俺心裡的查拉子又開始動了,說實話,價錢真便宜,讓我開始猶豫是接手SYSTEM 5.1還是ESL2905,我就說,請讓我來聽聽看吧。看到實物,我才知道,原來實物箱體是這麼大的體積,比圖片上更為震撼!!!我開始仔細打量這套向後傾斜的門板式全靜電振膜全頻音箱,這樣的體積我知道要放進我那窘迫的聽音室,應該是強人所難了,因為橫向打開的面積太大,所以2905要求的房間寬度比較高,而且箱子又高,最好層高也要高一點,最重要的,你一定要有足夠長的聆聽距離,讓這麼大的箱子將聲音聚焦到中心點,如果你靠近喇叭太近,那出來的聲音就會顯得粗聲粗氣,平面化立體感不強。所以綜上所述,由於陋室斗屋,實在無法消化這麼大的喇叭,心裡已經涼了半截,不過聲音要是真的超越SYSTEM 5.1倒還是可以考慮下的,很遺憾,可能是因為驅動不足的關係,聲音沒有達致理想標準。

由於靜電振膜要加上電極,所以2905喇叭本體有一根電源線,工作的時候要插上電源線才行,這和一般喇叭不同,不過別擔心這基本不則麼耗電,用普通電源線就行。我以為2905的聲音會比較透明,好像以前聽過難忘的美國MARTIN LOGAN一樣的,但很遺憾完全不是。

4e2a0430gc2817b117e2a&690.jpg (149.6 KB, 下载次数: 808)

4e2a0430gc2817b117e2a&690.jpg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玩過STAX靜電耳機的朋友一定對其高頻的順暢延伸和晶瑩飄逸有深刻的印象,以為QUAD就是放大版的STAX,那很遺憾QUAD的中高頻完全不是這樣,反而是有所保留的,甚至有些渾濁,而且低頻也沒有拳拳到肉的快感,也沒有極佳的延伸和快如閃電的速度感,我以為我聽到了冒牌的QUAD,實際上我聽的完完全全是正版貨,QUAD沒有在高低頻有優秀的眼神,但是它還是有很大的優點在,這就是全頻的質感和銜接。

QUAD的發聲方式是像池塘裡的水暈,一顆石頭投進水池裡,引起陣陣漣漪,QUAD的振膜就是這樣向外擴散發聲的,所以沒有特定區域負責哪一個頻段,整體出聲,這樣的優勢就是原本單元與單元之間難以處理的銜接問題迎刃而解(當時MARTIN LOGAN就是因為靜電振膜與錐盆低音的混血設計無法讓兩種材質的振膜做到頻段完美銜接,所以敗走麥城,不被燒友買賬),單元材質統一,沒有分頻網絡,QUAD 2905的聲音呈現出一種特有的原汁原味,聽慣錐盆系喇叭的小張起初並不覺得此喇叭好聲,甚至有些低於預期,但在播放了幾首樂曲後才調整過來,雖然聲音還是有些沉悶,顆粒感粗,但整體音樂的一致性很強,好像一面乐牆一般撲面而來,結項較大,樂器的質感有模擬味,如果是作為小音量的背景音樂聆聽要求,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2905也不是沒有明顯確定,我一直覺得其定位感很糟糕,2905沒有錐盆單元音箱那種音像清楚的定位效果,我曾向機主求證,是否是本身的天限所致,他也認同2905在這方面的確不如傳統音箱,並非功放不夠力水。另外,我判斷2905還有一個難以親近的地方,就是要很LL的功放才行,這也是我最終選擇放棄2905而轉投SYSTEM 5.1的理由:2905買得起,配合的功放買不起,我覺得這樣大振膜的揚聲器,是需要純甲類大電流怪獸才可以的,比如PASS XA160.5這樣的單聲道機種,你說QUAD自家不是也出電子管後級的嗎,用它們一套西裝可以嗎?我曾在展會上聽過,效果很港,肯定不如用大功率的純甲類作品,但這樣的作品,分分鐘是超過10W大洋的。

最終在實際聆聽過QUAD ESL2905後,慎重考慮後還是請回了聲音更具參考性,也更適合作為音響評論員監聽系統音箱的WILSON AUDIO WATT/PUPPY SYSTEM 5.1音箱,並一直使用至今。

ESL-03.jpg (277.27 KB, 下载次数: 837)

ESL-03.jpg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源和我

音源對我是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的,音響系統三大件音源/功放/音箱裡,我偏偏對音源最有興趣和熱情,也最肯花時間去研究。看到以前雜誌上膜拜過流過口水的頂級音源出現在眼前時,腎上腺素會飆升,要是能夠同意擰開螺絲打開頂蓋看內部,哇,你扣我金幣都行。在音源的世界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日系音源,為什麼呢?這要從學生時代說起,從高中到大學,是作為音響發燒友最海綿吸水的黃金年代,那個時候年紀輕,體力好,一天騎車跑幾個音響店都不帶喘氣的,記憶力也好,雜誌上看到什麼器材,音響店裡聽過什麼器材,一年後也忘不了,而且當時上海的音響產業不管是二手還是一手都蓬勃發展,讓我們見識了很多LL的東西。當時我們經常去的有:虯江路電子市場,大自鳴鐘電子市場,現代電子城,一百音響廣場,美羅城音響廣場等等,而且每個地方都有好幾家店鋪可以逛可以學,回想起來真的歷歷在目。當時在這些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日本100V電壓的舊機器,據說是YLJ進來的,也有說是海員帶回來的,反正都是日本產的老機,這裡面以CD唱機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當時我就喜歡專門看這些老唱機,看到有人要買就湊過去聽聽,有人要拆開就擠過去看看,那時候聽二手店老闆談器材絕對是一件有趣而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這遠遠比你去看雜誌要實用和深刻的多,他們玩得多,見識的也多,所以會橫向比較這些器材,哪個好,哪個不好,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前一代是怎麼樣的,競爭對手是怎麼樣的,機器裡面有什麼變化,對聲音有什麼影響等等,都能講得頭頭是道,這就是經驗,老卵!說實話,小張的音響知識很大一部分基礎,是這些老師傅當時幫我打下去的,所以我很尊敬這些二手店老闆,而很懷念當年的時光。

當時的二手店有哪些唱機呢?當時SONY的機型是比較多的,因為是大牌子,能賣好價錢,而且當時的檔次區分很明確很好認。3系列是是入門系列,比如333ESD,5系列是中檔系列,比如555ESD,7系列是高大上的高端系列,比如X7ESD,當時的售價是這樣的,我至今還記得,為什麼記得,因為買不起:)333ESD是800塊左右,二手成色新,無修無摩,讀片順暢,555ESD是1500元左右,X7ESD不知道幾千塊,因為是不敢問的。SONY的機器一般是同級別日系唱機裡最貴的,也是用料最足的,這點從重量上能反映出來,的確可靠性也是最強的,其他品牌還有諸如PIONEER,VICTOR,DENON,ALPINE,TECHNICS,KENWODD等,也有不錯的製品,也有很有個性的唱機,不過還是信賴SONY,二手商家都相信我會不相嗎?可能對SONY的偏愛和好感,就是當時逐漸耳聞目染養成的吧。

對音源的熱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唱機會動,有機械動作,唱片放進去開始旋轉,然後要前後伸縮,唱機屏幕上挑數字,傳出音樂信號,在我看來是很有趣和有很多道道的事情。就好像摩托車,也是會動有機械性的產物,我也很喜歡研究。唱機有趣的地方在與,灌錄相同數字信號的同一張內容唱片,在不同的唱機上竟然會聽到不同的聲音,日本廠商在音源的研究方面花了很大的心思,我敢說當時日本的音響工程師在音源及轉盤部分上的研究是全世界領先的,甚至是最用功和最透徹的。大家現在稱道的世界六大轉盤系統,有五個是日本廠商的研究成果,另外一個P記據說也與日本研發團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在六大轉盤體系成熟之前,實際上我發現各大日本廠商都有不少的嘗試性的階段作品,也很LL,比如SONY的磁懸浮轉盤系統,DENON的打孔全壓片等,這些雛形可以說是六大轉盤之前的經驗積累,讓我也很痴迷去了解多一些歷史背景,不過語言不通,很遺憾無法看懂日本廠商的原版資料和網站信息,但是逛逛是看圖片的結構說明已經令我肅然起敬,國內廠商在製作音源器材之前,真心應該先研究日本廠商積累的這些資料與經驗,如果另起爐灶想在短時間內超越,我看是僥倖的。

8f6313d3gb4be7531f8b0&690.jpg (83.98 KB, 下载次数: 798)

8f6313d3gb4be7531f8b0&69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5-19 17:57 , Processed in 0.0594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