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音响] 馬桶夜話 —— 立體聲徵文活動,我的發燒歷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於唱片的看法,從追尋我的第一張唱片開始,我就不排斥盜版片,這點可能會被很多發燒友恥笑為“偽燒”,哈哈,小張是聽著磁帶長大的,覺得從1/4英寸寬的麵條音帶到4英寸直徑的塑料光盤,音質的提升是太過明顯的了,而這樣的差異,相比較正版與盜版之間的差異是大巫見小巫了,所以,我接受CD光盤的音質,即使它是盜版製作。其實當時,從音質上來說,也沒有聽過很多正版片,所以有盜版片聽聽已經很色藝了,當年你聽盜版片絕對不會像現在一樣受歧視或被燒友看不起,因為當年正版片的片源種類很少,價錢又辣貴,所以鮮有人問津,反而是5塊錢一張的盜版片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當年小張的第一張唱片《THE HUNTER》獵人,就是在音響店聽到其鳴放,覺得則麼這麼好聽,就暗暗記下封面張得樣子,到盜版點裡去尋找的,當年沒電腦,全憑記憶。

盜版片和正版片比較,背景的噪音會比較厲害,這點小張也承認,但是這些小小的瑕疵相比5塊與132的巨大價錢差異,為了能夠聽到更多的音樂內容,我毫無猶豫地選擇了盜版片,當時盜版片為了簡化成本,有的還沒有盒子,直接將唱片和封面封底套在一個透明袋袋裡給你,然後你覺得看到很有意思的製作了,正版片有的印刷精美的內頁手冊盜版片是沒有的,盜版片只有正反兩張皮,原本印刷在唱片上的精美圖案在盜版片上也很難找到,最寒酸的是我有一張叫NOW 1994的唱片,直接將曲目也演唱者打印在CD唱片上的,但這些唱片的製作良莠不齊,我曾經買過一張還算是國內引進版(就是製作得比較好的,由正規音像公司出品的,有盒子和包裝的簡陋版內頁)的木村好夫的吉他作品,今年拿出來一放,已經讀不出盤片了,對著光一看,都幾乎透光了,可見那層信息頁薄是薄得來。

另外以前的正版片比較厚實,尤其是DG的那些唱片,拿在手上有存在感,而盜版片就不要說了,輕飄飄的,現在我幾乎看不到5塊錢那種的盜版片了,只有十幾塊二十幾塊的引進版盜版了,製作的確比以前考究,但是數量與種類少得可憐,買的人也少了很多。
200907162332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學生時代,有一種產品叫“卡口片”,就是國外的正版CD光盤,在CD原封包裝的某一側有一條切口,被卡到的地方如果正好存儲有音樂信息,那最後的那幾首歌就聽不了了,如果你運氣好,那道卡口比較短,或者唱片沒有露滿,那一張光盤上的音樂就是完整的,當時最高價的是卡口沒有碰到唱片只碰到盒子,這種片子,我們叫做“原片”,曲目好的要幾十塊,卡口片的起源,據說是國外賣不掉的唱片,當作廢舊塑料進口到國內,為了保證這些唱片不再流入市場,海關就用打口的方式來損壞掉,所以價錢低廉,販賣者有利可圖,而對於買這些唱片的人(大多是學生為主),喜愛音樂卻又沒有很多馬奶買正版唱片,“卡口片”就是最好的選擇,音質又好價錢又低,一張幾塊十幾塊的很多,當時我記得我經常去曲阜路附近的一個卡口片集散地,很多時候是人家到了片子打電話給你,你去他家裡淘寶一樣,蹲在地板上淘來淘去,然後發現自己心愛的唱片要表面裝得不露聲色,漫不經心地和對方談價錢,而且要多選幾張一道去,人家最討厭的就是光挑號的,不挑差的,這樣人家也不肯還價,所以你要聰明點,好的港的都選一點,然後街口買你這麼多來,請他便宜給你,我記得這些小販們最開始的時候是不識貨的,完全不懂這些音樂內容的,也是看封面說價錢,後來買的人多了,他們也自己研究了,於是他們也變精了,當時那些知名的歌手,瑪麗亞凱莉呀,席琳迪恩呀,帕瓦羅蒂呀等等,是能賣高價的,還價他們不賣的,後來那些古典作品,也開始水漲船高了,與他們鬥智鬥勇,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到現在還回想得起來爬上那二層小閣樓的小型空間,看到那裝載紙板盒裡面的一排一排CD的喜悅感,而販子坐在一旁看BB機,他在通知他的買家快點來看貨。

後來莫名其妙出來一種叫“打孔片”的東西,就是在唱片的內圈你會看到有洞洞眼,據說這是更高明的將唱片變成廢塑料的辦法,因為有這個洞,唱片的內容就能全部保留下來,而不會聽到最後三首開始跳片的情況,但是針無兩頭尖,打孔片也有風險,首先,打得空要在唱片內圈,而不可以亂打,其次,即使在內圈,也要打得恰到好處,不能破壞引導區,否則整一張唱片就毀了,最後,打孔的地方不是平整的,是凸起的,賣家要用電烙鐵將破損處燙平,可別小看這道工藝,燙不好你的唱片引導區就完了,你這張唱片就報廢了,所以我一般是挑完唱片讓販子先生幫我處理,他除了出動電烙鐵外,鏟子,砂皮都要登場的,弄壞了算他的,當然加工費也要算在唱片裡面的。

當時這些卡口片和打洞片不要太受人歡迎哦,至今路邊還有一些人騎著自行車販賣這些進口的洋垃圾光盤,但我仔細看了一下,他們售賣的基本都是品相完美的製品,連盒子啥的都沒有碰到的那種,當然價錢,也比小張小時候要舉很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刻錄片也曾經時興過一段時間,當時年輕錢少正版片少,看到友人擁有一張心儀的正版片,總是後者臉皮懇請對方,能幫忙刻錄一張嗎?謝謝。結果真的有朋友幫忙刻錄之後給我,當時刻錄的盤片還有份好壞的,普通的是水藍盤,高級的是專門FOR AUDIO用途的太陽誘電和三菱PHONO-R,當時,我們還轉盤做過這樣的比較,用港盤和好盤分別用PHILIPS唱片刻錄機進行光盤復刻,看看能不能聽出差異來,結果是令人驚訝的有差異。後來據說刻錄片因為折射率關係,對唱機的光頭的輸出要求更高,會讓光頭折壽,所以在時興一段時間後就不再吃香了,你看現在音樂都來自網絡上DOWN下來,不再有人刻盤的了。

有一段時間,中圖曾經出版過一系列古典音樂的黑膠CD唱片,價錢很低,其賣點是唱片面是黑色的,號稱是黑膠CD,我覺得這只是廠家的噱頭,不會在音質上有很大的進步,反而會對光頭造成負擔,最新推出的天價的玻璃CD,是最新的高科技產物,被裝在水晶亞克力的全透明盒子中,本體用強化玻璃來做,摔在地板上一般不會有摔碎的擔心,據說玻璃CD的優點是光學特性更佳,耐久度更高,精密度提升等。玻璃CD是對音質吹毛求疵的日本廠家在2006年發明的,一張CD達到CD規格的上限33公克(再重就對轉動馬達產生影響了,一般CD是12-14公克),玻璃CD的價錢也並不統一,有幾千的,也有上萬的,很遺憾小張沒有購買比較過,不過你若問我最想買的是哪一張玻璃CD,那我馬上就能告訴你,是《STEREO SOUND》雜誌發行的首張玻璃CD,由JENNIFER WARNES演出的《THE HUNTER獵人》,這是限量100張的限定版,每一張的價格要12W日元,按照2010年11月發行時候的匯率,要將近W元人民幣了。
gCDpack.jpg
发表于 2014-1-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94年上班的,那时候就discman加耳机听,当时定下的目标是一个月买张进口正版碟,那时的价格好像是130多,坚持了1年多,买的都是new age和人声什么的。所以我的蓝雨衣是那时买的。telac的电影配乐也有两张。后来忙挣钱听流行多了,基本是堕落了。2005买第一套音响,才开始又买了点好碟,还是发烧碟多。直到2009年换了一套才开始听古典了。先买了点新版,李源什么的,后来知道老版、头版什么的才开始收二手。目前1000张多了吧。好多当年买的引进版流行、发烧什么的都送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於CES(全球電子消費品大展,通常每年1月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我一直將其作為世界音響的風向標,它能告訴我們目前世界音響界流行什麼,今後3-5年的發展趨勢如何,當然,世界著名的音響展還有很多,目前仍然有生命力的包括德國慕尼黑音響展,加拿大蒙特利爾音響展,日本東京音響展,中國香港音響展等等,但是CES展還是擁有其江湖地位,參展單位數量和規模還是相當嚇人。當年有人叫囂CD機時代已經過去,流媒體/數碼母帶/網絡播放機的時代已經來臨,但當我們放眼CES,有多少廠商選擇展示時將CD音源換成數碼播放機呢?!答案是很少,所以當時說CD時代已經過去真的是為時過早,小張覺得等CES展的7成展商將因緣換成數碼播放器時,再將SCD-1轉手不遲,這次在CES我著實倒吸一口冷氣,因為我親眼見到了很多廠商用沒有轉盤的數碼播放器來播放音樂,而CD演示的百分比被蠶食得很厲害,我想或許真的到了改朝換代的日子了,使用純CD機的朋友們要敲敲警鐘咯。

另一個讓我震撼的點,是黑膠唱機的成功逆襲!美國CES展上,黑膠唱機的風頭完全不減CD,而且往往是越高級的組合,越要用到LP,在CD和LP的對比中往往是LP佔據上風,聲音更飽滿更有粘稠度更有樂感,我在BAT展房聽了LP和CD的對談,LP聲音相當LL,CD卻差強人意,LP一上來你就感覺CD完全缺乏感染力,連大DAN都承認,LP的音質要LL過CD格式。不過,我在國內也聽過LP的鳴放,這和CES展上的音質相差甚遠,就光談一點就足夠LL,CES展上大部分LP唱機出來的聲音,是幾乎聽不到炒豆聲的,不是全新唱片,而是老唱片,我記得BAT的GEOFF給我放一張1959年的ELLINGTON,只有音樂,沒有雜音,其他展房也是這樣,我不知道美國人玩得是不是比國人好,但我知道洗碟機、環境因素、片源保養和供給量也很重要。
14021114578e1ac11dbee6fe3d.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張曾經玩過一對書架箱,叫百變龍SL6,是英國CELESTION品牌的製品,SL6在音箱發展史上有著濃重的一筆,是因其體積小卻能鳴放出超越體積的動態而載入英國音響史上一百個經典器材名單。SL6是一對兩路兩單元的密閉書架箱,高音單元是金黃色的銅模球頂高音,低音是聚丙烯盆材質,而且,前障板外面還有金屬壓鑄的鋼板進行加固,而機箱內部則是MDF板材加強筋。由於SL6的成功推出,很多燒友能夠在書架箱上體會到落地音箱的動態,氣勢和音場營造能力,備受追捧,所以廠家在後續推出了很多衍生型號,SL6S/SL6SI/SL600/SL700等,這裡我覺得值得說的是SL600,這是我覺得最值得購買的百變龍,因為SL6年代太久了,怕很多維修或者狀態不佳,而SL600是後期推出,而且最後一批的銅膜高音單元被用在了SL600上面,所以更加彌足珍貴。金黃色的銅膜高音是SL6的強力武器,其聲音的通透性和光輝感全靠它,後期的SL6S和SI都換成了白色的鋁膜高音,因為昂貴且難以製作的銅膜單元耗盡了,結果聲音的韻味差距很大,我親身聽過才敢下這個結論,讓人無可奈何,所謂新不如舊。另外一個理由,推薦SL600,是因為其改良了SL6箱體諧振本領不大的問題,改用航空蜂窩鋁結構來製作音箱箱體,在當時絕對是跨時代的,聲音據說非常醇正,沒有染色而動態驚人,很遺憾,我沒有機會聽到狀態好的SL600的鳴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機會會愈加渺小。

說回到陪伴小張多年的SL6,這是八十年代著名的食金蟲,也就是那種需要特別大的功率輸入才能夠出動靜的音箱,很遺憾在我手上這對喇叭沒有出過書上描寫的那種音箱消失,音符從喇叭周圍飄出來的感覺,我試過最滿意的是200W甲乙類的PS AUDIO的200CX後級和PS AUDIO 5.5前級的組合,透明度很高,動態也很大,但是還是沒有音箱隱身,我後來請教了音響發燒站的大分貝先生DADB,他以前也是SL6的玩家,後來把玩大口徑的JBL,我看到他貼過一張以前聽音室照片,是用AUDIO RESEARCH前級搭配KRELL的200W純甲類後級來驅動的,乖乖,200W的純甲類功率驅動這對小書架箱,真的是大牛拉小車了,但根據我驅動SL6的鬥爭過程,真的是純甲類大功率才是SL6的剋星,我一直夢想著能夠買一台KRELL的KSA 50S後級來驅動下試試,但直到小張轉手這對SL6,還是沒有這樣搭配過,留下了遺憾。

但也有一種說法,說SL6用並聯推挽的電子管機就能推得不錯,汕頭喇叭維修大師何灝東先生就曾經用4支EL34(還是KT88?)的膽機,將SL6制服,成為美談和學習的榜樣。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138481-1-1.html
PICT0045.jpg
发表于 2014-2-12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都希望选购一张玻璃CD作为向朋友展示用...但真是不舍得....20万日币的卡拉扬
发表于 2014-2-13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都希望选购一张玻璃CD作为向朋友展示用...但真是不舍得....20万日币的卡拉扬
StevenTam 发表于 2014-2-12 22:37



    说明你的爱还不够阿~(噗)
发表于 2014-2-14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你的爱还不够阿~(噗)
ev2638914 发表于 2014-2-13 01:30


哈哈~
是的,最大问题是选择的内容仍然不多
如果Eric Clapton - Unplugged 或者Eva Cassidy Live at Blues Alley能推出GLASS CD,我应该不用想就下订了
发表于 2014-2-14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StevenTam


    如果有我喜欢的专辑我也会买玻璃CD吧。。。只是怎么想acg不会出玻璃cd吧。。略沮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18 16:49 , Processed in 0.0654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