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你更喜歡哪一個?》(第76集)—— 索尼隨身聽錄音播放機一門三傑!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12-24 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chrisalex


   校长啥时候打包发货呀?2000金币都已经长出利息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4:04 | 只看该作者
還欠一篇OPUS 1在自家的聽感文章沒有上,寫完那篇寫這篇了。

謝謝
13#
发表于 2014-12-24 18:15 | 只看该作者
校长要欠账到2015年喽!希望明年立体声能越来越兴旺!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2:33 | 只看该作者
不用那么麻烦,如果是我就选那个白色的。

为何??

好看,够炫
jacktee 发表于 2014-12-11 22:04


三星堆好眼光,小張的選擇和你完全一樣。

謝謝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0:41 | 只看该作者
擺在松香味濃郁的寫作台上,依次排開的三台播放機,均是井深大先生與盛田昭夫先生創立品牌的製品,毫不諱言,小張是SONY品牌的擁躉,從選擇隨身聽到台式唱機,只要銀彈射程達到,我的最終選擇,都是SONY。

讓我們介紹一下,總左到右依次是PCM-D1,PCM-D50,PCM-M10,不同時代、不同級別的隨身聽錄音播放機。說實話,這次叫是集齊索尼同品牌一門三傑,且是同系列高中低機種試聽,要是換一個其他雜牌廠商的,俺肯定提不起興趣。

D1代表的是高端旗艦級,這是SONY隨身聽錄音播放機誕生的最高峰產品 ,誕生於2005年,後續從未有突破過,一直保留其王者地位至今。當初推出的目的不是為了一般消費人群或者發燒友,而是那些專業級記者和需要高質量現場錄音的人士,發售價格是20萬日圓,屬於錄音筆裡的奇葩高檔貨了,這款頂級製品推出後很遺憾沒有像想像中收到購買者的熱議與追捧,也就維持了兩年的生產,於2007年關閉生產線,停產的內幕據網上的說法,是SONY更換了新的洋人CEO。請注意,D1只有日本版和美國版,沒有對其他海外市場發售過,所以在國內見到的露面機會很少,價格又高,當我聽到這位友人在日拍蹲點九個月才見到這麼一台完美品,而且是五位數購入價時,真的要感謝三天三夜、沐浴焚香才行。

D50代表的是中端專業級,這是體積比D1小一號的下級機,有趣的是,它是SONY停產D1時發布的消費級機種,發售價格是6萬日圓,可以預見的是與開山之作相比,成本一定大幅度下降,比如說D1採用新日本制鐵研發的鈦金屬加工成殼體,而D50只是鋁合金與鎂合金機身,輸出端口也取消了避免氧化的鍍金處理,還有就是D1的兩個眼睛——指針式錄音電平指示,很遺憾在D50上被取消了,在配件方面,D1時送贈的麥克風防風罩、便攜套和三腳架都變成了另行購買品。雖然都是使用四節五號乾電池,但D1還是沉重很多,頗有存在感。還有一個細節是我非常關注的,這對SONY來講,是分水嶺,D1係數MADE IN JAPAN,而D50,很遺憾則為東莞製造。

M10代表的是低端消費級,這是D50往下級別的縮水版,如果說從D50上還能看到D1的影子,那麼很遺憾在M10上已經很難看到D50的影子,可能是簡化做得太徹底,導致連冠以D開頭都不行,只能是換用M級別了。M10是推出D50後兩年,於2009年首先推出的,在外觀上最大的區別,是將外置式可變角度麥克風變更為內藏式固定角度的款式,減少一些錄音模式並且最為直接的,調低耳機部分的輸出功率(使用兩節五號電池),重量上下降一半,體積上縮小近1/3,M10的機身為全塑料材質,我已完全感受不到D50的金屬美感,雖然M10更適合外出攜帶與秘密錄音計劃,但拿在手上,我無疑只能將其定位於SONY的玩具。M10的發售價格是三萬日元,比D50平一半,更為親民。

DSC04638.JPG (282.98 KB, 下载次数: 120)

DSC04638.JPG
16#
发表于 2014-12-27 14:12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开讲了,不知道声音如何定位。随身来说确实是M10看着最舒服 最方便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2:02 | 只看该作者
本論壇版主ev先生會對三台播放機進行詳細的解說與對比,這篇文章據說會分上下集在2015年第一期與第二期《高保真音響》上發表,小張這裡就不再贅言怕搶他生意,從已經洩密的文章排版照片來看,新增加了D100機型的比較,合共四台播放機,真的是相當爽松,隨身聽發燒友必讀,不過只能在雜誌上看到了。

不能購買雜誌拜讀的朋友也不必擔心,小張向他請求了試聽機會,在家裡簡單比較了這三台播放機的聲音,外觀與功能這些不是小張強項,忽略不談,俺就只針對聲音進行對比描述,以饗論壇讀者。

試聽的軟體是拜託看門人先生選取的一些音樂文件,唯一試聽耳機是SENNHEISER HD650,不使用耳塞或靜電作品。

開場,使用你絕對想不到的音樂素材,日本著名偵探連續劇《古田任三郎》原聲帶音樂,OPENING THEME開場主題曲,向本间勇辅先生致敬。音樂是MP3格式,能夠在D50與M10上順利播放,卻無法在D1上進行,我頓時心涼了半截——D1只支持WAV格式,不支持MP3格式!所以我們只能在D50與M10之間切換,也只需要這一次的比較,我就將M10徹底拷特了。

原來,M10與D50的差距,就如同外觀上的差距一樣明了,由於驅動力上的不足,M10無法將HD650盡情發揮,聲音偏糊缺乏解析力,在音場營造能力方面差距很大,聲音撐不起來。D50的高頻量感十足,解析力與空氣感是強項,透明度自不必談,在樂器的空間定位上讓我相當滿意,刻畫力也百分百明確,而切換到M10上我就感受到細節解析力開始弱化,一層一層的音樂層次感消失了,高中低頻開始擠在了一起,雖然有向左右的打開,但打開得很小,D50卻是呼啦一下子就拉開了,還有一點D50非常LL的,就是低頻的質感與量感,清晰而繃直,能量足,M10就顯得柔弱不少,不太夠勁,這些聽感上的差異我覺得歸根到底,不是調音方向上的取捨,而是驅動力上的滿足,D50的驅動力較高,M10必須減小體積,又要做到省電有較長的續航能力,只能降低耳機口功率輸出,結果就在驅動300歐姆的大耳機時露出窘態。

6552061377655206.jpg (131.41 KB, 下载次数: 114)

6552061377655206.jpg
18#
发表于 2014-12-28 12:3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校长新文。
看了校长的文字,我感受到,经验和阅历确实对文字功底有很大帮助,校长依旧是我的目标和标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9:30 | 只看该作者
雖然心裡已經曉得,M10這樣的軟腳病是硬傷,無法繼續作戰,在第一回合就已經技術性擊倒了,打不過D50,就更不必要向D1進行對談了,否則只有滿地找牙的份,不過我們還是照顧到他的個人情緒,用纏綿女聲來試試看。我們選擇的是看門人先生非常喜歡的LAURA FYGI小姐的拉丁名曲《BESAME MUCHO》。

相比D50,M10聽上去的確會厚暖一些,這有助於其人聲的錄音和回放,相信用M10錄製人們的講話是完全夠用與合適的,但是你仔細聽,會發現這些播放出來的人聲兩端延伸不足夠,細節缺乏,開大聲就吵耳,是FAKE的音樂味,結果,M10就被今次的試聽WIPE OUT了,首回合出局,差別太明顯。

這也是一樁好事情,可以讓我們將時間留給兩台勢均力敵對手間的對談,同樣使用勞拉姐的唱片,我們來看看D1與D50的進口人聲表現。

以《NOCHE DE  RONDA》為例,左邊的一把民謠吉他,右邊的菲姬姐的人聲,音量刻度都打到3格位置,D1的人聲娓娓道來,沒有誇張的透明度與讓人起雞皮疙瘩的細節剝離感,注重中頻的密度與質感,是兩端延伸相對較為保守卻耐聽平衡的聲音;D50則表現出另一種美感,聲音直接而透明,強調高頻的清澈與細節力,人聲的注意力集中在尾音與氣聲上,雖然不強調中頻的溫暖度,卻擁有難以比擬的高信息量聲音,這是一種強調HIFI性的強項表現,但卻又沒有過分到不能耐聽。

聽菲姬姐唱歌,聽快歌要有躍動感,聽慢歌要有耐聽性,這才是出色的播放,現在來一首《DIMELO》聽聽看嚓嚓嚓的節奏感,D50的場面感非常豐滿,數個打擊樂器輪番上陣好不熱鬧,將三頻段的線條感都刻畫得相當地道,你能夠切身感受到菲姬聲音的傳遞性,而D1的場面感無疑略微遜色,沒有那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晶瑩剔透,而是保證中頻醇厚和控制力的耐聽感受,那一刻,我好像穿越了,我彷彿回到了之前在CREAMY家中試聽R10轉盤解碼一套頂級音源的時候,那種不張揚卻吸引的SONY之聲,是的,D1就是R10這樣的聲音表現,而D50,就像是後來的SCD-1吧。

這個比喻,在下認為很恰當。

cover.jpg (160.88 KB, 下载次数: 107)

cover.jpg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0:39 | 只看该作者
接下去,門大先生幫我挑選了一張弦樂類唱片,這張香港TOP MUSIC出版的唱片是一張弦樂作品合集,將CALA唱片公司之前出版過的著名《倫敦小提琴之聲》、《倫敦中提琴之聲》、《倫敦大提琴之聲》、《倫敦低音提琴之聲》等唱片的精彩曲目集合在一張唱片裡,一次過享受從小提琴到低音大提琴的芬芳。

這是D1的華彩樂章,能夠較D50表現出更準確的樂器厚度與模擬味,如果說在D50上還是有些許的數碼味,那麼在D1上基本都是松香味,我有一個感受,在D1上播放這張唱片,是否常耐聽而不具備吵耳的能力的,你會一邊寫文章一邊聽下去,而D50卻因為太過於強調高音的穿透力與透明度,失去了一些的耐聽性,而且在厚度上亦不夠飽滿,所以聽一會就會被打斷。以皮亞佐拉先生創作的《LIBERTANGO》為例,這首原本為手風琴創作的舞曲,大提琴激烈奔放,配合的拉丁樂器節奏明快,充滿了動感與韻律,D1的控制力非常出色,開大至4點音量,音場不散,樂器形體依舊保留,模擬味濃郁,彷彿是品嚐了上海哈爾濱食品廠的杏仁花生排,勾起你年少時溫馨的回憶;D50的音樂表現似乎被打節拍的手風琴切得過短,而缺乏一種音樂的流動連貫性,而且樂器散發的音符非常銳利,讓我有些吃不消,但這樣的鳴放,是適合一些喜歡乾淨和線條感聲音的發燒友的,以刀切般的鋒利音像呈現給你所有的細節。

過於靠前的演奏,是我給予D50即正面又負面的評價,聽《媽媽教我的歌》中48把小提琴的齊奏,你能感受到小提琴的張力與能量感,在D1上可以感受到鬆弛有度的細節拿捏,演奏者離聽眾更遠,可以有更為強烈的空間感與氛圍,D50將座位調整靠前,讓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和片面細節,無法體會如D1一般的全面、畫面感。有人說D1的驅動力比D50更大,粗聽下,似乎D50更雄壯有力,但實際上其對耳機的控制力,我覺得還是D1更好,這種驅動力是綿力,不是硬力,對聽感上絕對是有幫助的。

disc.jpg (122.75 KB, 下载次数: 111)

disc.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5-5 15:03 , Processed in 0.0782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